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新《标准》理念下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2009-04-15薛勇
薛 勇
摘要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构造崭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在“动”中探索发现问题、交流发展提高素质。以“放”促究,创造开放的灵动的课堂,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学习方式 主动学习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一、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学的指南,它要求每位数学教师明确一个宗旨:促进学生可持续、和谐、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众所周知,要做好任何事情首先必须对它感兴趣,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只能是应付,根本谈不上做好。我深深地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他们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在数学开放题的教学中,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充分展示自我。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应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感情,把学生看作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熏陶下,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自觉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用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和一些棋子,做下面的实验:
1、把直尺的中点放在一个支点上,使直尺左右平衡;
2、在直尺两端各放一枚棋子,看看直尺是否保持平衡;
3、在直尺的一端再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记录支点到两端的距离a和b;
4、在有两枚棋子的一端再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记录支点到两端的距离a和b;
5、在棋子多的一端继续加棋子,并重复以上操作。
根据统计记录能发现什么规律?
如果直尺一端放一枚棋子,另一端放n枚棋子,支点应在直尺的什么位置?设直尺长为L,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人)开展活动,同学们立即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和象棋等忙活起来。这样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探究实际问题,从而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创设趣味情境、诱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情感的主人。因此教学中要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诱发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丰富多彩的图形”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男学生宿舍楼前面有一块空地,如果现在要将它绿化、美化。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要求建一个花坛用来栽花,要有人行道,其余的地方种草。在设计之前我提出几个问题:在画图时如何确定比例尺?设计什么样的花坛?如何使左右两边对称?人行道怎么设计较合理?还有一些边角如何安排?
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几个人一组,先是到现场实地考察,把测量得到的一些数据记载下来,然后回到教室继续完成构思。经过老师的指导,同学间的合作,每个同学都设计出了自己的方案。就这样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从而产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欲望。
二、在“动”中求索
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活动决定着人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为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结果,还包括这些结果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发展空间,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这样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挥,在“合作”中增长知识,在“探究”中不断创新。
(一)在探究活动中发展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展现数学知识的原型和来龙去脉,让学生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各组学生在几分钟内把课桌摆整齐,然后说一说你的理由。学生们只用了两分钟就把桌子摆“好”了,接着各组的代表回答摆放的理由:有的说,他们是以教室两边的墙为参照物来摆放的;有的说,他们是参照第一张课桌来摆放的;有的说,他们先把第一张和最后一张桌子的位置确定,然后再摆放其它桌子。
最后教师点评:“参照第一张课桌来摆放”,结果桌子不一定整齐,而“先把第一张和最后一张桌子的位置确定,然后再摆放其它桌子”就能把桌子摆整齐。从而与直线的性质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有所思,有所言,让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让他们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二)在合作交流中发展
合作学习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例如,在《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教学中,我不仅组织学生去观察较高物体(如大树、大楼等)的实例,而且要求学生自制测角仪等,分析测量旗杆的高度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实践操作中提高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建立新概念时常常会以具体的表象作依托。因此在学习某一新概念时学生往往会把新概念与其所了解的知识相联系,而这些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探索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由视图到立体图形》时我要求学生用小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
提出问题: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方块?
学生通过尝试搭小方块,相互合作,得到多种答案并进行总结,最终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了切身感受,牢固地掌握了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以“放”促究
初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基础参差不齐,采用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教学方式,创造开放的灵动的课堂,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激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组织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走向生活
开放式教学,即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灵活运用适合于学生的教学形式,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或集体教学与实际考察相结合,或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直线平行的条件》时我就带了一把木工尺到课堂,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我是如何用木工尺作平行线的,并让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木工师傅作平行线的依据。
这样学生可以不受教材束缚,不受课堂局限,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事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自主体验成功。
(二)创设情境,设计开放课堂
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动力功能,发展功能,育人功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师生的角色定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剖析,找准探究性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使某些枯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品尝探究的乐趣。
例如,我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轴对称》一节的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精心设计了“如何动手做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活动情境,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形。有的同学在一张白纸的左边按下一个手指印,然后迅速把纸对折,在纸的右半部分留下手指印的痕迹;有的同学将一张纸对折,在折痕的一侧剪下一块,打开即可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纸片;有的同学是在对折的纸内滴上一滴墨水,然后压平,再将纸打开,铺平就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图案。然后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作品。
大家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实现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大家都处于高度地兴奋状态,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总之,转变数学学习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更新观念,在宏观上要站在课堂文化的高度驾驭教材,处理教学内容;在自我角色定位上要树立课堂民主的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在教学设计上要从学生思维发展出发;在教学行为上要改变传统的一些做法。用《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来指导数学教学,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与支持,才能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完成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
[2]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孙晓天、张丹《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4]《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