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少阴肾经

2009-04-14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肾经循行太溪

赵 宏 关 玲

起于足底的涌泉,止于胸前的俞府穴,主要循行于下肢的内侧和躯干的前面,沿前正中线的两侧,共27个穴位,是与脏腑器官联系最多的一条经脉。本经穴位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月经不调、阴挺、水肿、咽肿、心胸痛、咳嗽、心烦、腰或脊或下肢的乏力。

主治疾病

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症。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主要穴位

太溪太,甚大;溪,沟溪,穴在内踝与跟腱问的凹陷中。太溪既是肾经的输穴,又是原穴,起着向外输送精气的作用,其本身具有滋肾阴、补肾气、调理冲任脉的作用,因此对生殖系统、肾阴不足引起的如月经不调等疾病有治疗作用,常常按压可以补肾强腰膝。另外对各种咽炎都有效,尤其是肾阴不足引起的如咽喉干燥、肿痛等,按压此穴位时可一边按压一边做吞咽动作。其他肾阴不足引起的头晕、耳鸣也有效。对于常年手脚冰冷的女性来说,经常刺激太溪极其有效,每天在睡觉前刺激此穴,效果明显。太溪穴还可以治疗足跟痛、月经不调、失眠、耳聋、耳鸣、支气管哮喘、小儿抽动症、经期牙疼、肾虚脱发、内耳眩晕症、高血压、遗精、遗尿、假性近视。总之按揉这个穴,能够改善体质,是治本强身之穴。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即光照,海即海洋,意为肾中真阳,可光照全身,以此我们可以得知用来治疗目疾,并且是治疗咽喉痛的要穴,不论是急慢性扁桃体炎,还是咽炎都有很好的疗效。此穴和人的睡眠活动有关,可以镇静安神,配合膀胱经的申脉穴,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效果极佳,失眠时点按很快就会有睡意。还可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的足内翻。此外,此穴还是利尿消肿的要穴,经常点按,可以增强肾的泌尿功能。

复溜复同“伏”,深伏;溜,流行,穴在太溪穴直上2寸。此穴能滋肾祛湿,利咽开窍,通络止痛,所以可以治疗肾阴虚盗汗、咽干、气血瘀阻引起的腰脊痛、膝关节肿痛,肢体浮肿等。此外,复溜穴还能治疗手脚麻木、下肢无力等。经常刺激太溪穴能强化肾脏功能,使人精力充沛,是延缓衰老的保健穴位之一。

生活保建

肾经多补虚穴位,在保健时更适合采用艾灸治疗。可以在穴位处悬灸或沿经络循行处悬灸。在施灸时要防止皮肤烫伤,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感觉减退患者,更应该防止局部艾灸温度过高导致烫伤。

肾经穴位可以治疗多种老年人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等。当出现以上疾病时常在肾经上找到相应的反应点,如太溪穴上按压时出现明显的酸痛不适,如果找到相应的反应点后再行按压、艾灸治疗,则效果会更好。

猜你喜欢

肾经循行太溪
带脉循行浅议❋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温暖手脚
(10)酉时:17:00~19:00肾经当令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别私藏,给朋友们都看看!
督脉循行考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太溪穴 填精壮阳太溪妙 通络安眠堪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