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研院所继续教育功能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2009-04-14李和风张洁
李和风 张 洁
摘要:新的形势给公务员培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务员培训原有培训模式也渐渐暴露出它的缺陷,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从培训理念、培训网络、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质量评估制度等方面对公务员培训进行全面创新,改革公务员培训模式。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全面贯彻党中央的这一战略决策,政府、行业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齐心协力,积极探索了各种有效措施。国家科研院所聚集众多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在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创新人才和转化创新成果外,科研院所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网络联系,在做好员工继续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活动,为全社会知识流动和技能增长做出贡献,将大力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如何发挥科研院所继续教育功能?本文结合中国科学院的工作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一、继续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独特作用
继续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独特作用体现为继续教育可以密切国家创新体现各创新单元的联系,可以促进全社会技能和知识的持续增长,可以保障创新知识流动与传播。
从国家创新体系来看,各创新单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使命。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是面向企业和全社会的知识和人才源头,肩负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完成者。在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加强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继续教育合作,将促进企业快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继续教育,进一步密切各创新单元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创新的效率与效益,从而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
创新知识的顺畅流动与有序传播,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在创新过程中,知识流通是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过程和关键所在。将最先进、最适用、最有价值的创新知识迅速而灵活地融入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和专业网络,可以促进创新知识流通,使受教育者及其组织的技能得到提升、绩效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使创新知识转化为蕴藏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知识和技能。加强继续教育供应的能力建设,提高继续教育供应者在知识加工、流通与传播等方面的水平,才能最终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在我国,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聚集众多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它们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储备。当前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新型劳动力。发挥科研院所的继续教育功能,使蕴藏在科研院所的知识、人才储备转化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技能和才干,无疑将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二、中国科学院为社会提供继续教育的实践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肩负着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历史使命。我院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的同时,大力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联合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院继续教育工作除服务全院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外,积极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向企业和社会的扩散,确保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对接。
我院近年来坚持举办以新技能、新方法为特色的专项技术培训班。专项技术培训定位为专业性、高层次、高技术的技能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实际操作和素质提升,提升相关技术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满足高水平先进研究工作的发展需要。虽然这些专项技术培训班主要面向自身人员培训需要,但各培训班在开班前均在全院相关研究所及院外相关科研单位、高校、高技术企业中进行广泛宣传,吸引院外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科技人员报名参加。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自2004年以来,每年举办“中科院光学设计短期培训班”。该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和现代光物理学专业技术研究所。随着光学设计原理的应用不断发展,特别是与计算机结合后,高级光学仪器和光学元器件研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国很多从事光学设计的科技人员尚缺乏系统培训,对国际技术进展了解不多,急需接受光学设计领域的高层次培训。上海光机所充分发挥在光学领域的深厚学术底蕴,组织精干力量开展高技术技能培训,满足了社会需求。该培训班由著名光学专家领衔讲授光学设计新知识,并结合研究实践编写培训班专门教材。培训班开班前,上海光机所广泛宣传,将印制的宣传资料寄送到中国科学院兄弟院所、原航天工业部和原兵器工业部所属研究机构、有关大学和高技术企业等单位,还利用全国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等机会发放宣传资料。许多科研单位、大学和企业对此积极回应,来自浙江舜宇光学(集团)公司、中科院光电所、国防科技大学、中科电子集团、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08所等单位的所外学员和该所受训学员一起参加了培训班。学员们通过学习,提高了光学设计理论水平,学到了先进设计理念和思路,还到该所实验室和工厂进行观摩,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自2000年以来,先后举办多期“山地灾害基础知识及其防治”系列培训班,受训学员1000多人次。该所是面向我国山区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需求,立足长江上游和青藏高原,以山地表层系统为核心,在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山地环境退化、山地灾害防治与环境保育技术示范、山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学科方向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接受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既有专家学者,也有县级国土、司法、水利、城建、农业、科技和气象等部门以及乡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各期培训以课堂授课与野外实习为主,学员以听课与自学相结合,小组讨论与大会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接受培训。该所专家精心准备,编写和印刷教材《山地灾害及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山地灾害社会调查问卷》,制作讲课用的幻灯片和多媒体讲稿,并准备了《防御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VCD。培训班为地方建立群测群防防灾减灾体系做出了贡献,很多学员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在每年资助举办10多期专项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专项技术培训
的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着手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和开发高技术培训品牌项目,努力把知识创新工程中涌现的高新技术、创新技能和先进知识,迅速地传播到企业和社会,为实现科学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新贡献。
三、完善科研院所继续教育社会功能的政策建议
中国科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学术积累、人才优势和培训设施优势,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高层次、高水平技术培训探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满足了外界日益增长的高技术培训需求。但培训实践中也反映出一些不足,如:要求参加培训的报名人数大大超过了预定的培训计划,中国科学院兼职培训师资无法予以满足;培训周期较长,很多外地学员因“工学矛盾”无法参加;目前的培训内容较为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开发出菜单式课程模块。为切实开发科研院所中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所蕴藏的继续教育资源,我们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科研院所继续教育社会功能,推动全社会技能水平的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做出新贡献。
(一)明确科研院所向社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职责
随着社会各界逐步提高对继续教育作用的认识,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和选题指导日趋紧迫。各省市颁布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都明确提出要发挥继续教育基地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行业、企业的优势,为各类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整体配套的培训网络。当前,企业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很少开展面向同行业企业的培训活动;高等院校因近年来持续扩招的教学压力,较少开发高新技术培训项目。为弥补企业和高校培育产业升级和高技术产业专业人才方面的不足,要重点研究如何发挥科研机构的既有优势,努力把他们打造成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和公众信誉度高的继续教育基地,实现创新知识在全社会的快速流动。
政府主管部门应为科研院所开展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平等机会。建议正在起草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应明确科研院所向社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职责和定位,逐步建立起有效整合企业培训需求、科研院所培训能力和政府宏观协调指导的工作机制。要从促进全社会继续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出发,通过举办培训班、接收培训实习、现场观摩、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科研院所充分挖掘其继续教育潜力,推进创新成果、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向企业和社会的扩散。
(二)面向自主创新社会需求,促进新兴行业资格认证培训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参照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国外大多数国家的作法是由专业组织、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组织与管理行业考试、认证和评审事务,政府进行宏观指导、管理、监督和检查。我国虽然已经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但从职业资格证书的涵盖范围和整个管理体系上看,还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特别是在新兴行业(如高技术行业和高端服务业)和广泛应用高新技术的传统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么缺失,要么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不利于这些行业从业人员核心技能的提升,也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丰富,是知识创新一技术创新一高技术产业化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院所结合自身优势,围绕面向自主创新的培训需求,可以促进新兴行业资格认证培训体系建设。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主动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在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建立新兴行业资格认证培训示范性项目,为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高技术行业劳动力做出直接贡献。另一方面,要吸收科研院所参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在政府和行业有关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科研院所结合自身优势,可以为制定行业培训计划、教学大纲、培训规范和考核标准提供先进、客观和中立的技术支持。
(三)整合资源,精心筹划,加强品牌项目的培育与经营
科研院所在学术积累、人才、基础设施、优势项目等方面各有特色,应整合他们蕴藏的培训资源,共同为提高全社会技能发挥协同作用。如中国科学院有近百个研究所,只有通过院级层次的筹划和协调,实施整合培训资源、重组培训内容和培育品牌培训项目的大战略,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向社会提供高水平、高层次培训项目的战略目标。
要制定品牌培训项目建设规划。各品牌项目建设单位(研究所)要在兼顾研究所内技术人员培训和社会培训的基础上,明确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和教材编写等工作任务,聘请一线科研骨干作为培训班兼职教授,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责任和培训技能,稳步提高培训实效。要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聘请企业、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授课和进行指导,拓宽学员创新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设立优惠政策,支持科研院所发挥继续教育社会功能
科研院所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为基本使命,目前部分科研院所开展面向社会继续教育的主要动机是扩大社会影响和促进产学研合作。为调动更多的科研院所开展高水平的创新型培训项目,可以对这些科研院所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成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培训指导委员会,研拟项目计划,引导和鼓励科研院所培育新兴行业专项技术培训,协助产业界培训高级人才;设立国家级培训项目培育专项基金,对高水平的示范性培训项目给予经费资助,可以对面向社会的培训成本支出给予若干比例的政府补贴(如50%);在财政资助的项目申报中设立社会培训任务,明确其技术转移、成果产业化的社会功能;遴选并优先吸收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专业人员参与认证质量保证工作,发挥科研院所客观、中立、专业化的优势。我们认为,实施这些优惠措施,将发掘科研院所继续教育潜能,为提高全社会技能水平注入新活力,厚实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力资源储备,营造有助于知识流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