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势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
2009-04-21黄林丽
黄林丽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交流主要依赖于师生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手势作为非言语的一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拼音教学中,巧用双手,发挥手势语功能,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形象识别
从儿童的心理分析,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与思考的空间较为狭窄。纯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再加上形近的声母、韵母较多,给学生的分辨带来了困难。如“b”和“d”、“p”和“q”是24个声母中极难区别的两对,都是由半圆和一竖组成,只是位置不同而已。而半圆的位置与声母的本音之间又毫无联系。又如“ei”和“ie、“iu”和“ui”,它们字母的位置不同读音也就不同,学生容易张冠李戴。
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帮助自己记忆和区别呢?“双手”便是现成的好教具。(特别是在偏远农村教学条件较差的地方)在教学“b”和“d,的区别时,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用自己的双手来表示它们吗?”学生的想象力可丰富了,纷纷口手并用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两手伸出大拇指、半握拳,用手边比划边说:“左手b,右手d。”有的学生把大拇指和食指合成空心圆圈,其他三个指头伸直并拢大声说:“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教师此时便可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小朋友表演记忆。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利用手势编儿歌,如:“左手b,右手d,两手一对b和d。”学生在活动中形象地区分了相近声母的形状,编儿歌中记住抽象的声母“p”和“q”的教学同样也可效仿。
二、快速记忆
随着幼儿教育不断地普及,许多学生在上学之前就已经接触到声母、韵母和简单的拼读,但由于诸多因素学生的口型普遍不到位,导致发音不准确,特别是复韵母。在教学生复韵母的发音时,单单凭借教师的示范或一味地抽象讲解发音方法,即使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难以掌握。如在教“ai”的发音时,教师借用手势来辅助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首先板书“a”和“ai”并张开五指说:“看看谁是小小观察家!”学生:“老师念a时五指张开,念ai时五指先张开后来合拢了。”学生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轻而易举地发现“ai”的发音变化。然后教师讲解:“五指分开表示‘a,五指合拢表示‘i,它们在好朋友,所以五指要快快靠在一起。”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和手势的演示就把“ai”的发音方法教给学生:从前一个字母快速滑向后一个字母,一气呵成,这样即形象,又生动。当然学生也会模仿、运用手势帮助理解、记忆复韵母的发音,而且还可以举一反三,提高了学习拼音的兴趣。
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在拼音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这样他们对学习的内容才会感兴趣,学习积极性才会高涨。教师可以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来进行“手舞足蹈”学习拼音。
三、轻松拼读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新课标提出“第一学段目标对识字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随着识字量的提高,学生熟练地掌握,拼读对帮助识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音节的教学中,不能单靠死记硬背。而应该注意教学生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熟练掌握拼读的方法。如:在教学“b-a>ba”时,教师:说“小朋友们能不能用手势来表示它们?”学生根据先前已有的经验很容易就表示出了。教师接着拼读“b-a->ba”:“你们能用手势来表示它们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吗?”学生说:“老师b读得轻,我的左手b可以不动,a读得响,右手a可以挥一下,ba在一起时,我就把它们碰在一起。”配合学生的双手演示操作,立即出现一句儿歌:“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这样,帮助学生掌握拼读的方法。枯燥的音节在学生双手的--演示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积累了初步的音节拼读方法,能逐渐地、独立地去运用对比、类推其他音节。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指导。学生的拼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再如在教学三拼连读“g-u-a→gua”时,学生利用双手也表演出了拼读方法:“左手g,变出u,右手a,碰了它,三只青蛙gua、gua、gua。”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拟物、言志、传情。将手势巧妙地运用到拼音教学中去,可以更形象地为学生进行拼音的表述,引导学生对拼音的正确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