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教学的有效性 创建新型数学课堂

2009-04-15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

王 璧

【摘 要】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学生的积极性是建立在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的。只有课堂具有有效性,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是用他的终生来备课的。”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但也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1.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是促使学生学得更好的关键。

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任知和心理方面的发展规律,明了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因此,一节课只需精心设计三四个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这些情境主要从实际的生产实践中选取素材,从现实社会中学生比较关注的生产或生活中以及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中选取素材,也可以从数学故事和数学史中选取素材创造情境。例如,在“探索规律”一节中,可设计“棋盘上的学问”、“国王的国库究竟有多少米”等问题,学生很快被吸引了,非常有兴趣地探讨与思考。新课程中这些无法预见的、从未经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能力和情感上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造过程,体验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愉悦。

2.巧设活动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教学。”在探讨“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可以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要求每次对折与上次对折的折痕平行)6次,可以得到几条折痕?对折10次呢,n次呢”这些问题时,通过课堂四人小组动手合作,学生很快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总结出了规律。类似的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产生兴趣和情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了自主探究成功的喜悦。

3.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学生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去,因此,教师应当为他们自身活动创造环境。平时在数学课上,笔者都通过分组、探索、合作的方式,尽量给学生做“小老师”的机会。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站在讲台上,感到自信和自豪,三年坚持下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讲得有条有理,课堂气氛很活跃,举手发言的同学争先恐后,有些学生甚至下了课还跑来说:“老师,这节课没有给我‘表现的机会!下次一定要给我机会!”事实证明,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可观。

4.注重“做”中“学”,强调过程教学,让学生参与并体验。

英国哲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意会知识。明确知识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指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如,无论掌握了多么丰富的游泳的明确知识,如果从来没有在水中折腾过,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因为游泳是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的。数学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过程,从而获取结果,让学生获得一种与具体知识相对应的稳定的产生式,即一看到条件信息,相关的活动就会自动产生。

综上所述,新型的数学课堂,老师讲的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多了,师生的单向交流少了,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体会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心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思维得到了多方面发展。从学生课后脸上的笑容和与笔者的交谈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等理念,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雪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探微[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2):69-70.

[2]吴佑华.数学情感: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内驱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54-55.

[3]邵陈标.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5,(2).

[4]宪军,王延玲.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

[5]鲍银霞.有效学习的前提﹑特征和旨趣[J].现代教育论丛,2006,(2).

[6]王惠珍.指导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探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3).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