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教学因自然科学知识更精彩
2009-04-15项先银
项先银
转变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学生学习由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转变为一种自发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这是政治课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笔者把自然科学知识渗透到生活与哲学课的教学中,是尝试这一改革的具体做法之一;笔者在尝试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能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课堂效果,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陶冶了情操,也使师生产生共鸣,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激荡、相互完善。
一、用于新课的导入,开门见山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开头讲好了,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思想活跃了,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使整个教学进行的和谐自然。因而,导入新课是否扣人心弦,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能调整情绪,尽快地进入“角色”,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成败,直接关系到一个教学相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的形成。笔者在讲“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一框题时,用了下面的化学反应:
由此可以看到,化合和分解是一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着对立方向所处的地位转化。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又如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问题时,笔者用多媒体显示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生物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受到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也能影响环境,如柳杉能净化空气,鼠对农作物、森林有破坏作用,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等。这样使学生既知道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联系的道理,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用事例说明原理,增强课堂效果
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教师呆板地讲解原理、基本观点,容易抑制学生思维,大脑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使学生昏昏欲睡。如果利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科学知识讲解哲理,把深奥的哲理浅显化,灵活地再现教材的内容,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又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如讲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哲学知识时,笔者拿来了酒精灯和盛着水的烧杯,然后用酒精灯对水加热,过了几分钟,水烧开了,由液态水变成了气态水。笔者问学生“这种现象属于什么现象?”学生回答:“这是一种物理现象”,接着又问:“那为什么水会从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呢?”学生回答:“这是因为水分子在运动。但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于是,对以上的现象加以总结:把一盆凉水加热,水温升到100度之前,水分子的扩散趋势在逐步的加大,但没有超过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这时水分子的凝聚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水的液态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当水温达到100度时,如果继续加热,水就沸腾了,液态水变成了气态水。这是因为,随着水温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扩散趋势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样使学生就比较容易的掌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哲学道理。又如在讲“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框题时,笔者举了一例: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就不再适用了,就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玻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现在微观领域内,牛顿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接着,让学生思考并讲出其中的哲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于情感的撞击,陶冶情操
对学生进行生活与哲学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以情激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用自然科学知识设置悬念,创设意境,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达到在情操陶冶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这一框题时,笔者先讲了一个故事:古代,洛阳有一个和尚,他的房间里有一个磬,常常自动发出响声。和尚以为妖精作怪,就请了不少法师驱妖,可不见成效。和尚又急又怕,竟吓出病来。他一位姓曹的老朋友听说他病了,前来探望,向他询问病因病情,正巧这时外面敲钟,磬也跟着发音。曹明白了这里边的秘密,就跟和尚开玩笑说:“明天你请客,我给你除妖。”转天曹吃过酒饭之后,从怀中抽出一铿刀,把磬铿去了几处,从此,磬果然不再自动发音了。和尚不懂其中奥秘,就向老朋友请教,曹说:“这是因为磬的音律跟外面钟的音律相同,钟一响,磬就和它共鸣。”一席话解开了和尚的疑惑,和尚的病自然也好了。接着,问大家这是什么物理现象?大家异口同声说是“共振现象”。然后,笔者出示五个问题:这位和尚是什么样的世界观?曹揭示“秘密”的一席话包含着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哪一种世界观才承认上述所含道理?和尚得病和病好的哲学原因是什么?他俩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价。这样,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学得有趣,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觉悟。
四、用于新课的巩固,促成内化
一堂课如果空洞死板,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且会使整堂课黯然失色;而课堂唯有满足学生完满生活时,才能进入生活和生命的境界。笔者用自然科学知识巩固新课,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课堂以生活的内涵和生命的价值,使课堂放射出真、善、美的光芒。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笔者讲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哲学道理后,用了不同物体着火的灭火方法不同的背景材料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懂得:着火的物体性质不同,扑灭火灾的方法也就不同。一般的火灾可以用水或泡沫灭火器去扑灭;油、苯、酒精等易燃物体着了火,就必须用黄沙、泥土或泡沫灭火器去扑灭;有些化学药品着火,则只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扑灭;若带电器材着火,首先必须切断电源。如果不看着火对象,不弄清着火物体的性质就鲁莽行事,不但不能扑灭火灾,还会酿成大祸。笔者用这个材料去巩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巩固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的生活实用知识。
五、用于德育的渗透,“见贤思齐”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思想态度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杨振宁、袁隆平、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霍金等中外科学家创造、发明、发现,以及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事迹,从而使学生耳濡目染,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笔者在讲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时,讲了霍金的事迹:斯蒂芬·霍金是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现年65岁,刚好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之时,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七十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也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霍金的事迹使同学们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使学生达到“见贤思齐”。同样,笔者通过对一些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事迹的介绍既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学、动手操作、创造发明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水平,陶冶情操,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总之,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活与哲学教学中,不能干篇一律,可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学生实际、任课教师的实际将自然科学知识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当然,自然科学知识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利用这些知识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哲理启迪,让学生情操得到陶冶,生命得到提升,同时,也不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培养教师的道德情感,从而使师生、生生和谐发展、共生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