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十年来“二十一条”研究综述

2009-04-13孙祥伟

桂海论丛 2009年2期
关键词:述评

(上海大学, 上海200444)

收稿日期:2008-11-07

作者简介:孙祥伟(1974-),男,山东泰安人,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2007级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摘要: 长期以来,发生于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日“二十一条”交涉被视为“卖国外交”的典型,并把其与袁世凯称帝野心联系起来,即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主动接受了”二十一条”。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学术界研究的深入、外交档案的公布和国际交流的频繁往来,对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已经有不少论著和论文发表。本文试就近三十年中大陆有关期刊和论著观点做简要评述。

关键词: 三十年; “二十一条”; 述评

中图分类号: K2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2-0113-05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晋见袁世凯,当面递交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此后,中日两国经过长达3个月25轮外交谈判,5月7日,日本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辅之以武力恫吓,迫使中国接受了经过修改的“二十一条”,史称“民四条约”。笔者现在从四个方面做简要评述,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二十一条”的关系

曹俊在其硕士论文中追溯了袁世凯与日本交往过程,他认为:早在袁世凯驻扎朝鲜期间,由于日本离间中朝的宗藩关系,袁世凯就视日本为敌,以致袁世凯对日本在朝势力进行打压;袁世凯在掌控辛亥革命政权之初,主要还是依靠英美,更引起日本的不满与敌视,直至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认为日本“二十一条”不仅威胁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完整,而且对自身地位也产生挑战。他对“二十一条”原件进行了认真阅读与批示,指示中国政府按照批示来与日本谈判,而且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商讨对策。在交涉策略的过程中,袁世凯在考虑各部门的意见后制定了对日“二十一条”的交涉策略。在交涉实施过程中,袁世凯亲自掌控,并予以明确指示;虽然最终日本迫使中国接受了最后通牒,但通过袁世凯主导的对日交涉,日本提出最后文本与最初提出的“二十一条”比较起来,日本还是做出了最初让步,尤其放弃了最为狠毒的第五条款。从交涉过程和态度看不出两者有必然联系。[1]

苏全有根据天津档案馆所藏袁世凯对于“二十一条”原件朱批,撰文指出:袁世凯对于“二十一条”说贴总体上认为不能接受,进行了相当的抵抗,并希望“西人掣制日本”,但由于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最终只能接受修改的“二十一条”。同时,他认为,“二十一条”的出笼,日本既有侵华的打算,又有去袁的打算。日本仇袁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袁世凯在朝鲜时期,辛亥革命后,对袁世凯对美英的依赖促使日本政界由暗到明支持中国国内的反袁势力,拒绝北京政府特使周自齐访日;先后贷款给岑春煊100万元,使肇庆军务院得以迅速建立;贷款给孙中山,支持上海和山东起义反袁;还派日本驻上海武官青木中将以及在越的日本商人协助梁启超从上海经海防潜入广西赴云南领导护国运动。[2]

张国平、宋开友与郭玉富也撰文认为:以往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与“二十一条”的关系史料错误解读的问题导致了人们产生两者存在必然联系的可能,并分析了发生错觉的原因: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结束后不久袁世凯即行帝制,使人们认识到除去与帝制有关联外,别无其它更好的解释。事实上袁世凯最终接受经过修改的“二十一条”,当然不排除日本有以帝制诱袁妥协的原因,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的积贫积弱和国际上缺乏支持所致。另外,对于为反袁进行宣传文件和党派倾向的资料的解读导致了不同的观点的出现。[3]

二、中日“二十一条”交涉过程

吕慎华以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为中心,考察了袁世凯的外交策略。他认为:袁世凯从驻韩期间起,先后出任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受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思想所影响,又善于结交外籍友人或聘任外籍顾问,对于“二十一条”交涉内容十分娴熟,又注意任用一批熟谙国际公法的外交人员。在谈判过程中,他确立了以拖延战术为主要谈判策略;配合撤换外交总长、与英美等密切关系国保持联系、新闻政策的运用、鼓动反日风潮、利用日本内部矛盾等数项辅助策略,采用多头并进方式,以加强中国政府抗拒“二十一条”要求之立场。总体而言,除期待中的国际共同干涉未能实现以外,袁世凯的交涉策略执行得相当成功。虽然以中日两国国力的差距与当时国际情势的不利,交涉结果中国虽仍不免损失利权,然袁世凯于谈判期间成功的策略运用已使中国的损失尽量减少,相对而言可视为有限的成功。至于其外交策略使中日关系渐趋恶化,埋下了中日两国此后30年冲突不断之种子,则恐为袁世凯始料所未及。[4] 李永春详细考察了“二十一条”期间政府外交与社会舆论的微妙关系。袁世凯政府想借助社会舆论,透露条约内容使之成为政府外交之后援。但是,面对社会各界排日舆论及国际舆论对政府的干预与批评,在中日签约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采取严厉管制舆论的手段,不期引发国民与政府的对抗情绪,袁世凯已经陷入了日本逼迫与民众反对的夹缝中。中日交涉结束后的社会舆论逐渐恢复理性,转而劝慰国民,“要出以镇静,处以隐忍,万众一心,始终勿泄,以维持吾国货,振兴吾工商”,如是则民生日裕,国势亦因之日强。此期舆论,明显多了一层冷静与思考。[5]

王海晨根据1916年至1918年间张作霖与北洋政府的往来电文,探讨了张作霖在中日交涉过程中的活动。时任二十七师师长的张作霖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坚决反对,后来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后,对日本要求在东北履行民四条约进行了抵制。尽管张作霖屡电北洋政府,促其与日强力交涉。北洋政府也采纳了张的许多建议并向日方提出声明和交涉,但日本并未放弃欲在“南满”及东部内蒙古地区设立领事馆的要求。在此后一段时期,日本提出设立领事分馆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设立警察所的问题,一直是日本与北洋政府及奉省当局交涉的外交问题之一。[6] 王秀华也探讨了这一问题,并分析了张作霖抵制日本侵略要求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张作霖地位的提高,逐渐产生了维护其统治权威、摆脱日本控制的自主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民反日声势的影响与震慑,意识到卖国可耻,民族意识未泯的缘故。[7]

赵毓坤就“二十一条”中日本提出的烟潍路和扬子江铁路网建筑权的要求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日本在东北建立侵略据点后,欲在中部和南部建立新的侵略据点,从“二十一条”看,日本要求获得在中国的关内外的三处利益,即满蒙、山东和华南。从整体上看,日本此时的侵略重点不是满蒙,而是关内的山东和华南。日本在华南已经有了福建和汉冶萍两个桥头堡,但是如果不把两点联系起来,也难于发挥作用。掠夺扬子江铁路,可以从战略上达到把台湾、福建、江西连成一体的目的。日本之所以看中山东,是因为占领山东不仅可以割裂中国南北联系,而且可与南满构成夹击华北之势;日本一贯把控制铁路作为掠夺利权的工具。正因为看出了日本极大的侵略野心,中国在铁路交涉中表现了相当的顽强立场,并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借助英国迫使日本放弃了在烟潍路和扬子江铁路的建筑权。由此可见,北京政府迫于自身的弱国地位及一战所造成的国际形势变动,接受了经过修订的“二十一条”,但是就铁路交涉来看,北京政府也绝非百分之百的失败。[8]

三、西方列强与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对于日本对华“二十一条”的提出,列强反应不一。美国向英法俄三国提出:应共同向中国和日本提出须谋求和平解决,并照会日本慎重解决。两国条约签订后,美国两次向日本送达了“不承认通知”,继续表达了强硬态度。但是英国不同,它固然对日本在华势力将超过美国不满,尤其在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没有提前通知英国表示抗议,但是作为日本的盟国,与其使同盟破裂,倒不如使之名存实亡好,所以,英国在这场中日交涉中始终采取妥协的、被动的姿态。以英国外长格雷为代表的英国被动的姿态,与日本外务大臣加藤高明甚至达到顽固的强硬姿态形成了鲜明对照。平间洋一着重分析了加藤外相对英强硬的国际背景。1915年2月10日,英国驻日大使格林就日本对华“二十一条”交涉中第五号条款未提前通知英方提出强烈抗议,然而五天之后,即同年2月15日,位于新加坡郊外的印度驻屯军发起暴动,在日本海军的协助下,英军很快镇压下去。此时也证明了英国在远东之安全不但在海上,而且在陆上也有赖于日本海军协助。格雷向日方提出,如果日华纠纷激化,将给德国以煽动之机,这是双方不愿看到的。所以,英国通过“非正式的强硬劝告”使中国懂得:谋求妥协对中国有利。由此可见,英国在“二十一条”问题上,是被动且亲日的。[9]

袁世凯政府在谈判之初就确立了“以西人掣制日本”的策略,授意陆徵祥、顾维钧即时将谈判内容泄露出去。黄文治专门考察了美国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变化情况、原因及对中日两国的影响。他认为:美国最初的态度是反对,但是对中国满蒙等地区日本享有特殊权益表示理解;目的是不想与日本关系决绝,促使日本回归“门户开放”政策上来。但是随着交涉的持续,特别是日本提出的第五号条款,促使美日矛盾激化,美国态度转向以牵制和抵抗为主。最后经过二十五次谈判,日本决定删去第五号要求,并向北洋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胁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了“二十一条”。但是美国政府在谈判期间曾向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照会,表示对中日之间的协定有损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一概不承认”,态度坚决。美国这种态度的变化,一方面,在中日谈判中给以有力支持,使日本陷于孤立;但是当看到中日谈判即将结束,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又赞成“二十一条”第一至四号条款,支持日本、牺牲中国,避免中日两国发生战争,影响其在华利益,防止日本通过在华战争而得到进一步的独占中国的权力。另一方面,它对远东国际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美日矛盾逐渐突出。这种突出性加剧了国际对抗,使各国担心它们会发生冲突的可能,同时也结束了各国在中国机会均等的局面,中国国际地位下降到前所未有的地步。[10]

王雁追踪考察了中日关于“二十一条”有关山东问题的谈判。在华盛顿会议上,日美两国对华政策的冲突与协调。作者认为:华盛顿会议为解决远东和中国问题设计了一揽子方案,构筑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远东太平洋新秩序。但是由于这一体系具有的内在矛盾和先天缺陷,并没有满足中国的愿望和要求,也没有使日美两国真正和解,成为华盛顿体系解体、日美两国最终在太平洋战场兵戎相见的重要原因之一。[11]

沙俄在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的交涉中起了帮凶作用。黄纪莲利用俄文资料指出:日俄战争后,俄国一直奉行与日本合作侵华的方针,三次日俄密约的签订,就是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一战期间,俄国特别需要日本的合作,才能保持在东北北部和蒙古的利益。当得知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后,确定了牺牲中国、讨好日本的立场。[12]

四、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国内舆论反应

罗志田重点考察了中日交涉期间国内舆论反应及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及民众的思想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首先,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期间,由于袁世凯政府有意识向英美使馆和北京的中外报界泄露日本的要求和谈判的内容,以寻求英美政府的同情和支持。在这种情形下,各种力量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历时数月的反日运动,他们通过集会、抵制日货、爱国储金运动、组织国耻会、纪念国耻日等活动表达激烈的民族情绪;“二十一条”传到美国,中国留学生和商人也积极投入这场运动中来。各地对国耻最初的反应,多集中在支持政府修武备战一端,但很多知识分子很快开始讨论知耻救国的根本大计,他们注意力集中在教育之上。外患多牵动内部事务的发展。“二十一条”时期的外患,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了中国自身的问题。1915年的反日救亡运动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原因是它既未能形成一个精神上的领导核心,也没能产生一个组织上的领导中心。不过,由于舆论和教育界的努力,国耻感和民间的仇日情绪持续得更加长久,使得日本在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许多留美学生在这前后陆续回国并且发挥了重要影响。顾维钧和胡适在政界和学界地位显著某种程度上象征了美国在华势力的上升和日本在华影响的下降,这种权势转移的格局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日本要扩大在中国的影响,恐怕只能诉诸于外交以外的方式了。[13]

由此可见,“二十一条”的提出使中国摒弃了以日本为学习榜样的取向,同时向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人民提醒了帝国主义侵略威胁的存在。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衰而复盛,成为20世纪中国政治中一个决定性的推动力量,五四学生运动就是这种风气继“二十一条”时反日运动的更大爆发。这种情绪在一些人的思想中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把中国一切问题归诸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从而导致了许多人忽略中国自身社会改造的需要。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士人咸认帝制是中国一切毛病的根源。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年的帝制,建立了民国。许多人认为中国的问题从此有了转机,中国会走上复苏的道路。“二十一条”时期举国一致的情绪,正是各界对共和政府尚存期望的一种表现。[13]

左双文、陈伟通过梳理本时期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为代表新式知识精英的言论,考察了他们在反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运动中的表现与反应。1910-1915年作为中国社会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的沉沦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渐渐开启新时代曙光的转折时期,中国思想革命新时代的核心人物,陈、李、胡、蔡等人这时的救国主张还是较为含糊、朦胧的,甚至是苍白贫乏的,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救国方案,能够解决当前的社会危机。[14]

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的要求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反帝爱国运动在全国兴起,海外华侨也群起响应。陈廷湘总结了这场运动的几个特点:反日运动是多阶层参加的民族运动;运动的主要形式是集会、集社、抵制日货和救国储金运动等;运动显示了短期轰轰烈烈快速低落的形态。运动超越常规秩序而形成危机的程度不高。他认为,运动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二十一条”毕竟与一般民众仍属长远利益;激发民众情绪的因素单一并且政府对民众的反应及时防范并未压制;知识精英也反对过激行动;运动主力——商界趋向平稳的运动方式使整个运动纳入常规秩序轨道。[15] 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也发起大规模的集体归国抗议和请愿运动,对这场反日爱国运动起了推动作用。赵纯清认为:在这场运动中,他们向政府通电、请愿,策划、组织国民大会,团结各地民众,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并积极支持和参加当时因势而起的“劝用国货、抵制日货”运动、储金救国运动,既推动了运动的开展,还激起了强烈的民族情感与反日情绪,成为近代中国留日学生运动的独特风景。[16]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为袁世凯政府时期最受人注目的外交活动,对此一牵涉重大、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史学界就学术视野的拓展及史料运用及解读方式的渐趋严谨,对“以‘二十一条作为帝制交换条件”的全盘否定逐步转变为肯定袁世凯于交涉期间确实进行了相当的抵制。研究者切入角度多着重于该事件本身,较倾向于就档案文献内容探讨“二十一条”要求为何发生、当时事件的发展轨迹、中外各界的反应、对中日两国乃至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甚至“二十一条”是否能称为不平等条约①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笔者认为:今后在有关“二十一条”研究及北洋外交上应该再拓宽研究视角,从国民外交、舆论与外交的关系、国内派系政治与外交的互动上,利用个案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二十一条”及北洋外交的认识,从而能对北洋外交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注释:

① 张震在《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发表《二十一条不是条约》一文,认为二十一条是《民四条约》的初稿,《民四条约》是二十一条的定案,笔者十分赞同。但是不少论著仍有把二十一条作为《民四条约》同义语,这种不严谨的历史表述今后理应避免。

② 目前学界出版的有关论著还有:

李毓澍:《北洋军阀史料•袁世凯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82年出版;

黄纪莲:《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史料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佚名:《中国交涉纪事本末》,台北文海出版社;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六卷),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出版;

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杜春和等编:《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参考文献:

[1] 曹俊.袁世凯与中日“中日二十一条”交涉[D].安徽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 苏全有.袁世凯与二十一条新论[J].船山学刊,2005(4):142.

[3] 宋开友.袁世凯与日本对华二十一条谈判[J].广西社会科学,2005(3):140.

郭玉富,张根生.也谈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袁世凯帝制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95.

张国平,吴佩林.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袁世凯帝制野心无关[J].西昌师范高专学报,2003(1):44.

[4] 吕慎华.袁世凯的外交策略[M]∥金光耀.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56.

[5] 李永春.二十一条交涉期间的政府外交与社会舆论[J].求索,2007(9):28.

[6] 王海晨.张作霖与二十一条交涉[J].历史研究,2002(2):154.

[7] 王秀华.张作霖与二十一条交涉[J].社会科学辑刊,1995(4):109.

[8] 赵毓坤.简析中日关于“二十一条”中的铁路交涉[J].民国档案,1999(3):71.

[9] 平间洋一.对话二十一条与日英关系[J].民国档案,1995(2):63.

[10] 黄文治.美国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态度的历史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114.

[11] 王雁.门户开放与特殊利益——日美对华政策上的冲突与调和[J].理论学刊,2007(8):117.

[12] 黄纪莲.沙俄在日本对华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J].近代史研究,1982(1).

[13] 罗志田.救国抑救民?二十一条时期的反日运动与辛亥革命期间的社会思潮[M]∥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7.

[14] 左方文,陈伟.二十一条交涉期间新式知识精英的初步反应[M]∥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1910年代的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61.

[15] 陈廷湘.民众情绪变化与抗议二十一条运动[J].社会科学研究,2005(4):140.

[16] 赵纯清.留日学生反对“二十一条斗争”述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1):12.

责任编辑 谭 焰

“21” Review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SUN Xiang-wei

(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

Abstract:A long time ago, Sino-Japanese power “21” negotiation occurring in Yuan Shikai being in power time was regarded as the typical “traitors diplomacy”, and which was linked with his ambition of the proclamation of himself as emperor of China, that is Yuan Shikai proclaimed himself emperor in exchange for the support by Japan and took the initiative to accept the “21.”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over the past decade, with the in-depth academic study, diplomatic filespublished and frequ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21” negotiation has seen numerous comments and works on paper. This article is the latest collection of mainlands journals in three decades and makes a brief review of its views.

Key words: thirty years; “21”; review

猜你喜欢

述评
河套文化研究现状述评
政策执行网络研究述评
国内职业高原(2002—2016)研究进展与述评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嵇康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关于法学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