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与高中班主任工作
2009-04-15刘福洪
刘福洪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刻变革,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面临一些尴尬的境地。如片面追求教学质量的多了,抓教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就少了;教职工中讲待遇的多了,讲教师职业奉献的少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多了,触及思想灵魂、有实际内容的少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深刻的影响,它影响教师的形象,影响学生的成长,影响教育事业的得失成败。对于担任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教师来说,其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影响尤为深远。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笔者亲身经历了三次余震“风波”,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道德在挫折和灾难中开放出了人性花朵,教师的责任在挫折与灾难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人心是最复杂的,也许只有在灾难中才能看到一个人那不为人知,然而又是最为本真的一面。汶川大地震就像一面明镜,让笔者从血淋淋的废墟看到了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懂得了比平时多得多的道理,掌握了比平时多得多的知识。
“范跑跑”事件回放:
5月12日,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范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后来,范美忠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随后他与学生有一段对话:范:“你们怎么不出来?”学生:“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只看你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等反应过来我们都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剧烈地震平息的时候我们才出来!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范:“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接着,范美忠对一位对他感到有些失望的学生说道:“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谭千秋”事件回放:
5月12日,“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翅膀守护的身躯定格为美丽的永恒……”
对于“范跑跑”和“谭千秋”的表现,笔者不想用过多的言辞进行斥责或赞美。笔者只想探讨教师的责任与道德问题。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古人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为人师表,既要有高深的学识,又要有“悔人不倦”的精神,甚至还要在教育学生时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顽强精神。 “范跑跑”和“谭千秋”的巨大反差,归根结底是他们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存在高下之分。
如何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由“虚”变“实”,由“弱”变“强”,如何充分发挥职业道德在教师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从而改进班主任管理工作,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现就此问题,谈谈笔者的几点感想:
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决定班主任必须履行工作职责。班主任首先应履行教师的职责——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从教师责任角度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四十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这里应当不是单指办学单位这样一个无形的法人,而是包括所有的工作人员。就责任来说,范跑跑失职了,甚至违法了,应当绳之以法。
班主任还应履行班主任工作的职责。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是《德育大纲》的直接实施者,应根据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组织和建设好班级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要协调本班、本年级各科教师的教育工作,密切联系家长,积极争取家长与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要求班主任要有良心与爱。良心与爱是人的思想内核中最本真的一个东西。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只需记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命,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一个生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爱无疆”诠释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小而言之,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良心与爱,是通过倾注对学生的爱,来换取教学成绩的提升。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大而言之,即教师通过倾注对学校、教育事业的良心与爱,来换取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的和谐发展。教师把凭着对学生对职业的良知,把自己的才智、精力、热情从献给学生的“A,O,E”“1+1=2”开始,又落实在桃李满天下的伟业中。教师对学生爱的加深,一方面不仅会激励自己更加精益求精,而且会为了学生而更加注意锤炼自己的品德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
3.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标准倡导班主任要有奉献精神。教师应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计恩怨得失的胸怀。谭千秋用行为诠释了“为人师表”的真正内涵,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存的权利,而他在震灾降临的那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教师的奉献精神的最高体现。
班主任更应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计恩怨得失的胸怀。“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班主任要有忘我的奉献精神。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培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程是最为艰难的。这要求班主任工作每日三省其身,要有恭谨的奉献精神。人人生而平等,而德育工作是生命之间的平等沟通,这要求班主任要有公平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关乎学生成长、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大事,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班主任工作的成绩。班主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基本的要求,班主任要有良知与爱是教师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体现,班主任要有奉献精神体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标准。班主任只要在工作中,牢记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班主任工作才会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