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2009-04-15姚廷琴
姚廷琴
摘要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实际 数量分析 审题习惯 解题步骤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应用题一直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之一,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很多教师恰恰因为没有有效的解决这个难点的策略,而使应用题教学陷入困境。这也同时使这个问题成为了小学教学中一个亟需解决重要课题。下面是笔者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
应用题的一些见解。
一、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将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当以生活实际为基础,从封闭的书本知识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由此看来,数学教学要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输力。例如在教学“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后,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量出一捆电线的长度。”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尝试,提出了如下几种方法:(1)把电线拉直,对折几次后,量一量每段长度,求出总长度;(2)量一量一圈电线的长度,数一数电线的总圈数,求出这捆电线的总长度;(3)剪下一段电线,量出这段电线的长度,分别称出这段电线及整捆电线的重量,再根据“单位长度的重量一定,总长度与,总重量成正比例”求出电线的总长度;(4)称出该相电线的重量,把它与标明长度的原封未动的同种电线进行比较,求出总长度。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挥个性潜能,解决生活问题,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
学会边读边思考。
三、让学生学会数量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所以从应用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 为此,首先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每一道题的算法,教师都要认真说理,也要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 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就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和乙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乙数多的部分,从甲数里去掉和乙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乙数多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掌握了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从而避免小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语的臆断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四、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初步培养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
在小学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低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一道题做的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换法和另解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在教学中还经常遇到学生不重视写答案,只写 “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现象。答案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结束。我们做事强调有好的开端,也得有好的结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们做题就同做工作一样,应该有完美的结束。因此,不仅要使学生重视写答案,还要使学生学会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