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差异教学试
2009-04-12■夏媛
■夏 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差异教学试
■夏 媛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是差异教学的本质。实施差异教学,它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差异教学能力。进行差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把握差异教学要素、具备差异教学能力,是教学取得实效的基础。
一、因“人”制宜
实施差异教学的前提是对学生有全面彻底的了解。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智力。每个人身上的这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存在,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同时,即使是同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这就是个体差异。在儿童阶段,这种个体差异尤为明显。它使学生的能力、人格、动机、兴趣、态度等都有所差别,在表现程度、学习速率和学习风格等方面也不尽相同。甚至在文化、社会阶级、性别等方面也具有差异性。这些差异对于教学、课程、学校政策和学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成功的教育就必须正视儿童的差异,教育者应当以不同的教育内容、灵活高效的教育形式与方法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提供机会,使教育行为与儿童正在呈现的心智能力相匹配。
这里说的“人”也即孔子因材施教中的“材”。古代所谓“材”是对一个人的整体概括。因此,其时所谓“因材施教”是在认识某人适合于成为某种之“材”的前提下,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向某个方向发展,以求人尽其“材”。现代所谓“因材施教”除了在观念上包含上述意义外,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实行的已经是“因‘才’施教”了。这个“才”在教学上有两层意思:第一,指发展水平,这里存在纵向的差异,有高低之分;第二,指认知模式,这里存在横向差异,但无好坏之别。学生在个性差异、学科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在短时间内是不可改变的,但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些差异性条件,因人施教,把个体差异看作学生成长的资源,不断开发这种差异性资源,促进个体的各种优势智能的生成和均衡发展。
二、因“材”制宜
新课程使选择成为教师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进行差异教学的课堂简称差异课堂。差异目标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层次分明,但又紧密联系,前一目标是后一目标的基础,对各层次的学生起到了定位、导向、激励的作用。基础目标是完成教学的起码要求,让基础弱、理解能力低的学生“吃得了”;发展目标弹性大,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大,让基础扎实、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而提高目标,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大,让学有余力、超常发展的儿童“吃得好”。运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的教学模式,能有力地促进教师对教材的选择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教学评价方面,不同的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差异教学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将评价结果大面积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因此,当优等生和学困生答案相似时,教师会给予学困生充分的肯定,对优等生则提出一定的期待和希望。善于发现优等生的问题,要求他们尽量做到十全十美,对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给予赞扬和充分肯定。善待学困生,尽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气评价,帮他们鼓起勇气,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重要的是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提高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从学生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处理教材,正确利用教学资源,正确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素养,这是因“材”制宜的重要环节!
三、因“地”制宜
课堂教学情境较为复杂,从不同层面看,课堂情境呈现出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的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课堂又呈现出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总之,课堂是动态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比得出学习结论更具有意义。
相同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班级采取相同的教学策略会出现效果上的差异;不同的教学策略,对应不同的上课时间,教学效果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说到底,它关系到教师如何适时适景地选择呈现知识的方法技巧问题。
“预设与生成”教学思路能帮教师因“地”制宜实施教学。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实践,教师们充分地认识到“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离开了“预设”,“生成”也就无从谈起;没有了“生成”,“预设”也就失去了增值。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会出现许多意外和惊喜。因此,在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四、因“需”制宜
差异教学通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设置多元的学习内容和发展目标,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实施多元评价,拓展学生获得成功的领域和机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样:“为了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才能,最有效的办法是依据不同孩子的不同差异和特点,依靠其独立性来组织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保证全体学生学习基本内容时,设计开放性的可选择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既有共同之处,又可以有不同层次和类型,把同质分层和异质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开发利用。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策略。差异反馈过程中,力求把学生的才能充分地展示出来,反馈形式越趋向多样化,越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起来有较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表达的欲望强烈,学习效果当然也就好了。
作业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另一种方式,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在无数次强化后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记忆中,不仅制约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实施差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潜能挖掘,从“质、量、度”去考虑学生作业的梯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设计具有梯度和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实际,自选自学自做。
此外,带有感情色彩的批语不仅可以给不同的个体以自信和激励,还能促进学生寻求疑问、深入思考,更能使不同的学生个体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期望。
孔子对每一个学生的特征非常了解,仅用一两个字就能概括某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以他才有办法因材施教。很显然,如今的因材施教已不再仅仅是以“材”为最大前提,“教”建立在对“材”充分把握的基础上;不再是“材”还是前提,“教”仍是后续。运用好差异教学的策略,不仅能让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方式得到转变,而且教师素质的提升也会让满园的春色得以绽放,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绚丽多姿。
(作者单位: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
见习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