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09-04-09齐向伟

新媒体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尊重学生培养能力语文教学

齐向伟

[摘要]尊重学生,张扬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二要创设有创造性的情景。三要鼓励学生求异中发展。四要在激励活动中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尊重学生 张扬个性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310165-01

个性是一个人的本质特征,每个学生都有独立自主的个性,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张扬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着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新课程标准也提倡师生良师益友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放在首位,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愉快感,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有助于学生畅所欲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没有哪个学生会喜欢声色俱厉、一本正经的老师,面对这样的师长,无形中在师生间隔开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正因为我有如此体会,所以,只要我步入课堂,都会把烦恼不快或身体不适等情况抛到脑后,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进行授课。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是微笑和鼓励,课堂语言尽量让学生感觉的亲切些。“你提的问题很深刻”,“你回答的真不错”,“你的答案还差一点,再想想,比如……”,“错了没关系,重在参与”。话语虽然简单,但给予学生的是肯定、鼓励与安慰,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未被冷落,没被嘲笑,感受到老师的爱;使学生充满了学习的信心,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其个性的发展也顺理成章。

对学生的课堂违纪行为,我认为这很正常,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有意注意的时间各有不同,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对此,我不是训教呵斥,而是用警告、责备的目光提醒他:老师对这种行为不满意,示意他立刻改正,目的是不用厉声训斥挫伤他的自尊心,而且影响其他同学。多数情况下,学生能立刻领会到我的意图,把注意力调整到课堂上来。

二、创设有创造性的情景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其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创设有创造性的情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其个性的发展。教学实践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创设有创造性的情景,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讲授《大自然的语言》时,我开门见山的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的语言吗?”学生们感到的是疑惑不解,交头接耳互相询问,但无从答起。我紧抓时机接着问:“当你看到小草从地里钻出来时,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到了?”“春天!”同学们答。“当你看到树叶变黄从树上落下来时候是什么季节?”“秋天!”“那当你看到大雁南飞……”,“冬天马上到了!”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同学们,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你们还知道哪些呢?”“噢!!”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发言,列举大自然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

学习《司马光》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我问同学们:“还有哪些救人的办法呢?”学生们经过一阵窃窃私语后,纷纷发言。“把水缸推倒!”“找大人帮忙!”“往水缸里放梯子!”“找根管子把水吸出来!”……对学生的独立见解热情鼓励的同时,我又述说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紧急情形,再让同学们讨论比较,哪种救人方式最合适、最节省时间。学生们的思考热情一下被调动起来,既增强了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又都体会到了成功的欢乐。

三、鼓励求异中发展

思维定势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学生张扬个性的拦路虎,为克服思维定势,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求异创新。

讲授《麻雀》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老麻雀飞到猎狗前时为什么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学生们的答案很多:“老麻雀和猎狗相比太弱小了,它又没什么自卫的武器,是因为害怕、紧张而造成的。”对这个答案我给予了肯定,但立刻有人反驳,“老麻雀既然敢从树上飞下来,表明它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那又怎么会害怕呢?它是因为极度愤怒才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我对此回答也表示赞同。但又有同学说:“老麻雀不过是一只小动物,它不可能有人害怕、愤怒的心理,这是动物本能的反应。”也有同学说:“老麻雀的表现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吓唬猎狗而已。”……一个问题竟然有这许多答案,虽然不同,但都合情合理,我都给予肯定和赞同。不仅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理解课文,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指导学生作文时,鼓励学生进行扩散性思维,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如写《“0”的断想》,让学生广开思路,看谁想得快,想得合理。有的说:“万事开关难,做任何事情都要从‘0开始”。有的说:“‘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0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到自己,我要用‘0这面镜子检查自己,永远前进”。“‘0是一只救生圈,可以救人于危难。”“‘0是一面战鼓,鼓声咚咚催人奋进。”……学生们各抒己见,思维互相磨砺碰撞,闪烁出创造的火花。

四、激励活动中提高

教学过程中,我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构建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课堂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实践探索,激发学习兴趣,张扬个性,使其在获得学习喜悦的同时,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语文课堂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实验操作、游戏表演、歌唱绘画等等。学习《全神贯注》时,我让学生们采用表演形式,演绎罗丹请茨威格参观工作室时的情形,学生们惟妙惟肖的再现了罗丹一丝不苟、严谨细微为雕像找毛病的场景。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既锻炼了表演能力,维持有意注意的时间,消除了学习疲劳,也增强了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习杜牧的《山行》时,我引导学生们仔细品味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激情。随着诗人的描述,让学生们拿起画笔,绘制一幅山林秋色图蜿蜒绵长的山路,白云缭绕的人家,火红艳丽的枫林。当学生们完成一幅幅充满童趣和奇异想象的图画时,他们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快慰。这种给文章配画的课堂活动,既深化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其独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机会多、内容多、形式多。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环境和条件,因势利导地启发,从而塑造学生的灵魂,开发学生的智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

猜你喜欢

尊重学生培养能力语文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