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设计研究冠心苏合滴丸的制备工艺
2009-04-25,,
,,
(1.榆林市第二人民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2.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 咸阳 712000)
冠心苏合滴丸原方收载于我国药典[1]。处方由苏合香、冰片、乳香等药组成,主治寒凝气滞、心脉不通所致胸痹之证。原剂型为传统水丸,服用剂量较大,药效发挥较慢,不利于急症治疗。为此,我们采用了固体分散技术,将其改制成溶出速度快、吸收好、可发挥速效、高效作用的滴丸新剂型。并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
1 仪器和试药
DWJ-2000DS滴丸机(烟台康达尔药业有限公司),ZB-IC智能崩解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AL204电子天平(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PEG4000(天津福辰化学试剂厂),药材提取物(自备120目)。
2 方法和结果
2.1 药物与基质配比 根据主药性质选择PEG4000作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分别为1∶1,1∶2,1∶3进行实验。以滴制难易程度、滴丸圆整度与硬度[2-3]为依据筛选出合适的配比为1∶2。
2.2 冷却剂选择 经过预示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
2.3 正交实验设计 在单因素活筛选的基础上,根据影响滴丸成型和质量的主要因素[4],确定以药物与基质的配比、药液温度、冷却剂温度为考察因素,选取三水平设计L9(33)正交进行实验[5],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2.4 正交实验方法及结果 按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将基质置水浴中加热搅拌至溶化,加入规定比例的提取物搅匀,移至滴料罐中,保持规定温度滴制。取出滴丸,吸除表面二甲基硅油,于干燥器中放置24 h,即得实验样品。每次取样品按《中国药典》(2005版)测定溶散时限,称定丸重,求出平均丸重的变异系数。并用十分制对滴丸的成型性外形圆整度与硬度的外观质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见表2。
表2 正交实验结果
2.5 结果分析 滴丸的质量不能仅用一个指标衡量[6],本实验采用3个评价指标进行数据处理,求得不同指标下个因素的极差,从值得大小去判断影响因素的主次,选用各因素不同水平下丸重变异系数最小,溶散时限最短,外观质量分值最高为最佳工艺,见表3。
表3 量化的3个指标综合评价工艺结果
3 讨论
3.1 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对滴丸的成型有很大影响,若药物量过大,滴丸成型性差,滴制困难;若基质量过大造成服用量过大。实验结果表明本滴丸的最佳配比为1∶2。
3.2 滴丸成型与基质有关,且和主药性质密切,基质选择直接影响滴丸的圆整度,主药的性质(提取物细度,水分)对滴制有很大影响,需进一步探讨。
3.3 滴丸成型与温度有关,药液温度过高易造成丸重较小,冷却剂的温度过低,滴丸易拖尾,圆整度差。
3.4 滴丸的成型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用正交实验优选其制备工艺时难以用1个指标来衡量,故本文采用量化的3个指标来综合评价工艺的优劣结果更可靠合理。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51.
[2]景 舒,马志平.正交实验优选清心沉香八味滴丸制备工艺[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453.
[3]张兴得,刘双清.感冒退热滴丸制备工艺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03,22(6):34.
[4]周雅琴,陈燕军.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101.
[5]张传平.中药研究中正交实验运用存在的问题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4):54.
[6]张志华,赵新华,孟庆军.正交实验优选清心益心酮滴丸制备工艺[J].中草药,2001,3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