小议《灵枢·官针》篇中刺“痹”法
2009-04-25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痹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素问·痹论》对痹的病因、病机、分类、症候和治则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灵枢·官针》篇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痹证的刺法,有“九刺”中的毛刺和蔯刺、“十二刺”中的恢刺、齐刺、短刺、傍针刺和“五刺”中的输刺、关刺、合谷刺。现按针刺部位的深浅及其对寒痹、久痹的针刺方法,分述如下。
1 毛刺
毛刺法临床运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邪客于皮毛毛之间,致皮毛闭塞,气血不和而发生各种瘙痒麻木等症,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股外侧皮神经病、中风后麻木、雀斑、斑秃等病症。
2 合谷刺
“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太素·卷二十二·五刺》注:“刺身,左右分肉之间,痏如鸡足之迹,以合分肉间之气,故曰合谷刺也”。
合谷刺主治肌痹。肌痹,语出《素问·痹论》:“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太素·卷二十二·五刺》注:“寒湿之气,客于肌中,名曰肌痹”。其主要症状为肌肉疼痛、重着、酸胀。
合谷刺指将一根针直刺至穴位肌层深处,然后退至浅层分别向左右两旁斜刺。 针刺痕迹形同鸡爪,故又名鸡爪刺。临床上主要用以治疗肌肉病变为主,如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风湿性多肌痛、肱骨外上髁炎、坐骨神经痛、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颈椎病、急性腰扭伤等。
3 关刺、恢刺
“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类经·十九卷·第五》注:“筋急者,不刺筋而刺其傍,数举其针,或前或后,以恢其气,则筋痹可舒也”。
关刺与恢刺主治筋痹。《素问·痹论》载:“以春遇此为筋痹”。《素问·长刺节论》载:“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其主要症状为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疼痛,多发生于春季。
关刺和恢刺均对四肢关节附近筋腱、韧带进行针刺。关刺指对关节附近的肌腱进行直刺;恢刺则是在肌腱四周进行针刺,并配合患者关节功能活动的刺法。临床上均可用于治肌腱、滑囊、韧带等疾病,包括各种运动性末梢病和软组织损伤,如肱骨外上髁炎、跟腱炎、腱鞘炎等。
4 输刺、短刺
“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至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类经·十九卷·第五》注:“短者,入渐也”。
输刺、短刺主治骨痹。《素问·痹论》:“冬遇此为骨痹”,《素问·长刺节论》:“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其主要症状为身体沉重,伴有疼痛重着,遇寒加重,多发于冬季。
输刺直进直出,深刺至骨;短刺则是缓慢进针,并摇动针体使针深入,在近骨之处将针轻轻上下捻转。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骨关节病变,如类风湿关节炎、肋软骨炎、骨质增生等症。
5 蔯刺、齐刺
“蔯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王冰注:“蔯针,火针也”,《类经·十九卷·第五》注:“烧坐而刺,即后世火针之属,取寒痹者用之”;“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类经·十九卷·第五》注:“齐者,三针齐用也。故又曰三刺。以一针直入其中,二针夹入其旁,治寒痹稍深之法也”。
蔯刺与齐刺皆可治疗寒痹。《素问·痹论》:“寒气胜者为痛痹”,《类经·十七卷·第六十七》注:“阴寒之气,客于肌肉筋骨之间,则凝结不散,阳气不行,故痛不可当”。其主要症状为肢体疼痛固定,得热则减,遇寒加重。
蔯刺是将烧红的针具,迅速刺入,即迅速出针。齐刺则是在病变部位正中刺一针,在两边各刺一针。两者虽皆可治疗寒痹,但仍有所区别。蔯刺法用于治疗经久不愈的寒痹,同时还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头痛、眩晕、静脉曲张、子宫肌瘤、盆腔炎、痤疮、带状疱疹等内、外、妇科及皮肤科疾病。齐刺则适用于范围小而局限,病位相对较深的寒痹,如下颌痛、网球肘、腰痛、膝痛、踝扭伤等症。
6 傍针刺
“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类经·十九卷·第五》注:“傍针刺者,一正一旁也。正者刺其经,旁者刺其络,故可以刺久居之留痹”。傍针刺是指先直刺一针,再从旁边斜刺一针。临床上多用于病位局限、压痛明显缠绵难愈的痹证。
7 结语
《灵枢·官针》中针对痹证采取的针法多为近部取穴,但并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强调针刺的深浅,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经曰:“病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反为大脓”。因此在临床中能够依据病位的深浅,采用不同的针法,做到“刺毫毛腠理无伤皮”“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筋无伤骨”“刺骨无伤髓”,对于提高痹证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