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要用新思路设计新习题
2009-04-15张登峰
张登峰
翻开学生的作业本,会发现上面的习题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基本上由三种类型的题组成:生字组词、抄写语句(或词语)、回答问题,这些类型的习题不厌其烦地出现在每一课里。再翻翻学生手头的教辅资料,也几乎都是这样的习题,什么“读拼音写词语”,什么“比一比再组词(形近字的练习)”,还有什么“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等等。这些习题陈旧、机械、无意义,学生做起来没有多大兴趣,实际上更没有多大的价值。学生反过来、掉过去地做,久而久之换来的却是学生只做而且只会做诸如字词类的简单的“小儿科”题,而开放性的、有深度的题,学生懒得做也不会做,逐渐形成了一种学习上的惰性心理,这无疑是一种教育的悲哀。
我们常说,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应该卓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从学生点滴表现中捕捉思想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殊不知,习题的设计一样要体现新课标、新设计的思想。精心设计习题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发展,习题的编制设计也应相应地跟上这种变化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更深入地挖掘。新教材上的内容安排已经为我们如何设计习题做出了样板,值得我们去思考、研究。
如一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4单元后面的《语文天地》中设计的习题前2项是:
读一读。
树—小树—大树—树木—树林
幸福—幸福的家—一个幸福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照样子说一说。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1.老师爱我,同学爱我,我也爱_______________。
2._______爱我,______爱我,我也爱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爱_______。
以上二题就富有创造性。“读一读”中“树”一题不单单是简单的组词,更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词语概念外延大小的认识能力;“幸福”一题由词到句,是一项由词组句的训练,词语不断增多,外延不断缩小,意思也就不断明确、完整,这里明显体现出一个句子成型的过程,暗含了指导学生如何去说完整句子,如何去表达准确意思的教育过程。“照样子说一说”也体现出了一个由易到难、由依靠指导到独立完成的过程,在这个模仿过程中既需要判断又需对比分析,更需独立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考查涉及到了思维的多个方面。
在2008.11《河北教育》(总第546期)有一篇文章《用“新眼光”审视“老习题”》,也阐述了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去编制习题的问题。文中曾举例说传统的造句习题都是建立在“编造”基础之上的,带有强烈的命令口气,潜台词是“让你造”“没商量”,明显带有“学用脱节”现象,都是孤立的,和阅读、口语交际、写作乃至生活实际很少有关联性。从价值观去衡量这些练习是“没有用” 的,是没有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文中曾举出的新旧习题范例是这样的: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①门道;②井然有序。
用词语写话:①老舍先生喜欢养花,而且还在养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门道”。你在什么时候摸出过什么“门道”,用上“门道”这个词介绍一下。②“诺曼底”号遇难后,在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下,救援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也是“井然有序”的?
请你想一想,然后用上“井然有序”这个词语写下来。
上面前两例是传统的造句,无非是机械地训练罢了;而后两例则是现在的用词语写话,注重“写什么”、“如何写”的指导,更科学、更合理,内容上写生活写实际,更有价值。
五年级《假期生活》(寒假)中有“语言积累”一题:
1.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
2.养不教,_________。教不严,__________ 。
3.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怎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绝句,请写两句。
这里的前2句检查的只是单纯的积累、默写,而第3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筛选、去伪存真的过程,有判断能力的检查,它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将积累与实际运用统一起来,是有价值的。
在“习作与交际”中,要求“联系上下文,补写对话”:
蜗牛在墙角边爬、蚯蚓看见了,问:_____________
蜗牛说:_______________
蚯蚓忍不住笑出声来:_______________
蜗牛说:_______________
蜗牛不再理蚯蚓,继续向墙顶上爬。蚯蚓觉得蜗牛太傻了,笑了笑,就钻到泥土里睡觉了。蚯蚓一觉醒来,钻出泥土,看到蜗牛早已爬到墙顶上了。
此题作为习题在于锻炼学生的想象,但也有一定的限制——紧扣上下文,这里有思维的发散也有集中,有放有收,这是检验想象思维能力的好范例。
某校五年级的期末试卷,也把名人名言的积累放在运用上,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习题:“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柏拉图说耐心是_____________ 。”在“阅读大舞台”中设计了更为开放、自由,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短文题目是《天安门广场》,而习题是“假如你站在天安门广场,你会说些什么呢?”这道题暗合了高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注重了学生内心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每个学生在读了这篇短文之后,一定会有所感。所以,这道题是要把触动情感的内心的东西表达出来,又是一个表达上的训练。
新课标,新理念,就要有新思维、新习题,一成不变的老习题只能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前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一定要用新思路设计新习题,使新习题灵活、开放,有深度、有广度,更具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