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课程标准中三个维度的再认识

2009-04-15刘红云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玛莎态度价值观

刘红云

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三个维度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如何把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框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是每一个从教者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其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在形成能力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无论是形之于外的动作技能、行为操作,或是隐伏于内的心智活动,都体现在一定的教学过程中。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伴随着教学过程。下面分点论述对三个维度的再认识。

一、知识与能力

传统课程教学过分强调认知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可有可无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但是,我们在学习、理解、落实新的课程标准时,并不是对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目标持一概否定的态度。对于语文知识,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一要有序,二要有度,三要有的放矢。

有序,即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浅入深地传授有关语文知识。例如,低年级识字、写字为重点,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汉字的笔顺笔划、偏旁部首的知识;低、中年级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标点符号的知识;五至九年级在阅读、表达等方面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度,是指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时不能拔高要求,不要脱离能力孤立地去传授知识,要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这样,知识就是动态的、灵活的、有用的。有的放矢,是指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是有明确目的的,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十分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如在认识偏旁部首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让他们认识一个个的偏旁部首,还要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认识的偏旁部首去认更多的汉字,去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如,在数量词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道小溪、一座果园、一片树叶”这样的搭配,还应让学生思考,除了说“一道小溪”,还可以说“一()小溪、一道()”,使学生调动语文积累,积累更多的词汇,形成正确运用数量词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老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二、方法与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知识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语文学习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因此语文的学习不仅是最终的成果,还应当把它视为一个过程。根据语文的特点,语言学习离开了过程(语言的活动和交往、语言的运用和实践),难以使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能力,难以养成良好的语文行为习惯。语文学习方法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点,因为探索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比获得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笔者很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每当在检查学生认读一组生字时,都会有意识地问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些)生字的,有什么好方法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们往往兴致很高,会说出一种种方法来,如用儿歌形式记忆的,有用猜谜语形式记忆的,用与熟字区别比较记忆的,用偏旁部首加部件记忆,等等。有的学生则说出了记忆这些生字的渠道,如从电视上认识的,从课外书中认识的,从物品商标上认识的,从街头门面广告上认识的,或是家长教的,等等。为什么要关注学生识字的方法与过程呢?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肯定某些学生知识获得的方法好、渠道多,就是引导其他学生也可以用这些方法去学习,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方法与过程就是重视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在《阳光》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这句话包含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又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笔者先采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交流讨论的方法。学生通过回忆旧知,结合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相互间的讨论知道了,像阳光、月光、灯光等光线都是可以看到但捉不住的。然后,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去捉一捉阳光,并让他们观察阳光照在哪些地方?学生们兴致勃勃,他们用伸出的双手去捕捉阳光,亲身体验了阳光是捉不住的,他们用双眼观察阳光,观察到阳光照在每一个同学的身上,照在校园的主席台上、篮球架上、足球场上、滑梯上,真正感受到了“阳光是大家的”这句话的含义,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了阳光的无私和博大。试想:学生这样得来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是不是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有趣得多呢?这样关注方法与过程的教学,学生是不是印象要深刻得多呢?

如此看来,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他们得出结论或抄袭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而应当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传统的教学理论研究忽略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呢?

一是要因势利导,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所谓“势”,一是指教材内容,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心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

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两只小狮子》一文,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比两只小狮子的表现,说说自已喜欢哪只小狮子?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都不喜欢那只懒狮子。学生对两只小狮子的评价就是他们应该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像这样设计的问题是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又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小伙伴》一文时,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文中只有安东关心、帮助了玛莎,而维加、安娜没有关心玛莎。有的学生认为,维加、安娜也关心玛莎,只不过安东对玛莎的帮助最大。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再细读课文,说说维加、安娜在得知玛莎的背包丢了后都说了些什么,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到什么?学生读后经过静心思考,感受到了维加、安娜对玛莎的关心。然后,笔者创设了一组教学情境:李明不小心把膝盖摔破皮了,你怎么关心他、帮助他呢?一个学生说:问问他腿是怎么摔的?另一个学生说:把他扶到校医务室去清洗、包扎一下。然后学生经过比较、讨论,知道后一个同学对李明的帮助更大。这样,由此及彼,学生明白了,安东、维加、安娜都关心玛莎,但安东对她的帮助最大,也领悟到了帮助别人除了有愿望外,更要有行动的道理。

二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最基本的方式。教育家杜威说:“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属于文学或准文学的课文占70%左右,作者挥生花之笔,描写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形象(人物、景物等),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会情不自禁,在不知不觉中收到熏陶感染,这些优秀诗文,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会深深地刻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因此,我们要切实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综上所述,可以对语文课程的三维结构进行这样的认知:“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即语文学习智力;“过程与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即语文学习智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学习的保证,即语文学习动力。知识和能力是可以习得的,过程和方法是可以实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可以养成的。三个维度,从理论上看,是可以分割的,我们可以一条一条地叙述,一条一条地培养,一条一条地落实。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当具体到一个活生生的人时,三者是无法分割的。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三维”在每个人身上的内部构成各不相同,外在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但是,它们表现的内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这个人的语文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玛莎态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
寄往伦敦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