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晶磨削治疗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9-04-11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9年1期
关键词:磨头微晶色素

王 娟

微晶磨削治疗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 娟

目的探讨微晶磨削治疗色素沉着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施以微晶磨削手术及辅助药物外涂并随访观察。一般需治疗5~8次,每次治疗间隔2~3周。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使用不同功率,负压为-0.02~-0.05 mpa。结果58例色素沉着性瘢痕经过微晶磨削,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1.02%和65.52%。结论该方方法(微晶磨削)是治疗色素沉着性浅表瘢痕有效方法。

色素沉着表浅瘢痕微晶磨削

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临床多见,多因烧烫伤、外伤、皮肤病继发感染和手术后等创面修复过程中,继发色素沉着而形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容颜,尤其是发生于面颈部者影响甚大。对于色素沉着性瘢痕,临床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往多采用手术切除、自体皮片移植术、软组织扩张术、传统的皮肤磨削术等进行治疗,但效果不甚满意。自2002年7月至2007年1月,我们对58例患者采用微晶磨削治疗,对消除色素、改善瘢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8例患者,瘢痕均为表浅性,色素沉着仅限于表皮层及真皮浅层。男10例,女48例。年龄5~58岁,平均21.7岁。部位:面部46例,颈部8例,上肢3例,下肢1例。其中,烧烫伤后色素沉着瘢痕24例,外伤后色素沉着瘢痕12例,皮肤病继发感染愈后色素沉着瘢痕6例,手术后色素沉着瘢痕6例,抓伤后色素沉着瘢痕5例,痘痕伴色素沉着瘢痕5例。治疗次数:最少5次,最多18次,平均6.2次。治疗间隔时间:最少6 d,最长60 d,平均18 d。本组患者均在色素沉着形成6个月后再实施微晶磨削手术。

2 手术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材料

微晶磨削机(Skin Abrader,意大利),一次性无菌三氧化二铝(AI2O3)纳米微晶粒(L.I.C.A,意大利),Calmin Lotion(Colmin油)(L.I.C.A,意大利),表皮细胞生长因子[1](L.I.C.A,意大利)。

2.2 方法

瘢痕局部用75%乙醇常规消毒,操作者需戴一次性无菌手套,根据瘢痕的大小与类型调节功率、真空度,并选择相适应的无菌磨削头(大、中、小号),左手紧绷瘢痕周围皮肤,右手持手柄将磨头放置于瘢痕表面,磨头应与瘢痕表面呈90°角。磨削时,需力度均匀,速度适中,直到患处有均匀的点装渗血为止。针对色素沉着的深浅及不同瘢痕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有所不同。通过调节负压及输出功率的强度即能控制微晶体撞击、磨擦及切割的速度与深度,可使操作深度准确地限定于皮肤角质层、基底层或真皮层。

色素沉着如仅位于表皮层内,属瘢痕较轻者,表现为色素浅、均匀,瘢痕平整。治疗时使用低功率(Power 1档)、-0.02~-0.03 MPa负压为宜,选用大或中号磨头顺皮肤纹理方向行浅层磨削,操作时用力宜轻、宜浅,一般经2~5次磨削治疗,色素沉着即逐渐消退。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7~10 d。

色素沉着较深,位于真皮浅层内,属瘢痕较重者,表现为色素较深且不均匀,瘢痕表面粗糙不平、质硬。治疗时使用高功率(Power 2档)、-0.04~-0.05 MPa负压为宜。先选用大号磨头顺皮肤纹理方向行浅层磨削,再用小号或中号逐次进行较深层磨削,一般经5~10次磨削治疗后即有明显效果,色素沉着逐渐减退或接近周围肤色,瘢痕亦明显平整、柔软。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2~3周,5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进行多个疗程的治疗,直到效果满意为止。术毕,除去散落在手术野皮肤上的微晶体,用Calmain油均匀涂于创面,以利创面止血、消肿、干燥。10 min后创面均匀涂抹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以促进上皮组织再生、激活真皮组织使之重组并加速色素细胞的代谢。

术后注意事项:①创面宜暴露,保持清洁干燥;②禁水湿5~7 d,让其痂皮自行脱落;③脱痂后注意防晒,以免色素沉着加重或反弹。

疗效评定:根据治疗前后照片对比结合患者自我评判。治愈:治疗区色素消退达90%以上或与周围正常皮肤无明显差异;有效:治疗区色素改善达到30%~90%;无效:治疗区色素无改善或改善小于30%。

3 结果

本组患者均经3~12个月随访,除2例术后因室外阳光暴晒导致色素反弹外,其余患者色素明显改善或消失,瘢痕变平整、柔软,均无色素加重及反弹,疗效稳定且持久(图1)。无一例皮肤感染及瘢痕增生。其中,治愈18例(31.03%);有效38例(65.52%);无效2例(3.45%)。

图1 一组典型病例的治疗前后对比

4 讨论

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的形成机理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皮肤损伤后局部代谢功能紊乱,导致黑素细胞大量产生黑素小体,黑素小体被输送至皮肤基底层,聚集在创面部位,使色素沉着,亦与日光照射过多、继发感染、外用药物不当、自体肤色较深有一定关系。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一旦形成,对患者外形及容颜影响甚大,直接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均无确切疗效。

手术切除:仅限于小面积较窄小的色素沉着瘢痕,且会遗留新的手术瘢痕。

自体皮片移植术:移植后的皮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与周围皮肤有较明显色差,创缘及供皮区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病人痛苦较大,且需住院治疗。

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区域的选择受到限制,需多次注射扩张液,手术一般需分期进行,局部组织隆起有碍美观,术后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多需要住院治疗,病程较长。

传统的皮肤磨削术:磨削深浅程度不易掌握,易造成色素沉着的深浅不均,若磨削过深极易造成永久性色素脱失现象[2]。

外用去斑药物:副作用较大,因药物多含剥脱剂(如氢醌、壬二酸、曲酸、熊果苷等),易造成患处皮肤变薄、发红、敏感,且药物一旦停用色素反弹率偏高。

本组病例均采用微晶磨削,治疗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疗效满意且稳定、持久。微晶磨削的原理是利用真空粒子加速,经由特制的真空密闭系统导引,通过磨头“射孔”使螺旋加速的微晶体AI2O3高速撞击磨削瘢痕表面,在局部瞬间形成数万个显微擦伤,从而达到去除表皮色素的目的[3]。微晶体AI2O3在显微镜下呈极微细的多棱片状晶体,中间厚边缘薄且锋利,边缘厚度仅为2~5 μm,可均匀作用于瘢痕表面,能精确地进行表皮磨削,操作易控制,对于表皮浅层的色素沉着效果极为明显。对较深的色素沉着性瘢痕,通过加大功率及负压,可进行深至真皮层的磨削,使瘢痕局部形成新的创面,诱导上皮再生爬行修复、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迅速有规则重组,使创面迅速重新愈合[2],从而逐渐改善瘢痕,使色素逐渐消退。

磨削时所产生的压力可刺激皮层细胞的再生机能以及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增生,因而可使真皮层的厚度增加。操作时产生的负压气流会同时按摩皮肤组织,加速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使局部皮肤组织含氧量增加、微循环改善,有效提高了皮肤组织再生与色素细胞的代谢。而配套的Calmin油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因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自然酶及多肽类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创面上皮化,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增强伤口组织抗拉强度[4],并能促进细胞生长、代谢及皮肤组织的修复,有效提高了色素细胞代谢,使色素减退或逐渐消失。

磨头内设有1个高功率的吸管,可同时将喷出的微晶体、渗出物及磨削残垢收回,手术无感染之嫌。高速旋转的微晶粒子因其极微细,作用均匀柔和,对神经末梢刺较温和,除个别磨削较深的病例外,大多无明显痛感,无需麻醉。

本组随访结果显示,微晶磨削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安全、简单,且疗效肯定、持久,疼痛轻无需麻醉,无需包扎等优点。治疗后不影响工作、生活,患者易接受。但是,微晶磨削治疗往往需多次治疗;对于增生性瘢痕不宜使用;治疗层面较表浅,对于较严重的深在性色素沉着性瘢痕无效。总之,微晶磨削可作为治疗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的首选方法。

[1]李校堃,姚成灿.细胞生长因子在美容护肤中的应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13:154.

[2]蔡景龙,张宗学,主编.现代瘢痕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6-145.

[3]孙弘.美容外科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101.

[4]Nanney LB.Epidermal and dernal effect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during wound repair[J].J Invest Dermatol,1990,94:624.

Therapeutic Results of Micro-dermabrasion for Hyperpigmention Superficial Scar

WANG Juan.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11,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micro-dermabra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pigmentation superficial scar.Methods58 patients with hyperpigmentation superficial scar were treated with micro-dermabrasion,including 10 males and 48 females.The ages of patients ranged from 5-58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21.7 years.Micro-dermabrasion was performed with a interval 2-3 weeks,and a total 5-8 courses of treatment.Precise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superficial scar lacations(Power:1-2,Negative pressure:-0.02—-0.05 MPa).ResultsThe cure rate and respose rate were 31.03%and 65.52%respectively.ConclusionMicro-dermabrasion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reatment of hyperpigmentation superficial scar.

Hyperpigmentation;Superficial scar;Micro-dermabrasion

R751.05

A

1673-0364(2009)-01-0046-03

2008年10月20日;

2008年12月17日)

10.3969/j.issn.1673-0364.2009.01.014

200011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猜你喜欢

磨头微晶色素
冠状动脉旋磨术中发生旋磨头嵌顿的处理:单中心经验
色素热舞
锂铝硅微晶玻璃不混溶及其析晶探讨
“听话”的色素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家有“女磨头”
天然色素及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Li2O加入量对Li2O-Al2O3-SiO2微晶玻璃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水热法制备NaSm(MoO4)2-x(WO4)x固溶体微晶及其发光性能
多功能磨头的研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