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昆明的背影

2009-04-14张有林

云南画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滇池螺蛳昆明

张有林

云南旅游名镇系列报道之二

许多年以前,还没有昆明的时候就有了官漉许多年以后,昆明在岁月中变换了几番模样,但官渡却依旧保持着千百年来的矜持。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沧海桑田后我们寻找着变迁的痕迹,于是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我们发现了官渡古镇,在巫家坝机场飞机的轰鸣中我们找到了宝象河堤岸上奔跑的小马车,从130米高的世纪城观景塔上凝望着那片被城市聚集群包围的古老建筑,4000多年的时光流逝在眼前,改变了吗?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滇池离曾经的渡口已经很遥远,但官渡仍在繁华都市的背影里,讲述着昆明的前世今生。

昆明人喜欢吃螺蛳,在街头巷尾常常见到用泡椒炒的一大锅螺蛳,人们用牙签把螺肉挑出来吃。清朝乾隆年间的《滇海虞衡志》说:“滇池多巨螺,池人贩之……剔螺掩肉担而叫卖于市,以姜米秋油调,争食之立尽。早晚皆然。有剔其尾之螺黄,名螺蛳黄,滇人尤矜以为天下未有。”虽然吃螺蛳并非昆明独有,但吃螺蛳时间之长,甚至是靠着吃螺蛳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大概就只有昆明了。上下五千年,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代名词,当三皇五帝在黄河边开始书写汉文明的时候,有一群人开始在滇池之畔靠着吃螺蛳为生,他们吃剩下的螺壳堆积成山,人们又在螺山之上建设房屋,种植粮食,中华文明中的古滇文明开始了。这座云南最早的城市就在官渡古镇,也被称为螺峰村的地下。穿过幽深的隧道,我们来到著名的金刚塔下面,看到裸露的地方几乎全部是由螺壳堆积而成。这些螺壳,尾部都留有人工敲凿痕迹,这显然是生活在滇池周围的古人类食螺肉后留下的。实际上,整个官渡古镇以及周围的很多村庄,都是建立在这种螺壳堆积的上面,甚至在老房子的墙面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土坯中含有大量的螺壳。解放初期的文物普查,曾经发现在这里有4万平方米的遗址,只是现在随着建设,遗址上面已经全部是建筑,难以发掘了。在官渡古镇的周边,发掘出羊甫头、天子庙、大耳村等大量的古滇墓葬,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官渡古镇曾经有过一个辉煌的时代——古滇文明的中心。

官渡是昆明的起点,先有官渡,后有昆明。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古滇到汉代的谷昌县,那时的“昆明”就在官渡,直到南诏时期建拓东城,官渡才到了城外,名字叫“蜗洞”。直到大理国时期,这里仍是滇池东北岸一大集镇和交通要冲,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为方便起见,官府又在这里设立了渡口,“官渡”由此得名。随着城市的扩张,官渡再次回到昆明城里,成为一个街道办事处,分分合合,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朝泛昆池艇,夜归官渡村,鱼穿杨柳叶,灯隐荻花根。浦远星沈影,江空月吐痕,闲邀邻父饮,篝火醉清樽。”官渡渔灯为昆明老八景之一,一望无际的滇池水以浩瀚壮美之势,铺展在古镇官渡的螺峰山下,晴云轻漾,薰风无浪。山头,法定寺里的钟罄之声透过层层翠柏悠悠飘来,寺内升腾的袅袅香烟颇能洗净人们的凡心。入夜,螺峰山下的观音寺旁,笔直的高竿上升起一串红色灯笼,引领官船渔舟徐徐驶来。渔船上灯火闪烁,哈似满天灿烂星光,奇丽无比。疏疏的柳林里,密密的苇丛中,舳舻如云,笛韵悠扬……

唐宋元明清,1000多年的时光里,官渡是如斯的繁华。五山、六寺、七阁、八庙,滇池上舟楫往来,运载客货,达官贵人乘舟至此游览、饮宴、购物。游客赋诗、饮酒,对奕作乐,笛韵悠扬。街市上车来人往,人头攒动,每逢庙会期间,不仅市区居民前来参加庙会,邻县居民也蜂拥而至。五谷寺西旁草坪空地上,人山人海,热闹异常,远非当时一般市集所能比拟。“问渡何须向远处?桑麻鸡犬傍渔灯。昆池近锁河流碧,太华平临野气青。社饮逢人皆带酒,春耕有客更横经。一从烟舍停舟后,风景依稀见典型。”著名的老昆明“赶官街”那时叫“九转花街”。人们每月的初一至十五在秀英村赶“长街”,十六到三十就在螺峰村赶“团街”。到清末民初,滇越铁路的火车驶进了官渡的西庄车站,官渡的繁荣甚至超过了昆明,有“小云南”之称。昆明人买年货到官渡,买希奇玩意和奢侈品也到官渡。

官渡的消失仿佛4000年历史的断层,骤然离去,又突然出现。直到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昆明都很少有人知道在昆明市东南郊,离市区不过10公里的地方有个叫“官渡古镇”的地方。因为,在我们的生活里一直只有个“官渡区”,是昆明城的一个行政区划。直至2002年金刚塔的抬升和古镇的恢复重建,才让这个古老城镇重新被人们发现。

金刚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早建造、保存最完好的金刚宝座式石塔之一,创建于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随着历史的变迁,金刚塔沉陷于地下2米多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坑。2002年4月,官渡古镇文化古迹抢救工程动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将1350吨重的金刚塔整体抬升2.6米。同时投资1.2亿元,对以妙湛寺建筑群、孔庙、武庙、赐书堂、东西双塔、法定寺、法定寺建筑群、土主庙建筑群、金刚塔绿化广场、三圣宫等为主的古建筑进行了保护和修复。民俗民间文化活动以及传统风味小吃也逐步恢复。

官渡古镇最大的看点在于一个“古”字:古桥、古道、古井、古木星罗棋布,明清风格的百年老屋遍布小巷深处,间有小桥流水,环境十分古朴幽静。古镇方圆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密集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众多古建筑。官渡建造时间最早的寺庙是始建于唐朝的供奉摩诃迦罗(大黑天神)的土主庙和宋代的法定寺。现在的土主庙大殿体量较大,前廊后厦,穿斗式七檀梁架结构,特别是大殿正面屋檐下的清式九踩四翘如意斗拱,规模宏丽,繁富华美。法定寺体量不大,但举架较高。斗拱出45度翼形拱,富于装饰。正面外檐装饰华丽,明间檐下饰双凤朝阳透雕,檐柱顶端饰木雕麒麟,四角梁出头刻成凤形状,造形生动,仍然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风貌。官渡“六寺之首”的妙湛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寺外建有东、西两座13层密檐实心方形砖塔,后来西塔毁于地震,而东塔保留至今。元代的建筑还有孔子楼等。当然,在官渡古镇宗教建筑中名气最大,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明代所建的金刚宝座塔,塔由基座、塔体两大部分组成,基座的平面为正四方型,边长为10.4米,高4.7米。基座的底部跨空,有东西南北四道券门相通,可过往行人车马。基座之上,五塔耸立。中央建高16米的主塔,四角配以高8.84米的小塔。主塔宏巨雄伟,小塔小巧玲珑。主塔与小塔都由须弥座、塔身、塔颈和塔刹组成,但式样不同,风格迥异。大小塔相映生辉,十分谐调。高耸俊秀的塔刹,簇拥耸立,犹如雨后春笋,争相破土,形象轻盈俏丽,有一种飞动之美。到了清代,官渡古镇在今螺峰、秀英、西庄和尚义4个村子的范围内已形成洋溢着浓郁文化色彩的建筑群。这些壮观的建筑与自然风光相融合,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图,形成了官渡八景,即“古渡渔灯”、“螺峰叠翠”、“云台月照”、“杏圃牧羊”、“凌云烟缭”、“滇南草坪”、“金刚夜语”和“笔写苍穹”。

在官渡,保留下来的不仅是建筑,这里地道的官渡腔,是老昆明的标准音,亦是唯一保留原

汁原昧昆明话的地方;古镇的花灯表演,原生态再现了昆明明清时期的“唱灯”古风。传统的地方服饰、热闹的集市文化、经久不衰的花灯小调、精美的刺绣和剪纸,以及每年农历2月19日的土主庙会等都魅力四射。官渡小吃香飘万里,官渡饵块、官渡米线和官渡麦粑粑,这“三宝”和作料多多的抓抓粉、香甜爽口的米凉虾、甜蜜蜜的甜白酒、粉嫩嫩的豌豆粉、香辣浓烈的麻辣田螺等构成了官渡古镇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无数千里之外的来客食指大动、英雄美女“竞折腰”,他们放弃架子,或蹲或坐,在路边小摊捧上一碗吃得嗞溜有声,这也成了当地又一道别致的饮食文化风景线。

现今的官渡古镇还有一大创举是引进了少林寺来管理土主庙、法定寺、妙湛寺、观音寺4座寺院,借助少林寺这一全国著名品牌,为官渡聚拢人气,促进经济繁荣。如今,20多位少林僧人入住官渡古镇,开展宗教、武术、医学等活动,招收了云南60名少年儿童学习少林武术。每天武僧们在土主庙大殿前训练、展示少林武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看。

官渡古镇二期工程投资5亿元,将于2009年内完成。以“脉承天地,七色云霞:居庐骈集,星落千家;佛光妙谛,浑成自与;桨声灯影,绿网花溪”的构思立意,建设唐宋元明清风格、商住合一的历史街区。脉承天地,七色云霞:保留原有村落,适当梳理村落的步行空间体系,以多种的丰富建筑肌理共同构成了地域范围内的多样化街坊空间及景观形态,再现“七彩云南”的神秘内蕴。居庐骈集,星落千家:在新建“唐城”、“宋城”等传统风貌组群建筑的同时,对保存下来的明、清“一颗印”式建筑包装改造,重现古镇面貌,丰富新区的天际轮廓线,使新区拥有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建筑景观。佛光妙谛,浑成自与:以“佛光普照、天河星宇”的主题景观形成中心区的景观特质,同时强化其中心区景观轴,在其两侧分布商业、文化娱乐、餐饮的复合功能传统建筑步行街区,以丰富和提升中心区的文化景观价值和商业旅游价值。桨声灯影,绿网花溪:在中心景观带的步行轴入口处设置传统的古渡口和木船,再现官渡“古渡渔灯”的昔日繁华。“绿网花溪”,即将流转生动的水网形态作为绿化骨架,以鲜花、绿草为网,以景观树为绿化的散点布局中心,形成空灵有致、绵长流动的绿化景观空间体系。

就在我脚下,就在我眼前,就在某个世纪某个不经意的悄然间,滇池之水随着远古的历史悄然后退,留给今人的,只是如我所见的这座新与旧之间小镇,以及深埋土里的秘密。从官渡古镇这个昆明的背影里走过,留下的只是瞬间的影像记载和最终也会老去的记忆……

猜你喜欢

滇池螺蛳昆明
螺蛳粉
Task 11
大美滇池岂能毁于逐利
摸螺蛳
吸螺蛳有学问
螺蛳味鲜美,吃前需知晓
2016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
「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