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网吧八成系未成年人消费等
2009-04-21
黑网吧八成系未成年人消费
“黑网吧消费群60%至80%是未成年人,原因是监管和立法不到位。”海南省政协委员欧曼琛和曹成伟在日前召开的海南省两会上称,互联网对未成年人负面影响日趋严重,低龄化的网络犯罪、恶俗刺激性游戏、非正常的网恋以及网络色情、暴力、贿赂、赌博意识等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心理健康等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2008年7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显示我国网民数已达到2.53亿,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未成年人网民至少有4000万,并且每年还在呈几何数递增。而且,未成年人接触网络越来越低龄化,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在上初中以前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欧曼琛和曹成伟调查发现,初中一年级学生中网龄在一年以上的比例占73%。然而,由于网络运营中有关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内容不分,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已日渐成为一个社会化问题。
(摘自《检察日报》2009-01-21)
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上升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爱心,却往往忽略了那些潜在的儿童心理发育问题。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已经上升到10.78-15.16%。
大部分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都在父母身上,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好总吵架、父母脾气暴躁等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最多。也就是说,孩子的心理活动和变化是在家庭氛围、父母的各种行为和想法等各方面的影响下形成的,尤其是学龄期前的孩子。
(摘自《大众卫生报》2008-11-27)
26%的学生曾遭遇校园暴力
广东省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占少云介绍的一项关于校园暴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学生对校园暴力心怀恐惧,九成家长担心孩子在校安全。
根据调查收回的900份学生答卷结果反映:有67%的学生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暴力;18%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并不是很安全;有78%以上的学生认为酒吧、网吧和一些偏僻的路段往往是学生打架斗殴的地方。有80%以上的学生表现出对校园暴力的恐惧,有26%的同学承认自己曾遭遇校园暴力。
根据调查收回的900份暴力家长调查问卷中,竟有90%以上的家长担心孩子在校的安全。
(摘自《广州日报》2009-01-16)
美国青年人格紊乱在大学校园很普遍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19岁至25岁的美国成年人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存在人格紊乱。有专家质疑人格紊乱可能被过度诊断。但也有人认为,之前已有证据显示心理问题在大学校园很普遍,所以这一研究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人格紊乱的表现包括强迫、多疑倾向和反社会行为等,成为继吸毒和酗酒之后的美国第二大问题。人格紊乱不仅仅是一种怪癖,它可能导致暴力行为,已经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
调查显示,人格紊乱在学生和非学生群体出现的比例相差无几,两个群体都有8%的人患有强迫性人格紊乱,症状包括极度关注细节、有洁癖、追求完美等。
研究还发现这一年龄段中存在精神问题的人获治人数不足25%。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美国纽约州立精神病学研究所博士马克·沃尔夫森认为治疗缺失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他认为研究不仅应该对学生和家长起到警示作用,更应该引起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负责人员的注意。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0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