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
2009-04-20许恒忠
许恒忠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包括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从临床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选用抗菌药作针对性治疗固然重要,但需要花费较长时间。
在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应根据临床特点尽快判断致病菌性质,有助于尽早选用有效的用药方案。例如严重细菌感染患者出现迁移性脓肿,多考虑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等引起,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消化链球菌与类杆菌产生的肝素酶有助于细菌扩散入血;如创面出现带荧光的绿色脓液,提示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胸片上出现的特征性的曲球菌可直接诊断肺曲菌病;组织内有气体产生或有恶臭的感染提示为厌氧菌感染;“鹅口疮”为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炎局部有豆腐渣样白带提示为深部真菌感染;痰液黏稠可拉成丝为真菌性肺炎;痰液有“硫磺颗粒”为放线菌感染;感染组织坏死、周缘呈黑色提示为黑色类杆菌感染;慢性窦道、脓液似豆腐渣常为结核性病变;厌氧菌感染伴溶血性黄疸要考虑为产气荚膜杆菌所产生的肉毒素所致;剧烈腹泻患者,若大便镜检未见脓细胞、白细胞,常提示为弧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等产肠毒素细菌所致的非入侵性腹泻。这些判断病原的经验。须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病原菌检查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临床上许多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经验性治疗治愈,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感染、不同的医疗单位,致病菌种类、构成、药物敏感性有着很大的差别。
临床应根据用药效果,尽快判断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以便参照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治疗(表1)。无感染表现的阳性结果多无意义,应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寄殖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