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
2009-04-13曹春梅李俊生
曹春梅 李俊生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重大举措,是中国发展模式的新探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会极大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2-0013-04
收稿日期:2008-11-18
作者简介:曹春梅(1965-),女,广西兴安人,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产物,是新时期党治国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了出来。这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更高文明形态的必然选择,人类从顺服、敬畏自然到盲目的征服自然,必然要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合理状态。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人类面临着:人口剧增、粮食紧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贫富差距扩大化等诸多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时代趋势,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党执政治国的新理念,其“不是一般地要求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2]
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其本质是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人与社会、当前与长远、今人与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整体和全面的发展。狭义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构成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四位一体”的发展,并且生态文明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作为人类最新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一个层次,它的次一级的层次是:制度层次的选择,政治生态文明建设;物质层次的选择,物质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层次的选择,建设精神生态文明。因而,在它的二级层次,仍然是‘三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3]体现了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一致性,两者都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追求经济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和谐;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我们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完善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压力、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步显露出来。目前我国的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在我国七大水系中,有近五成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准的58%,而且资源消耗巨大,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铅增长380%,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我国的环境污染也非常严重,2007年3月,世界银行发布《2007世界发展指标索引》,报告对全球111个主要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做了统计,中国被列出的有24个,根据《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有近四成的城市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在监测的500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281个,占56.2%,此外,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比较严重。目前,我国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不断吞噬着我们经济建设的成就。可见,生态文明的提出,不仅是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
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也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国际形象,中国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在我们国家大力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向世界宣布,中国有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会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良好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二、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之实现路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中国自身特色,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双重任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精华,借鉴发达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和教训,依据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来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主体是现实中的人,全民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而“意识是行为的起点。公民意识从根本上决定了公民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角色认知、态度倾向与价值判断等,进而构成生态文明制度与政策的价值基础和本质内涵。”[4]因此,培养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程。
生态文明是超越国家和民族之上的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通常属于市场失灵的范围,因此在培养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这项基础性工程中,政府应当在价值引导方面起积极作用。使全民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的内在价值,让“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
目前在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评价、教育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机制都尚不系统和完备,使得公民在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上不够深入且片面,又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各个地区之间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发展程度也不同,而且从根本上讲,如果不能把建设生态文明的长远利益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相结合,生态文明意识很难真正树立起来。
因此,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首先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内容系统化,包括生态环境知识、生态道德、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和生态法制教育。其次要将形式多样化,可以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中国土地日等环境节日开展环境知识教育和宣传,也可以通过出版书籍、报纸和各种刊物,召开报告会、研讨会,开设主题网站以及举办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同时要加强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知识纳入教学体系,并做好实践教育环节,而且要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
(二)以“绿色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积极的建立人、自然、社会相和谐的关系。生态破环是在经济活动中引起的,人类并不能因此停止经济活动,关键是实现两者的和谐,生态问题也应该在发展中解决。
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5]改变了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发展模式,建立了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发展,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模式,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
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以“绿色科技”的发展作为基础和手段。“绿色科技”亦称“生态科技”是以保护生态、降低乃至消除技术的负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所有科技活动的总称。可见,“绿色科技”是以无害和有利于生态环境为出发点,最大程度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其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构成威胁或是起到促进保护的作用,切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的目的。在循环经济实践中,如对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在对复杂矿资源的分离和充分利用等等,都必须依赖“绿色科技”的发展,“绿色科技”是循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依托。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我们都可以加以借鉴利用,但是,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现有国情,走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实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变,走“以人为本”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我国的循环经济要避免走入一些误区,如:“循环经济”就是“垃圾经济”、就是“循环工业”、只“经济”不“循环”、只“循环”不“经济”、只“循环”不“节约”等误区。只有摆脱这些误区,我国的循环经济才能走上一个健康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仅凭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的法律法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环境法律体系尚不完备,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二是一些环境管理制度不适应需要,一些环境管理制度缺少法律依据;三是环境法律配套滞后;四是缺少专门约束政府行为的环境法律,地方保护干扰正常执法现象普遍;五是环境民事赔偿尚无法律依据;弱势群体受到环境损害后得不到必要补偿;六是环境损害社会保险的法律缺失,一些重大环境事故的后续补偿无经费来源;七是环境法律法规中的处罚力度弱,缺乏强制手段,表现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取证难、举证难、执行难。
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针对现有问题,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首先是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要完备法律体系,增补立法空白,随着形势的发展要不断修改条款和增加新的内容,增强可操作性;完善政府环境责任制度,提升环保法的实效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破环生态的处罚力度,使个体利益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起来;健全公众参与法制体系,使公民民主参与生态建设得到充分保障。其次是科学、有效的执法。要严格按照法制法规进行执法,加强执法力度,增强强制执法能力,各个部门和地方政府必须密切配合执法。最后是加强监督。要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执法透明度,加强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四)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我国GDP的快速增长一直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为代价的,我国目前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4%,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我国能源消费强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倍。按照工业文明的评价体系,生态破环的损失并不从GDP中扣除,反而为挽救生态破坏所做的努力要计入GDP之中。不合理的评价标准导致了人类严重的生态危机。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我们国家已经在尝试,“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必将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改革政绩评定体系。政绩考核指标对各级政府管理者工作方向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革新政绩评定体系。在新的评价体系中要因地制宜的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等众多因素,要充分利用“绿色GDP”核算体系,将环境良好和社会和谐与官员的政绩挂钩。对只注重经济增长,不计资源环境成本,不顾社会问题的官员,不提拔重用。
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对在环保执法中执行和配合不力的官员,要追究其责任,要建立一套各部门充分配合、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不流于形式和口号。
(六)培养生态消费观。工业文明下的消费追求物质产品的奢侈享受,是一种过度浪费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既不利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也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倡导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消费,使人类的消费方式得以转变。这种消费既能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又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维护生态环境,同时又突出精神文明消费的需求。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人的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只有树立 “绿色消费”方式,才能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的不断进步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当前全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加快建设。
参考文献:
[1] 潘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3-10(1).
[2]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
[3] 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2):140.
[4] 卓越,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5] 张志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33.
责任编辑 余 青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CAO Chun-mei LI Jun-sheng
(Guangxi Norm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01)
Abstrac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guidelin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s the major strategic thinking which must be adhered to and implemen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a new form of civilization, enriche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and the major initiatives of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approach of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