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旅游展突破瓶颈求昌盛
2009-04-19闫伟
闫 伟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在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水平日益提高,出门旅游已经成为平常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这是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会展,作为推广市场的一种途径,也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重视。据了解,全国旅游专业展不下30场,这其中还不包括各类的旅游文化节。随着全国各地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在旅游景区举办旅游文化节成为一种快速推销本地旅游资源的方式。但是不可否认,参加各类型的旅游交易会也是商家的另一种扩大影响和市场的手段。
说起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自然是行业展会的头名,展会一年一届,分别在上海和昆明交替举办,展会之所以能够得到行业内人士的认同,不仅仅是因为展会是由中国国家旅游局主办,层次较高,而且其展出的面积和规模都足以引起行业内人士的关注,另外由于展会本身的国际性非常高,以2008年为例,国际旅交会总面积57500平方米,共设展位总数为2648个。共中,国际及海外展位1210个,占展台总数的42%。参展国家和地区为106个,比在昆明举办的2007中国国际旅交会(92个)增加了14个,增长13%。参展单位数量达4112余家,以此也形成了旅交会鲜明的特点。而在十一月刚刚落下帷幕的昆明旅交会上,据主办方统训,本次展会接待人数达6.7万人次,签订合同6456份,达成意向性协议1.04万个。本届参展国家和地区高达94个,高于2007年昆明国际旅交会创下的9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的最高纪录。在3984家参展单位中,海外参展单位达到了1192家。
与之相比,北京旅游博览会同样也是旅游专业展中的“强者”。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BITE)自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它以丰富的展览展示内容、专业性的交流洽谈平台、规范化的管理服务保障、卓有成效的交易成果,获得各界一致好评,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已成为国际旅游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自1993年创办以来,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GITF)已成功举办了17届。历经17年辉煌与成功,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已成为一个全面反映行业发展动向和趋势的展会,为参展商构建了一个接触客户、推广业务和宣传品牌的最佳商务平台。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因其在海内外及相关行业的广泛影响,而被誉为中国及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展览年会之一。2009年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共吸引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460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15000平方米。
以上是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展会,那么如何去分辨其他展会的层次高低和质量优劣呢?通过采访,记者发现:相对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却很少有大型的旅游展,而一些有影响力的旅游展却往往是在其他城市。“其实旅游展就是有这么一个特性,相对旅游目的地或者说是旅游输入地来说,旅游输出地举办旅游展的吸引力和效果往往比较大。”汉诺威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汪村彦告诉记者。旅游资源的兴盛,并不代表旅游市场的繁荣,最起码不代表旅游展会的繁荣。“其实,如何吸引展会主办地的客户,或者通过举办地的辐射力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才是参展商最根本的目的。”山东新丞华展览有限公司的王敬国说。其公司承办的中国(山东)国际旅游交易会已经成长为极富国际影响力的展会。
纵观全国旅游展会,国际性成为衡量展会的一个重要标准。没有国际展商的参与必然降低旅游展会的层次和规格,没有国际性,就意味着没有国际市场,对于客商的吸引力也会相对减少很多。当然,并不是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越多,就能说明展会自身的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此外,除去展会的本身活动之外,与之相配的其他活动也成为一些旅游展的重头戏。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H1N1流感的影响,旅游业遭受创伤,在国内的展会上体现为国际展商数量减少,观众关注国外市场的热情减低,参展商自身资金出现断链或不足,这都成为限制旅游业和旅游展发展的因素。那么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就成为行业人士重点关注的问题。
首先,展会主办方应当加大招商的范围和力度,努力加强与国际客户的合作。虽然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了众多国家经济,特别是在2009年H1N1病毒流行开来,对全球旅游业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打击,旅游展作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主办方需要改变一些招商策略和方式,以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增强展会的广泛性,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和合作机遇。
其次,需要政府配合,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从展会的主办方来说,大型旅游展以政府主办居多,这也形成了国内大型旅游展的特点。鼓励政策的支持不仅能够帮助会展业繁荣,而且在政府带头的情况下,增强了参展商的参展信心,以北京旅游博览会为例,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周边省市建立了长效的区域旅游合作新机制,开展了“北京请您来过年”、“北京请您来旅游”、“新北京十六景评选”、“全国电视媒体聚焦北京旅游”、“二百万张旅游景区门票免费奉送”等系列活动,如此活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尽快摆脱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疫情产生的影响,还可以达到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目的。
最后,要逐渐丰富与展会相关的活动,吸引更多专业观众,增加展会潜在消费市场。不管是地区性的展会还是全国性的展会,参展商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得市场。这些效果的实现需要通过大量邀请专业观众来实现,除了改变观众的邀请方式之外,举办大量的沙龙、活动等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