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片中流淌的音乐

2009-04-21李丽梅

电影文学 2009年6期
关键词:电影音乐卧虎藏龙

李丽梅 周 箐

[摘要]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作为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它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电影《卧虎藏龙》配乐赢取奥斯卡的最佳电影配乐金像奖。为东西方文化、情感与动作、高雅与通俗化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开始了一次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旅程。他的音乐以中国文化作为根基,并融入世界音乐。本文通过对《卧虎藏龙》配乐的分析,来了解谭盾音乐创作中中西融合的音乐理念。

[关键词]电影音乐;《卧虎藏龙》;中西音乐文化融合

一、前言

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备受学者关注,对于它的研究是相当多的,也有很多的争议,有的认为电影音乐应该是不为人所注意的,有的则认为,配乐本身是引起人们的关注的,或者它会明确地要求观众注意它的存在(如果他或她打算把握影片的某些有价值的叙事内涵的话)。在初期,电影音乐仅仅是电影放映时的配乐,起着修饰的作用;现在,电影音乐的格局和作用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电影对音乐的要求,不止让其成为一种修饰手段还要求它能成为电影的新素材,形成新的结构组织。

无论是为人注意还是不为人所注意,也无论是在初期还是在现在,有人认为电影音乐都只是停留在为电影服务的阶段,它营造令人信服的时间与地点的氛围、预示人物未表达的情感或心理状态、作为一种模糊的背景补充行为的不足、为剪辑提供一种连续的意义、强化场景的戏剧性效果并最终以情感来使该场景归于圆满。但我认为,好的配乐让电影重新拥有了一个灵魂,可传达的讯息与广度有时已远远超越影像所能及,电影音乐是以一种听觉形式服务于电影的叙事和结构,但它不仅仅服务于电影,在电影音乐中更传达了一种文化背景,丰富着电影的内涵。

著名作曲家谭盾凭借《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主题曲《月光爱人》获得“最佳电影原创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龙》原声带中的《永恒的誓言》获得“最佳古典音乐”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协奏曲则获得了“最佳古典音乐协奏曲”提名,这在社会和音乐界产生了极大反响。谭盾的成功对电影音乐的创作和电影音乐的格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的音乐本身也显示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卧虎藏龙》的原创音乐为东西方文化、情感与动作、高雅与通俗化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开始了一次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旅程。这也再一次证实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

二、谭盾和他的音乐创作

1957年8月18日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郊区思茅冲,自幼深受中华楚文化的影响,高中时下放到农村插队,后在县京剧团开始其职业音乐家的生涯。1978年,谭盾带着一把只有三根弦的小提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赵行道、黎音海直至获得作曲硕士学位。1986年,谭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随大卫·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至今谭盾旅居于美国纽约。令人惊奇的创作成为越来越被国际乐坛瞩目的重要作曲家。

2001年他因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赢得使他声名远播的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金像奖。同年,在44届格莱美中,谭盾再度为华人音乐家赢得荣誉,以电影《卧虎藏龙》主题曲《月光爱人》获得“最佳电影原创音乐”“最佳电影原创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龙》原声带中的《永恒的誓言》获得“最佳古典音乐”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协奏曲则获得了“最佳古典音乐协奏曲”提名。

1、民族性·电影音乐的回归

由于谭盾主要的电影音乐的载体是中国电影,因此其一贯的音乐创作的根、音乐灵感的源泉、骨子里与潜意识中的民族性,在他的电影音乐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并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例如:谭盾将帕尔曼的小提琴琴弦换成了中国传统乐器马头琴的琴弦;在电影《卧虎藏龙》中,又让马友友将大提琴拉出了马头琴与二胡的声音。虽然是用西洋乐器演奏,但音乐表现出的内在情调却是纯粹中国式的,那深沉而伤感的滑音,具有中国江南婉约、细腻的柔情,一下就触到了观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电影《卧虎藏龙》中,配乐(《南行》使用了民族吹奏乐器竹笛,其音色明亮而深邃,表现力丰富,善于抒发感情,吹奏出的旋律优雅、委婉,描绘出地道江南清新、秀丽的风情;配乐《穿越竹林》中箫的运用,那十分独特的悠远、苍凉音色使古代江湖武林的神秘气息扑面而来,《交锋》中琵琶铮铮的音响如金戈撞击之声,让人感受到似古曲《十面埋伏》中的杀气;《思慕青冥剑》中运用二胡那具有纯净、明亮、圆润、甜美、丰满而有穿透力的音色,显现出超脱、空灵之意境;《永恒的誓约》中维吾尔族的传统乐器弹拨乐热瓦甫奏出的背景音乐,以及其特色的民族音调,使新疆天山草原的景象跃然眼前;配乐《夜斗》与《丝绸之路》中葫芦丝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给人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感,完美地刻画出了月光之夜的寂静与丝路之悠远。在电影《卧虎藏龙》中谭盾在两处用了绝招儿,一处是在竹林里打斗,一处是两个女侠的飞檐走壁。这个绝招儿就是中国鼓,这两场戏的音乐都是用鼓做的,吸取了中国戏曲的手法,节奏的运用,可以说打出了中国特有的神韵,这个神韵乐队是奏不。出来的。它们使影片的结构颜色画面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打击乐器中国大鼓、小锣和戏剧拍板在整个电影音乐的贯穿使用更是加强了氛围的营造和中国音乐特色的标榜。

2、交响性·中西合璧

在《卧虎藏龙》中,大部分音乐的旋律单纯、朴素、统一,和声简单明了,配器清淡。而承担主要旋律的演奏并多次出现的乐器就是大提琴,在影片中,我们听不到其一贯的西洋风味,而是奏出了带有滑音的浓郁的东方色彩的音调,一种酷似北方草原马头琴和二胡的东方天籁。赋予其东方古老中国的神韵和气质,真正的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体现在具体的音乐当中,就是音符精而少,而意境深远、飘逸,令人有无限的回味,即所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谭盾的电影音乐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表现出东方古国的非凡神韵。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配乐《荒漠奇情》等,在委婉、深沉、粗犷之中,不乏细腻之情,使我们在熟悉的声音当中,感受到一股清新之气,加之著名华裔大提琴大师马友友的精彩演绎。真可以说是珠联璧合,令人感叹。而在古老东方风味、意境和表现上,这种深层次的挖掘,一种空旷、苍凉、精神孤寂、大家大我的境界,表现得更为突出,准确地体现了电影的最终意图,使我们看到了谭盾非同寻常的功力。

3、世界性·多元音乐文化

在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中,以非洲鼓伴和中国音乐,马友友将大提琴拉出了马头琴与二胡的声音,虽然是用西洋乐器演奏,但音乐表现出的内在情调却是纯粹中国式的。而大提琴和中国的胡琴相融合,更诠释出在委婉连

绵中夹杂着粗犷奔驰的震撼。《卧虎藏龙》的主题歌以流行风格为主的演绎,从旋律到配器都具有通俗的意味,特别是歌曲主题,“A Love Before Time(月光爱人)”,由Jorge Calandrelli谱曲,James SchamuS填词,它以马友友的一段大提琴旋律开场,而后由正致力于扩大美国市场的中国流行歌星李玟动情的个性演唱,同时使用了时下流行的单音节装饰句,增加了影片与大众的亲和力。因此,谭盾的电影艺术真正具有体现了容纳百川的国际性和多样性。

谭盾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曾说作为一个作曲家。他的梦想就是让音乐成为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这话也道出了当今世界音乐发展的潮流与倾向。如今正是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融合风潮兴起的时代,4、创造性·视觉艺术在谭盾一贯的音乐创作中,最值得推崇的就是那层出不穷、别出心裁的奇思妙想,表现出艺术的智慧和创造力,音乐这门声音的艺术在他的手中具有新的生命力。在他的作品中,谭盾不仅使西洋交响乐和中国湘西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交织互动,而且还加入了高科技的电脑与多媒体的影像合成的视觉元素。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谭盾新的音乐形式——多媒体交响协奏曲。而电影音乐对于视觉效果的营造正符合了他的追求。使谭盾找到了新的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作为电影音乐创作的后续作品,《卧虎藏龙》的多媒体交响协奏曲,正是延续了他在音乐上的这种试验和探索,更是满足了谭盾在音乐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追求,使音乐与画面、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上得到了重新的诠释和进一步的升华,体现出谭盾在音乐方面的创造力和其一贯的音乐创作风格。他在电影音乐作品中十分善于运用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大量地采用“自然之声”和“无声”的表现手法,有着淳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5、情感性·音乐情节

《卧虎藏龙))的配乐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电影配乐金像奖,由谭盾作曲,马友友主奏,主题音乐风格幽远,哀而不伤,配合片中含蓄的爱情表达,可谓相得益彰。川剧打击乐与大提琴共同演绎着逝去年代的神秘与伤感。整个音乐就和影片一样呈现出一种“很深的寂静”。

影片中,表现出的是无尽的寂寞和怅然,而谭盾的音乐也是如此。《卧虎藏龙》里的《Night Fight》(夜斗),搭配电影中飞檐走壁,使弄各门兵器的花俏奇招,也确实将“配乐”应有的助兴之责,扮演的淋漓尽致了。谭盾用~Love Theme))展示出了江湖儿女的感情世界多半是恩怨纠葛,身不由己,无奈得让人心酸。({Love Theme))倾诉的尽是柔情,却也尽是遗憾,是一个相当感伤的作品。可即使在《The Eternal Vow》(永恒的誓言)这首曲子中,开始短暂的欢快而跳跃的新疆风格音乐之后,延续和发展的依然是《卧虎藏龙》的舒缓和忧伤。在《Sorrw》(悲哀)和《Farewell》(永别)中,突出了其中的不和谐音,起着一定的暗示性说明作用:《悲哀》在开始短暂的激烈和紧张之后,大提琴缓缓地进入,与交响乐共同营造出一个黯淡的空间,烘托出李慕白为了向俞秀莲表达自己压抑多年的深爱之情,不惜用尽最后一口真气的那种气氛,而《永别》大提琴从一开始便进入,流露出一种忧伤的情绪,渲染着玉蛟龙在一系列打击之后感到人生幻灭无常,投崖而去的情节。马友友演奏的大提琴如泣如诉,尤其在音乐即将结束的尾音,渐隐的大提琴声反而更强烈地拉扯住了听者的心。

《卧虎藏龙》的原创音乐为东西方文化、情感与动作、高雅与通俗化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卧虎藏龙》的电影配乐让我们感到谭盾的音乐并没有因为旅美多年而变得西化,相反地,他的作品中透出一股更加深邃的东方音乐文化气息。谭盾的音乐把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结表达了出来:舒缓而优美的旋律,惆怅而悲伤的人生。这音乐气息中透出的伤感就如同是对背负着太多压力的中国人的人生发出的一声叹息。

谭盾创作的《卧虎藏龙》配乐赢取奥斯卡的最佳电影配乐金像奖,这无论对中国、世界文化来说,都是一种跨越、交流、冲击的现象,尤其体现了东方文化在世界主流文化中的提升。谭盾电影音乐的成功,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的启示。好的电影音乐让电影重新拥有了一个灵魂,可传达的讯息与广度有时已远远超越影像所能及,电影音乐是以一种听觉形式服务于电影的叙事和结构,但它不仅仅服务于电影,在电影音乐中更传达了一种文化背景,丰富着电影的内涵。电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领域。是任思绪自由翱翔的空间,在这里音乐和文化无所禁忌。谭盾的成功和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突破,才能带来中国电影音乐的传奇。

猜你喜欢

电影音乐卧虎藏龙
好莱坞要翻拍剧版《卧虎藏龙》
李方伟 藏石欣赏
鹧鸪天·赠乡贤熊校长
从《卧虎藏龙》中“江湖”的译法看文化词语字幕英译策略
浅谈陈凯歌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