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小学校长必备的几种专业品质

2009-04-12胡凤盈

成才 2009年11期
关键词:善言校长学校

■胡凤盈

谈中小学校长必备的几种专业品质

■胡凤盈

一个学校来了一位新校长,所有人都会以挑剔的眼光拭目以待。其实他们首先关注的并不是这位新校长将有多大的超人能力,而是更多地审视这位新校长在工作中如何待人处事的态度、方式和思想。事实上,这些态度、方式和思想是一个校长专业内涵的外在表象。说到底,它反映的是一个校长的专业品质。那么,作为一个专业化校长,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的专业品质呢?

一、专业与敬业

一般情况下,校长大多是优秀教师出身,曾经是某一学科的教学好手或优秀班主任。笔者认为这种教育教学专业实力应该是担任校长职务必需的一种基本功,否则,在学校这种知识分子成堆,并靠专业能力吃饭的地方,校长的话不会有多少人真心“买账”。指导教育教学是学校管理中最基本而又最主要的工作,现实中,校长不能总是退避三舍,而间接地指派懂行的别人去管理,因此,校长必须是或曾经是教育教学的好手。而且作为校长,他管理或指导的不能只是一门学科,还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了解其他各个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最新动态。校长可以不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或班主任,但不能使自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成教育教学的门外汉。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或班主任,并且能指导教师成为优秀的教师或班主任;只有这样,校长的决策才能更好地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首先应该是优秀教师。校长不仅要专教育教学之业,更要专管理学校之业。校长还必须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他必须对自己能成为一个成熟、成功的学校管理者有着强烈的向往与追求,愿意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并为不断改善学校的管理状态和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不懈努力奋斗。一个缺乏敬业精神、远大抱负和强烈责任感的校长,一定是个碌碌无为的校长,甚至可能断送掉一个好端端的学校。

二、胸怀与气量

有人说知识分子心胸窄、气量小,如果这种毛病发生在校长身上,就非同小可。首先在待人上容易多疑记恨,利用权力打击报复;其次在处事上更易小眉小眼,小打小闹。这样的校长往往一无威信,二无作为。比如某所中学曾经在当地是一所声誉不错且正处于良好上升势头的学校,因学校及班子调整原因,上面调来了一位年轻校长,但不到一年,这所学校内部问题重重,干群关系紧张,严重缺乏积极性,办学质量直线下垮。为什么?原来这位年轻校长在调来时,刚刚提拔不久,当然不差干劲,但这位校长却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容不得别人的不同意见,更容不得同事或老师对她私下有议论或微词,当面顶撞更是不得了,她马上就会实施报复,在工作中千方百计找当事人的“茬儿”,给当事人“小鞋“穿。例如,一位很有作为的年轻骨干班主任在办公室同事中悄悄地对校长的工作表示了不满,不久,这事传到了校长的耳朵里。很快这位班主任因工作中一点小过错被校长捉了“茬”,要求在全校一再检讨,这位班主任觉得不公而拒绝检讨后,就被校长勒令停课反省一学期。老师们都觉得如此处理这位很能干的教师很过分,很可惜,纷纷心灰意冷,但敢怒不敢言。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了这位校长的“德性”,打心里瞧不起,甚至产生强烈的憎恨情绪,希望她尽快调走。另外,她对学校的发展前景也无长期、科学之规划,教职员工心里没底,对学校前途一片茫然。面对这样的校长,老师们还会有积极性吗?学校还能发展吗?

因此,作为优秀校长应该有宽广之胸怀、大度之气量。宽广之胸怀有利于对个人事业有更大抱负的向往、对学校发展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大度之气量有利于宽容待人、豪迈做事、凝聚人心。

三、果敢与公正

在现实生活中,果敢以很多形式存在,而对于一个优秀校长来说,他们所必须具备的是,在他们的决策或工作遭到他人反对时,他们能够站出来抵抗让人窒息的压力,表明和坚持他们的正确立场。当然,能够虚心听取意见,很快承认并改正错误,主动承担责任,也是一种果敢,这种“果敢”同样赢得尊重。

就当前学校的现实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而言,办学的现实与理想严重冲突、校与校之间生存与发展的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对学校甚至整个教育不信任而充满怨气、学校师生及家长受社会变革和世俗化观念的影响而情绪浮躁、校园周边环境多存不安定因素等等,这些问题会时不时衍生出各种矛盾、冲突、风险和挑战,校长不可避免地要经常正面以对,敢于承当。比如:当学校在生存、发展竞争中面临如何发展的抉择时,需要校长的果断与勇气,选择合乎校情的发展道路;当师生的权利受到剥夺或质疑、尊严受到侮辱、安危受到威胁时,需要校长的果断与勇气,挺身而出全力维护。

曾经有一位校长,当他刚调到一个很普通甚至有点落后的学校后,为了较快地改变现状,他根据该校生源较差、学生学习基础十分薄弱的特点,经过认真考察校情,反复论证,决定把师生从一心追求升学率但效果不良的繁重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还给那些大量厌学的学生,同时大力开展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生动活泼的活动课,以此释放个体兴趣、发展学科特长、促进学习提高。决定一出,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认为现实坏境下,如若不狠抓升学率,学校则无法生存。面对质疑,这位校长一方面做解释工作,一方面坚持开展尝试。一年后他的尝试初见成效,学校办得有声有色,比以前更加生龙活虎,不但升学率有了明显提高,特色也开始彰显,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欢迎。当初这位校长的决定是需要果断和勇气的。

也有这样一位校长,当他接到报告,说一位老师因体罚学生在办公室内遭到学生家长和同伙的报复性殴打且气势吓人时,他并没有紧急到场组织制止,而是要向他报告的老师赶快拨打110报警。等同室的其他老师把肇事家长和亲戚劝走后,他才煞有介事地过来调查处理。虽然挨打的老师体罚学生肯定不对,但从此以后,这个学校几乎所有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调皮学生都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谁也不再主动教育管理那些违规犯纪的学生了。为什么?显然不是因为极个别愚昧家长的野蛮行径,而是这位校长的懦弱、胆怯和迟钝的态度使教师们愤懑和心寒。

事实证明:果敢的校长具有强烈的凝聚力,能给学校发展增添强大的动力;果敢的校长一身正气,能够带领学校朝着正确的目标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作为一名优秀校长,不但要处事果敢,更要处事公正。公正是校长的形象,公正是校长的人格。处事公正是获得教职员工信赖的基石。无论是表扬、奖励,还是批评、处罚,校长说话、做事的态度将决定工作的成败。公正使人信服,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偏袒使人气闷,气不顺,则要找地方发泄,工作不会顺利。

四、自信与谦虚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源,校长也不例外。那些创建成功学校的优秀校长,没有哪一个不是充满自信的。一个没有自信的校长也一定是个不成功的校长。曾经有一个刚刚走上校长职位的校长,由于工作之初的几件事做得并不顺利,甚至还出现了失败,因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此后一直对自已信心不足,决策时总是优柔寡断,甚至放弃了自已的优先决策权,要么开会让大家集体定夺,自己没有主见,随波逐流;要么“听命”于下级,任由下级摆布。因此,整个领导班子缺乏主心骨,决策没有灵魂,时间一长,导致管理工作混乱、效率低下,学校发展缺乏生机。类似这种状况往往发生在某方面能力比较欠缺的校长身上,这些校长实际上是完全可以通过更多的努力提升自己能力不足的方面,遗憾的是他们往往放弃努力。

当然,自信也不能过度。过分自信或盲目自信都可能滋生骄傲自大、自命不凡。这样,自信有可能转变为有害的自负。如果一个校长在他的学校里总是表现出骄傲自大,甚至傲慢无理(或“礼”),那么,他就很容易轻视他人,而缺少对其他领导和师生的尊重。这样的校长必定让人反感,而得不到同事和教师真正的认可和尊重。不能被同事和师生尊重的校长也一定不会创建出成功的学校。曾有一名校长,被上级部门经过慎重考核后调往一所重点名校任职,调来之前他曾经在原校创出了佳绩,这也是他被调进该重点名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被上级重用,加上还有过骄人的成绩,所以,他一到该校,就有点昏昏然,原来暗藏心底的骄傲情绪就象星星之火很快“燎原”起来,在同事和教师面前,时时处处总摆出一副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的面孔,动则训人,甚至骂人,不断上演着“独裁”与“专横”。虽然大部分老师敢怒不敢言,但他很快就被同事和老师们在心中远远地抛弃了。老师们表面看起来大都“温驯”了,但都出工不出力了。在这样的状态下,学校的发展又从何谈起?

因此,谦虚也是一个优秀校长必备的专业品质。谦虚,可以使领导者备受下级的尊敬与爱戴;也只有谦虚,才能使领导者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改正和进步的机会。实践证明:谦虚的校长往往会主动授权给他人,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谦虚的校长善于突出他人的成就,不吝于奖励;谦虚的校长能“慧眼识英才”,知人善任……这些因“谦虚”而衍生的行为正是调动教职员工努力工作的最好的途径。

五、民主与服务

学校的民主和服务始于校长也终于校长。曾经有一个在他人看来并没有多大能力的校长,在其任职之初,很多人都认为他会很快让那所学校垮掉。但是,经过他几年努力,学校不但没垮,反而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更加喜爱。这位校长很多方面的能力与那些叱咤风云的校长相比的确平平。但是,他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很民主,二是很能为教师服务。他从来不摆“校长”谱。凭这两点,他征服了老师、学生和家长。比如:他一上任就组建了一个由校级干部、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选举出来的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该“民管会”很精干,由13人组成,定期召开例会,专门负责收集教职工意见反馈校长室,讨论、处理、解决各种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可能有较大争议的大小事务或纠纷。这比其他一般学校多了一个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了民主管理,进一步发挥了集体智慧和力量;他很会分权,既借脑又借力,省出的时间都花在各个办公室里转悠,在不影响他人工作的前提下,有事没事和干部、教师、学生三言两语谈谈天,他只要了解到了干部或师生有什么困难和诉求,哪怕是别人无意间流露出来的,无论大小,他都全记在心里,然后他会在别人不经意间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把学校的关心和服务,从学校一直延伸到师生家里。如果碰到较棘手的问题,他就及时召开“民管会”,征求意见、寻求解决办法。很多问题都是由“民管会”成员出面解决,他则隐在背后全力提供支持和服务。学校在他领导下一派和谐、一片生机。

由此可见,民主是营造宽松、和谐、积极氛围的基础,而宽松、和谐、积极的氛围正是创建成功学校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发挥学校集体智慧和力量,校长就必须具备真正的民主作风和民主精神,在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搞好领导班子团结,互商互谅;主动征求各方意见,周全决策;悉心倾听群众呼声,调整改进;重视职工代表大会,重案必审。只有充分发扬民主,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充分发挥,校长的决策和工作才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拥护,全校教职员工才能众人一心、众志成城。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很好地带领全校教职员工,按照既定的办学理念,创建成功的学校。事实还证明:校长的民主意识可以影响教师,教师可以影响学生。缺少民主的学校是没有生机和创造力的学校。

民主可以造就良好的工作环境,服务却可以构建融洽的干群关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果。组织管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组织都必定有一套按职责分层的管理机构。在笔者看来,这些管理机构连同被管理者正好构成一棵树状。树干就是校长,枝桠就是各个管理部门,树叶就是普通的教职员工。当所有绿叶在烈日下进行着光合作用时,树干不但把握着向上生长的方向、承载着整棵树巨大的重量、抵御着暴风雨雪的频频侵扰,而且更为宝贵的是,为了整棵树枝繁叶茂地茁壮成长,它昼夜不停地汲取、输送着枝叶生长必须的水分和养料。因此,作为树干的校长,他的的职责就是统领“枝桠”一起为“绿叶”服务,服务于学校这棵充满生命力的“大树”。校长不能把自己当作旧时的“官”来做,坐在那里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训斥他人。校长应主动带领所有领导深入教师、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了解情况、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管理理念,当好“服务员”。例如:主动解决教职工工作生活困难、改善办公条件、提供在校健身器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各种发展平台、为鼓励教师业务冒尖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与条件、督促干部学政治、练业务、长能力等等。用服务的理念和态度去管理学校就是服务。没有服务意识的校长可能是一个官僚的校长,一个官僚的校长不可能构建起融洽的人文化的干群关系,没有融洽的人文化的干群关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管理效率和效果。

六、鼓动与善言

古代战场,士兵闻击鼓而动戈;春秋郑国,烛之武善言退秦师。鼓动与善言的魅力如此之巨大。作为现代组织管理,鼓动性与善言性应成为优秀组织管理者所必备的品质。学校管理者也不例外。所谓鼓动性,就是管理者能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包括语言及其他配套措施,鼓舞他人努力进取的心理倾向及能力。所谓善言就是管理者能言善辩,巧妙地运用语言表达艺术,适时、适地、适势地解答问题消除他人疑虑,或启发、动员、激励他人斗志的能力。

笔者熟知的一位校长,他管理中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鼓动与善言。不管他在哪个学校任职,教师都会很快喜欢上他,学校也总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很大进步。因为老师总被他出其不意的行动鼓动着,被他的善言陶醉着、激励着。他总能在平时不经意中,抓住教师当前的心态和需求,说出一些让人欢欣鼓舞的话语,作出一些出人意料又让老师振奋的决定或事情。他说的话煽情,做的事也煽情,他成了学校的信心之源和希望之泉。他也很善言,平时通过各种大会、小会、个别谈话把老师们最关心的事情解释和分析得让人心悦诚服,而且总是那么及时和恰到好处。老师们想到的,他想得更高、说得更好、做得更妙;老师们没想到的,他已想好了、说到了、做成了。他总是巧妙地和老师们打着时间差和期望差,总是想得更早、做得更好。由此说明,鼓动与善言也是一名优秀校长必备的专业品质。但必须注意的是:言为心声,善言切忌假大空,做不到的,不要乱许诺。

(作者单位:武汉市天门墩中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善言校长学校
哲理漫画
“善言”与“善行”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善言者,非俱贤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天论”的哲学分疏
论校长的修养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