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几个问题
2009-04-17郑宝生
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个“完璧归赵”的故事。长期以来,都被人们当作描写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优秀作品。这固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事件的整个过程,就会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1、曲在赵乎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陷入二难境地。此时,宦者令缪贤推荐蔺相如出使秦国。赵王召见相如而问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否?”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王说:“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蔺相如回答:“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也就是说,秦国拿城交换赵国的和氏璧,而赵国不答应,赵国就理亏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好比邻居家有个好东西,你看上了,想方设法要得到它,不惜用欺骗、恐吓等手段,邻居不答应,结果邻居就理亏了。交换是双方自愿的事,一方提出要交换,而另一方不同意,不同意的一方就理亏了吗?因此,蔺相如这个命题是错误的。明朝文学家王世贞说:“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实际情况是:如果不把和氏璧送往秦国,就会给秦国制造进攻赵国的借口。如果送去,秦国不给赵国城池,就会使秦国背上言而无信的名声。
2、蔺相如心里怀着必死的信念
那么,赵国该如何应对呢?如果两国的关系正常,赵国不同意将和氏璧送出,就完全可以派使者讲清道理而回绝。如果赵国愿意,也可以以礼物的形式赠送。但是,实际的情形是,不知道秦昭王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是什么,赵国先着了急。因为秦强而赵弱,“弱国无外交”。赵王是清楚这一点的:“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的出使,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蔺相如出使秦国,要完成的使命是什么?是保证赵国的尊严,消除秦国进攻的借口。至于和氏璧,那只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已。要完成这个使命,绝非易事。蔺相如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去的。
刚到秦国,秦王在非正式场合,携美人侍从接见弱小的赵国这个并不出名的使者。拿到璧后,矢口不谈偿城的事。故蔺相如骗回璧,准备将自己的头和璧一同撞碎在柱子上。“秦王恐其破璧(主要是有其他担心),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第一个回合。蔺相如胜了。但秦王在第一个回合似乎失败的时候,又设下骗局,表面上给了城,其实给不给,很难说。
蔺相如识破了这一点,设下缓兵之计,要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他才能够献上璧。等到五日后,蔺相如更是下定了必死的决心。第一,他将璧偷偷送回了赵国,没有坚守信用,将秦王欺骗了。第二,在秦廷狡辩,甚至攻击秦王二十余君:“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并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面对强秦的要求,弱小的赵国陷入了两难,再没有好的办法。失去和氏璧事小,失去赵国的尊严事大,在强秦面前露出赵国的怯懦,那可就危险了。赵国不强大,要与秦国抗衡,凭借的只有人才。蔺相如在之后曾亲口说:“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自己和廉颇)在也。”如果在这次外交交锋中表现出“赵国无人”,那么,强秦的兵就会很快压过来。因此,摆在蔺相如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在这次外交斗争中取胜。
3、秦昭王是理智的
(1)在“完璧归赵”的整个过程中,秦昭王表现出了出奇的冷静和非凡的智谋。
秦昭王为什么要“以十五城请易璧”?是他真的看上和氏璧了吗?也许是吧。但是问题不仅仅如此。秦昭王设下这个局子,一开始就是想试探赵国的实力。得到和氏璧,只是“副产品”罢了。请想一想,十五座城池换一个和氏璧,这是把国家的主权领土当儿戏。作为一个国王,一个强大国家的国王,不会愚蠢到国土人民与宝玉谁轻谁重都分不清吧。并且,秦昭王真正要想单纯地得到和氏璧,办法多的是,软的、硬的,直接的、间接的都可以。秦昭王却提出这样一个诱人的条件。显然,这是他出给赵王的一道难解的政治题,是想挑起一件外交事件,通过这一事件搞一次“火力侦查”。
(2)秦王坐章台见赵使,也是耐人寻味的。不但将会见地点设在偏殿,在会见外国使节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休闲性”。当蔺相如将璧“奏”秦王时,“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这与当时求璧的态度判若两人。当时秦昭王派了专门的使者,下了“国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一个“愿”,一个“请”,态度是多么的谦卑!今天人家派专人将璧送来,却坐在偏殿,与美人及左右把玩。这显然是秦昭王精心设计的情节。一个国王导演并参演了多少次外事活动,在战国纷争的背景下,大概不会这样草率吧。这样做,不能不说是秦王的一种策略。目的还是试探:我倒要看看赵国是如何应对这个挑战的!
(3)杀相如取和氏璧易如囊中取物,但是秦昭王没有去做。当蔺相如拿着和氏璧来到秦国的时候,秦国就可以对它随心所欲了。蔺相如上殿前可以强夺,也可以巧拿。在殿上拿出地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的时候可以夺。当相如住在广成传舍的时候可以夺。秦王不但没有杀人夺货,而且马虎到居然没有派人到广成传舍监视赵人,以至于让他们“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那样急迫地想得到和氏璧,此时却又那样马虎,并且是那样的“听话”,蔺相如让斋戒就斋戒,蔺相如让设九宾之礼于朝廷便设九宾之礼于朝廷。“听话”的背后如果是急于获得和氏璧,又为什么轻而易举地让蔺相如将璧送归赵国?当蔺相如大耍无赖时,“秦王与群臣相对而嘻”。这个“嘻”是真嘻呢,还是在演戏?为什么此时不将蔺相如杀了呢?
(4)秦王始终不温不火。蔺相如作为弱国的使者而在强国的朝廷上“胆大妄为”,有些举动语言已经超越了一定的度,但是秦王始终不温不火,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次,蔺相如赚到和氏璧后,凭借柱子,以自杀碎玉相要挟,说出“秦贪”,“以戏弄臣”等过头话,秦王当然不会“人玉两空”。于是“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如果说情急之下表面服软,为什么不在“召有司案图”时拿下蔺相如?第二次,蔺相如在秦廷大骂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此时,“左右欲引相如去”,却被秦王阻止了。
为什么秦王这么理智?因为不愿意“绝秦赵之欢”。就是说,他把秦赵之间的外交关系看作第一位,至于和氏璧,则是其次。为什么要把外交关系看作第一位?是因为还没有到有足够把握灭掉赵国的时候。
这次事件,结果是双赢:赵国保住了尊严,消弱了秦国进攻赵国的决心。秦国探明了赵国的虚实,搞清了赵国对秦国的态度,使秦赵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平衡。
郑宝生,甘肃省敦煌三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