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与“热”:由学生“情感冷漠”引发的思考
2009-04-16
栏目编辑 赵煦 【案例一】一天,某中学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遭遇车祸,死两人,伤三人。为此,教育局火速下令各中小学学生一律不准提前到校。接到通知,学校立刻宣布,学生欢呼雀跃。路上,有几个同学遗憾地说:“哎,他们怎么不早点死呢?否则我们也不需要吃那么多的苦、受那么多的罪。”学生的无情真让人欲哭无泪。
【案例二】某校一班主任工作兢兢业业,爱生如子。可就在中考前几个星期突然病倒,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弥留之际,她多么希望能再看一眼自己的学生。为此,校长发动全班学生捐款,为她买点礼品,并利用星期天去看望班主任。可哪里知道,学生表现出一脸的冷漠和不情愿。有的同学私下嘀咕道:“我没钱,上次不是已经捐过了。”有的同学说:“我不去,星期天还要去补课。”有的同学说:“星期天我要去亲戚家吃饭。”有的同学说:“我不去,听说这病会传染的。”还有的同学竟然干脆说:“反正就要死了,以后也不会再教我们了,不去也罢。”冷漠,可怕的冷漠。
这是我们在一篇探讨中学生情感冷漠的原因及对策的文章中看到的两个案例。案例中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冷漠现象确实让人感到悲哀,也引发了我们些许思考。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社会上、日常生活中的冷漠现象比比皆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已经成为很多成人的人生哲学,所以中小学生受到成人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情感冷漠也就不足为奇。然而回想起2008年的抗震救灾,包括2008年年初抗击冰雪灾害等历次灾难面前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团结精神、昂扬斗志、热血心肠,尤其是汶川地震中那一个个“英雄少年”的事迹,依然历历在目,感人肺腑,暖人心窝。这一“冷”一“热”的强烈对比着实让人感到困惑。如果我们习惯了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冷漠,那在关键时刻又怎能热血沸腾?如果我们并不冷漠,又为什么只有在突发事件中才能表现出来?我们该怎样教育孩子们习惯地、永远地拥有一副“热血心肠”,学校、家庭、社会在其中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刘铁芳 这种案例在今天并不少见。这种行为的出发点是:他人与我是没有关系的,或者说他人与我的关系只是一种功用的关系,如果说他人对我有价值,那跟我就是有关的,这就是他人的使用价值化。这实际上是唯我论的、极端利己主义的生命姿态,正是这种姿态导致了冷漠行为的发生。问题在于,这种利己主义生命姿态的依据又是什么?
今天的孩子们更多地生活在个人的感官经验之中,快乐原则成为生命的基本原则,这种快乐是以肉身感官为载体的,这导致审美愉悦中的感性主义。与此同时,他们思考问题总是从自己能看得见的利益出发,形成思维中的世俗化的经验主义。正是基于感性审美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之上的利己主义导致孩子们丝毫不顾及他人,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幸之上。
当然,我们应该理解孩子们而不是简单地谴责他们,他们的生命姿态是一点点被周遭环境形塑出来的。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渗透在个人生命周遭之中,特别是大众文化中不断熏染的个人成功幻象,对孩子们的影响至深。与此同时,社会所渲染的目标也成为了教育中孩子们的价值目标,教育竞争带来的应试教育造就了狭隘的伪精英主义的个人。应试教育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大大缩减了个人在教育中陶冶的可能性,成长中的孩子们在知识与智力上的发达丝毫也不影响他们在伦理上的自私与狭隘。因此,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如何积极扩大教育中的自由陶冶的可能性,避免教育的流俗化,这乃是当下教育真正的困境。而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反思成人自身,我们究竟给他们提供的是什么样的伦理资源,什么样的道德示范,什么样的伦理期待?不反思成人世界自身的问题,一味地谴责孩子们不仅无济于事,而且只会扩大代际之间的冲突。孩子们道德的发展,扩而言之,整个社会伦理价值的传递,需要代际之间持续的信任,双方都能寻求积极的沟通。
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教师 刘娜 记得日本有一个叫金井肇的道德教育专家曾痛心地说:“如今的青少年普遍感染了一种叫‘无力感动的疾病,他们对感人的故事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他们拒绝感动,更排斥流泪。”我认为这与我们教育教学方面的某些失误不无关系。也许正是我们教会了学生冷漠。
一次,一个孩子稚气地问我:“老师,见到老师问好到底对不对?为什么我向他问好,老师却不理我?”我无言以对,只得说:“老师可能没听着,下次他一定能听见的。”热情源自于爱。曾几何时,我们是有这样的爱的。可是,这样的爱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被我们的理智甚至是冷漠代替。我们又将这样的情绪传染给了学生,是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小心的举动,让他们开始冷漠。于是,在他们身上,竟也能看到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冷漠。而事实是:他们注重友情,愿意付出,甚至会对路边被遗弃的小动物洒上热泪;他们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关注人类健康,关注社会进步,关注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他们比我们更容易付出热情和爱。经常让孩子看到我们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
“亲其师则信其道。”思想纯洁、感情真挚的中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生的依恋,“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涓涓之水,汇成江海。爱的殿堂靠一沙一石来构建。注意对学生情感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那仁慈博大的爱心,才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从而习惯地、永远地拥有爱心,充满热情。
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教师 宋永安 社会上成年人中盲目自利、不愿奉献的思想泛滥,集体意识、互助精神缺失,社会失范行为大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不断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观念。有些学校德育方法简单死板,违背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规律,以灌输代替学生道德自我内化,重要求、轻落实,缺乏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开展心理疏导,导致学校德育低效,使一些学生心理出现“畸形发展”。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以身作则,时时处处表现得自私自利。受其影响,一些学生产生了“不谦让,不为别人着想”的思想。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恨铁不成钢”,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使孩子的情感日渐冷漠。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们习惯于“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重视与集体、他人的交往,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难以沟通,从而产生隔阂,对人冷淡。
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感染、鼓舞和引导孩子,激发孩子的感激之情,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并且将这种情感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社会要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影视节目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唤起学生内心的良知、正义感、荣誉感和羞耻心,充分发掘出学生内心世界里“性善”的部分,形成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道德情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通过对学生日常交往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行进行分析与评价,逐步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并自觉抵制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言行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善待别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川邻水雷公初中教师 唐运东 我认为,学生的冷漠,应该从大人身上找原因。教师往往自我标榜:我的教育都是为孩子好,自己问心无愧,教育难免简单、蛮干,忽略学生身心接受能力,有的教师挖苦、讥讽学生似家常便饭,即使表现好的同学没有享受如此恶待,但伤害的是他们的“同胞”,对教师做法腹诽,把被无情包裹的“好心”回赠教师,师生沟通障碍没有得到及时沟通,师生心灵难以共鸣。
一个对教师冷漠的家长难以培养对教师热情的孩子,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门,教师这个“编外父母”责无旁贷,家长对教师似乎不存什么感激之意。孩子自然接受家长对教师的冷漠,见面不招呼,分手不再见。家长对孩子的冷漠仍然波及孩子对老师,孩子从家里得不到温暖,怎么会把自己的热情传递给教师呢?
社会冷漠无声胜有声,类似“一个人的勇敢,全车人的冷漠”使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危难时刻,孩子没有成人雷锋可以学习,自然影射到日常生活待人处事的态度。他们从社会上知道:见义勇为遭受冷遇,甚至招致报复,于是,他们该出手时难出手。面对乞丐,他们只知道骗子满天飞;面对老弱病残幼妇,他们稳坐钓鱼台,誓不让座。他们认准了一个理:谁热情,谁倒霉,谁奉献,谁吃亏。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期待给公民冷漠的心升温,政府应嘉奖和保障热情洋溢、克己奉公的好公民。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冉亚辉 第一个案例揭示了学校内部的一个潜规则,即要求学生提前到校上课。这是出于让学生好好学习的良好愿望,但问题是这个良好愿望却造成了学生的痛苦,既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也无端剥夺了学生的休闲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压抑的,是痛苦的。因为这种提前到校如果只是学生自愿还好,但往往是老师的要求。这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有可能导致幼嫩的“小苗”就此失去鲜活的生命。学生起初往往因为压力而被迫服从,被迫与家长、老师的意见保持一致,但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厌恶和逆反心理,学生的爱心正是在这些貌似好心的行为中慢慢消失。因为别人把自己弄得很辛苦,学生就慢慢对别人的痛苦习以为常。不是学生天生自私,而是我们的环境诱导学生自私。同学出车祸了,跟我无关,让我痛苦的老师生病了,也与我无关。
全社会都该反思,我们的行为是不是真的为学生好,也许我们要的是班级成绩、学校升学率、子女的高地位让我们得以光宗耀祖等等功利性的目标,而正是这些并没有尊重学生愿望的行为,深深伤害了学生,逐步让学生走向冷漠。好心也会做坏事!我们应该清楚,善良和正义是可以传染的,冷漠也是可以传染的。我们不能仅仅从我们的需要去教育孩子,而应该从孩子自身的意愿去选择教育,我们必须关注和维护学生自身发展的生命力。在关注社会的同时,我们也该关注孩子们的痛苦,这样,孩子们才不会变的那么冷漠。
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教师 张艳红 我认为学生情感冷漠是由于当今感恩教育严重缺失导致的。感恩教育应从中小学生抓起。
首先,在中小学生的德育教材和语文课本中,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编符合感恩教育要求的古今典型故事,以故事中主人公的感恩事迹来教育感化孩子。其次,学校和家庭应该紧密联动,引导孩子以实际行动来实践感恩教育。学校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如“给妈妈洗一次脚”等孝道作业,让学生在行动中体味什么是感恩和回报。学校还应广泛开展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等活动,倡导学生做具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一代。父母应积极配合校方,郑重其事地与孩子一起实践学校布置的孝道作业。父母平时还应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最后,社会应为感恩教育营造浓厚的氛围。新闻舆论应以当今社会鲜活的正面典型来教育人,以丑恶的反面典型来警示人,形成一股强有力的以正压邪的感恩教育舆论氛围。政府应设立奖项,评选出诸如“孝子”“爱心少年”“尊师少年”等予以宣传和表彰,使感恩教育真正成为各级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力推的一项重要工作。
大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志洲 如果说爱是德育的基础,那么“自爱”就是爱的发端,而“自省”则是生成“自爱”不可或缺的内修之法。德之所育过程是不可缺失“自爱”与“自省”的。人要知道“自爱”和生成“自爱”之“知”,必须 “学而时习之”,但“学”乃是向外求知,只是达到“知”的必须程序之一,还必须“习”之,即用不断的“练习”(实践)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道德之“知”,如果学而不习,学了也没用。同时,为了深化其“知”,还要进行“思”和“省”,即“学而不思则罔”,要有独立的“思”的过程,更要“吾日三省吾身”进行必要的自“省”,即求诸于己,向内求知、观察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的道德境界。
为什么德育的实效性总是与预设的有差距,一些学生的道德情感会处于一种冷漠状态?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我们必须看到,对学生育之以德的过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还是一种对“知”的由外向内的“教”和向外求“知”的“学”的过程,这一过程虽然不可缺少,但还必须有一个“思”与“省”的求诸于己的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的过程,即便是“习”也应该是在自我的道德实践中思考,在自我的道德反思中实践,学生才能实现道德品质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所以,关注学生道德“自省”习惯的养成和“自爱”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生成“爱的能力”,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和提升学生道德水准的基础和发端。谁也不能替代学生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自省”和“自爱”。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改变学生道德情感冷漠等问题,的确需要我们下大功夫营造一种充满“爱”的德育氛围。如果说学校教育要以德育为首,那么德育就必须以“爱”为先导,而“爱”首先要以“自爱”的培养为开端。
责任编辑/赵 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