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教育思想基石之一的哲学思想研究

2009-04-12蔡幸福周洪宇

成才 2009年11期
关键词:间接经验陶行知大众

■蔡幸福 周洪宇

陶行知教育思想基石之一的哲学思想研究

■蔡幸福 周洪宇

陶行知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这里主要从本体论、真理观和以创造为切入口的人生观三个维度来进行考察。

陶行知早年崇拜王阳明,倾倒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知是行之始”的哲学思想。但在回国后的生活教育运动的实践中,愈来愈发现王阳明的认识论有错误,并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说,大量事实都说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产生理论,行动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的理论还是为着要指导行动,理论要通过行动才能发生它的力量,丰富它的内容”。陶行知指出,王氏认识论和中国传统教育观的“先知后行”说是一脉相承的。他在批判王氏“致良知”唯心主义结论“知是行之始”基础上,翻了半个跟斗,确立了“实践第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基础。1934年7月16日,他改名为“陶行知”,标志着他唯物认识论的确立。陶行知尤其钟情敬仰戴东原这位了不起的老乡,在坚持戴东原“人的认识和知识来之于实践、来自于客观事物”的论述基础上,还对人的社会实践作了进一步探究,使自己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有了更充分的发展。基于“生活即教育”的理论,陶氏提出社会即学校,力图把传统教育从鸟笼式的学校、从僵死的书本中解放出来,使之和社会现实斗争结合起来。在教育中,陶行知一贯主张“教学做合一”,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形成理论,力求理论与实践的联姻。在他看来,中国的教育就是犯了理论与实践脱离大忌。

陶行知在倡导和践行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得以脱胎换骨步入一个崭新的天地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也渐渐把自己打造成了毫无保留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得益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实践观和知行观,陶行知对真理的本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人生等一系列问题有着科学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与以美国詹姆士(1842~1910)和杜威(1859~1952)等人为主要代表提出的实用主义恰恰相反,陶行知认为,真理是符合事实的。明辨真理与谬误亦即明辨是非,真理与谬误和是非一样是判断行为的一种符号。这种判断的能力是在实际生活里学得的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不科学的。生理心理学家把人的头脑解剖实验了几千百次,也没有找着这样一个专管是非的“心”。真理和是非一样,大都含有时代性、地域性和阶级性。尽管如此,把握真理与“是非”,必以事实为根据,必以“大多数人民之利益”为立场,依据于个人之感情而判断和依据于个人或少数人之利害而判断都是立不住的。靠强权、靠武力打不出真理,也打不出是非。

陶行知把实践当做检验真理的手段,把真理看做是前进的路标,认为真理必须在行动中体现出来,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他希望人们在行动之中追求一切真理,并用真理来指导提高一切的行为。陶行知特别告诫人们:单单行动两个字并不能限定是前进。开倒车也是行动,反动也是行动。因此,我们是需要修改一下,有真理指导的行动才是前进。

陶行知一生痴迷真理,追求真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他一生的座右铭。他痴情真理,就连自己儿子的名字也要挂上“真”字,还勉励儿子“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他认为追求真理,抱着真理为民族人类服务,没有丝毫疑惑。所以他无论处境如何困难,心里都泰然自在。他坚信,追求真理,爱护真理,抱着真理为小孩、为国家、为人类服务,社会必有了解之一日。相反,背离真理,只能死路一条。

陶行知不仅自己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还鼓励教师宣讲、信守真理。他认为,教师必须是追求真理的人。因为大众长进得很快,教师必须不断的长进,才能教大众。一个不长进的人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他认为“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所提出来的警告。只有不断地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也只有免掉这种恐怖才能教大众,否则便要因为怕大众而摧残大众。陶行知认为追求真理就得在“诚”字上下功夫。所以他治校以“诚”为训育之本,亦以“诚”为智育之本,依据“诚训”以养成学生思想及应用能力,让诸生能思想以探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在他看来,追求真理还必须要有科学的精神和务实的心态。他经常告诫同仁,教师的一部分生活也是学生,教师要以学生自勉,要负学问的责任。做学问最忌的是玄想、武断、尽信书、以差不多自足、以一家言自封。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等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追求真理还要先讲真理。要让真理赤裸裸地出来和大众见面。不要给它穿上天使的衣服,也不要给它戴上魔鬼的假面具。教师不可以为着饭碗、为着美人、为着小命,而把“真理”监禁起来或者把它枪毙掉。教师只能说真话。说假话便是骗子,就不能做教师。教师不仅要讲真话,还要有勇气站起来驳假话。真理是太阳,歪曲的理论是黑云。教师要有勇气把这些黑云吹掉,让那真理的太阳普照大地。教师不仅自己要讲真理,还要教自己的学生做讲真理的学生,否则要弄到师生合做守知奴的地步,那样于大众是毫无意义的。教师必须进一步教学生去教别人,必须教学生把真理公开给大众,必须教学生拿着真理的火把指点大众前进。此外,真理在大众手里,如果先生的行动目标与大众所希望的不符,将为时代所不容。因此做教师的人必须和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才能与真理走到一起,才能为真理作战,才算是前进的教育。

在对待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关系上,陶行知也有辩证的把握。许多时候,人们常常认为陶行知过分地强调“在做中学”,过分地强调直接经验而对间接经验有所忽视,这种看法有着很大的片面性。其实,陶行知对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看法是很辩证的。他所说的“做”有着特别的定义,这定义,就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可见,他尽管一方面强调自已的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的重要性,正如他所说,摸着冰便觉得冷,从摸着冰而得到“冰是冷的”的知识是真知识,小孩儿单用耳听见妈妈说冰是冷的而得到“冰是冷的”的知识是伪知识。另一方面,他对间接经验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一贯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不是不要书,而且书本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识字读书是人生教育的一部分,谁也不能否认。如果样样知识都要从自己经验里得来,那也麻烦得很。倘使一个人停留在自我或少数同伴的生活上,而拒绝广大人类的历史教训,那便是懒惰不长进,那样顶多也不过是跌在狭义的经验论的泥沟里的一只小泥鳅。人生经验有限,以经验范围得到的所谓知识也一定是很有限的。这里我们足可以看到,陶行知不仅没有否认间接经验在人生中的作用,而且告诉人们要充分借鉴别人的经验,充分认识书本的作用,充分运用别人的经验,将间接经验与自己的经验有机结合,将间接经验安在自己的“根”里让它“枝繁叶茂”。

如何看待人生,是每一个人必须回答的共同课题,也是每一位思想家孜孜不倦探求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陶行知,作为一名终身致力于培养人的教育家,对这一问题从“创造”的角度给予了科学的解读。“创造”二字是陶行知一生的精神支柱,折射出了他的人生观,也是理解其价值观的“杠杆”。何为“创造”?虽然陶行知没有从字面上直接进行定义,但我们从他的思想中可以领略其中的涵义:

创造是新价值的产生。“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是他的口头禅。他用了一个浅显的比喻道出了行动、思想和创造三者的关系:“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口渴了,白天他走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里就没有办法了。他偶尔在灶的旁边,看见经火烧过的泥土,硬得如石子一样。他想到软的土经火烧了,就成坚固且硬的东西,于是他把土做成三个瓶子,放入火中去烧,烧碎了一个,其余的两个可以满满地盛着水。于是他口渴的问题完全解决了。”这里,“他把手捧水喝,到黑夜发生了困难,是他的行动;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变成坚固且硬的东西,也是他的行动;把泥土塑成了瓶,希望同烧过的土一样的坚固,是他的思想”,“他瓶子盛水的计划成功了,是新价值的产生”。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是物质的创造。创造除了物质层面外,还有精神上的。如《红楼梦》中宝玉同姊妹们船划受破荷叶所阻,黛玉吟出李义山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后,宝玉心中厌恶的破荷叶,一变而为可爱的天然乐器。这种新观念的成立,就是“心理的创造”,是精神层面的创造。

创造就是“做”。“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做”的意义博大精深,它是行动、思想和新价值之“三合一”,是发明,是实验,是建没,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在他看来,是活人必定创造。活一天,就要创造一天;活到老,就要创造到老。

人禽之别在于创造。陶行知认为:人和鸟兽的大分别,就是人会想,鸟兽不会想。人不仅会想,还能根据自己的思想去进行创造。要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要做个真正的国民,第二就要有国家的思想。他的一切言行都建筑在“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一句简短而有力的信条上。他还告诫人们:如果我们对于这句信条起了疑问,我们的生活便无意义,我们的勇气便会消沉,我们的人生便恐惧彷徨,无所适从,而陷于悲惨忧抑的环境里。他强烈呼吁,教育者要向他们的头脑灌输科学,去培植他们的创造力,要把他们的一双手解放开来去做、去创造。他说:教而不学,学而不做,叫做“忘三”。我们的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而且创造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陶行知认为,我们不但是一个人,并且是一个人中人,是一个社会人,人与社会互相依赖,共荣共存。国家由社会组织而成;社会由个人组织而成。所谓“组织”,就是人与人互助,社会与社会能互助;推而至于国与国互助,而组织成一个大结合的世界。个人、家庭、社会的进步是连在一体的,如果一个人把创造的财富贡献出来,他就会与社会、家庭共同长进。奉献没有止境,他的进步,他的家庭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也就随之没有止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来也赤裸裸,去也赤裸裸,生不带钱来,死不带钱去。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个人的生命才有意义。也唯有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个人才不会死!所以,只要我们的鼻子还在水面上,我们一定要毫不吝惜的以我们的小小力量向社会贡献,为大众、为人类、为社会创造。这既是陶行知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他深受世人敬仰的原因所在。

从上可见,在哲学本体论上,陶行知主张物质第一,这也正是他将创造贯穿于教育思想之中的缘由。在实践论上,他注重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主张主观与客观相符、理论与实践统一。在人生观上,他提倡部分服从整体、个人服从社会,把创造和奉献作为实现人生价值来源、作为度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尺等。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间接经验陶行知大众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成功创业就业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权衡比较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新课改背景下学习活动的经验本质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大众ID.4
上汽大众
陶行知教育名录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哲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