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及其理论贡献

2009-04-21尚华燕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毛泽东特点

摘要: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最丰富的思想成果之一。文章主要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及其理论贡献两个角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特点;理论贡献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5-0090-02

毛泽东毕生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堪称学富五车,从而为创立毛泽东思想打下雄厚的知识基础和思想理论基础。就毛泽东哲学思想而言,中国传统哲学及其他的中国文化典籍,西方哲学和科学文化,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材料的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分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点及其理论贡献。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实践哲学

毛泽东把理论的出发点放在实践上,使实践成为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作为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他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离开了实践活动,再好的理想、愿望、计划、方案,都不能成为现实;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由必然走向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离开了实践活动,人就不可能获得自由;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离开了实践活动,“两变”都不可能实现。他最自觉、最有意识地抓住了实践,并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成果,将中国革命引向了成功,因此其哲学思想具有实践性。

(二)开放哲学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毛泽东认为自己的哲学思想同人类其他认识一样是不断深化的。他在《实践论》中说:“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1]同样,毛泽东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发展也认为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毛泽东十分注重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及完善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哲学思想的开放性。20世纪60年代,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论十大关系》,对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及思路,并称之为“统筹兼顾”,实际上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只不过表述不一致罢了。今天,“统筹兼顾”是解决各行各业科学发展运用的主要办法。由此可见,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开放性。

(三)实用哲学

从哲学的社会作用来看,毛泽东哲学是具体化了的实际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家,其巨大功绩就在于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并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极其注重方法论,十分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可行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有的放矢、两点论、两分法、两条腿走路,抓点带面、“学会弹钢琴”、“解剖麻雀”、开现场会、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结合、一切经过试验、多谋善断、统筹兼顾,等等,使哲学成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作用的生动活泼的东西。这些科学方法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掌握,因此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实用哲学。

(四)创新哲学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面对滚滚而来的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浪潮,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创新思维对民族的兴旺、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新世纪的思想解放,都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哲学思想就是在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教条主义者在理论上和口头上虽承认唯物论和辩证法,但他们观察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自以为是。为了反对这种教条主义,他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此他号召人们要解放思想、解放精神。他将源于“动”的这样一个哲学观,用来分析人类对于宇宙事物的认识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并从这个哲学观出发,得出了要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和不断发展真理的结论,这个结论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统一,是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规律和发展规律的。历史事实充分表明,他的这一哲学思想是完全正确的。

(五)大众哲学

从表现形式看,毛泽东哲学是民族化了的大众哲学,虽然其哲学思想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又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采用中国老百姓所乐于接受的思维方法和语言形式,融合传统哲学的精华,对中国革命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使之具有大众化特色。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注重实际的传统思维特点,哲学的表达形式历来崇尚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常以近乎格言的方式表达重要的思想。毛泽东极好地继承和吸取了这一特点,因而其哲学思想能成为通俗易懂的民族化了的大众哲学。如他用“实事求是”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来表达认识发展过程,用“一分为二”、“两点论”来表达对立统一规律,用“物极必反”来说明矛盾转化的观点,用波浪式发展、“之”字路来说明否定之否定规律,用“群众路线”来表达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历史唯物论,等等;此外,他还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来说明主观能动性和群众创造历史的道理,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来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用“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俗话来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大众化,便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掌握。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

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迄今为止的人类一切社会。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作用的情况如何,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斯大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基本矛盾之间已经完全适合而不再有矛盾,直到晚年才承认判断有误,但仍然没有认识到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方式。他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们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也有不相适应的部分,其不相适应的部分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加以解决。在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毛泽东还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他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前者是对抗性的,后者是非对抗性的。对待敌我矛盾,应该采取专政的方法来解决,对待人民内部矛盾,应该采取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二)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等著作中对这一思想路线已经有了熟练的、自觉的应用和论证。但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正式提出并加以深刻论证的。毛泽东指出,有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指导下,许多做研究工作的人,只是抽象地无目的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而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做实际工作的人,也不注意对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把感情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2]这种主观主义是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的唯心主义。与此相反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3]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一思想路线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

(三)创立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如何领导和组织群众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问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历来十分重视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研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就提出了注意工作方法问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工作,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重要著作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数十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唯物辩证法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毛泽东指出: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根本出发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中国革命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为人民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是完全为着人民的解放,彻底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一个共产党人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以权谋私,他就丧失了做一个共产党员的资格。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4]毛泽东创立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综上所述,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实践的哲学、开放的哲学、实用的哲学、创新的哲学、大众的哲学,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借鉴和启迪。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第295~296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第800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第801页.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第899页.

作者简介:尚华燕(1981- ),女,山东东营人,东营职业学院助教,山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毛泽东特点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商鞅军事哲学思想简论
《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