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忆皇城相府

2009-04-09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内城陈廷敬相府

刘 英

曾多次听人说,皇城相府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也是康熙皇帝曾两次下榻的地方。看多了隽永幽静的南方山水,心里头还真的对北方大院辉煌的府邸文化充满了期待。恰逢暑期,有当地的同学相伴,于是有幸得以拜访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旅途奔波,满怀期待的我们终于到了阳城县境内。途中,我们路过阳城发电厂,据当地老百姓说那是全亚洲第一大坑口火力发电厂。望着那些宏伟壮观的厂房,我心中不由得升起对这个小县城的敬意。

皇城相府位于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车行在路上时,还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却已是晴空万里,真是天公作美。来不及等车停靠稳当,我就拉开车门,急切地仰望这座写满传奇故事的神秘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的城堡式建筑,一股庄严肃穆之情油然而生。望着那宏伟城楼上人山人海的情景,我禁不住兴奋起来。

安顿好住宿以后,我们一行人迫不及待地要进相府。在路上,有好心的当地人提醒我们,要去相府参观最好第二天早上再去,因为早上九点在相府门前有精彩的表演,十点多会有八音会等节目。我们按捺住急切的心情,打消了立刻进相府的念头,携手信步走在相府周围厚重的青砖路上,视线随着层楼叠院、御赐匾额流转,木栏上日渐隐约的雕琢,墙头的一片片青瓦,无不诉说着这里曾经承载过的辉煌。耳边时不时飘来的是当地老百姓叫卖相府纪念品的声音,各家的小店铺前都挂着古色古香的灯笼,古典韵味十足。

逛遍了相府周围的建筑后,我们回到了皇城村的家庭式小旅馆。尽管早就听说皇城村特别富有,是全国闻名的十佳小康村,但见了那一排排整齐雅致的建筑,我们还是忍不住惊叹小康村不愧是一处安居乐业的憩园。在价钱便宜的家庭旅馆里,我们享受着房东热情周到的服务,从她那里我们了解到很多皇城相府的故事,看得出来,这里的人以自己身为皇城人而自豪。

终于熬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兴奋不已地来到了相府门前的广场上,占据了中间靠前的有利位置,期待着精彩的表演。据房东说,这个表演是对康熙皇帝御赐陈廷敬“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情景的真实再现。凝神望着这些闪耀着历史光芒的字眼,我不禁惊叹康熙皇帝对于宰相陈廷敬的敬重。在自己病重期间得到皇帝如此的恩宠,那该是陈廷敬这一代名相生荣死贵的最好见证了吧!

就在我感叹的瞬间,一段震慑人心的音乐响起,那是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以前也听过,但在此时此景中听到,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激动,整个人仿佛置身在了那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太多故事的辉煌王朝。

的确是一场视觉盛宴,整个表演时间不长,却把陈廷敬为康熙皇帝编著康熙字典、皇帝御笔亲书和亲赐御匾的过程表现得完整且逼真。

看完了表演,我们迫不及待地随着参观的人流涌入了这座皇城。踏进相府正门,皇帝御赐的功德牌坊赫然醒目。这是对陈廷敬宦海浮沉五十余载、生前死后无人诋毁的为官风范的写照。

皇城相府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叫中道庄,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康熙四十二年修建的。高大耸立的外城墙整体呈黄褐色,由于年代久远,墙根处已有脱落,斑驳之处泛出青砖的色泽。拾阶而上,登城墙鸟瞰,整个相府尽收眼底。最为显眼的是位于内城的河山楼,它有七层高,是当时陈家为防御乱兵侵扰而修建的。河山楼全部用石头砌成,由下而上,石壁逐渐增厚,虽迄今已有数百年,但依然坚不可摧。楼内有木梯相通,雄浑坚固,可容千人。三层以上设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便于探望敌情和抛掷石块,底层深入地下,掘有水井,备有石碾、石磨、灶具等生活设备,并有地道通往城外。每一层都供有佛龛和佛祖神像,这或许也是明清时期祭祀文化的一个表征吧。站在河山楼最高层,能将整个建筑群的别致风格与合理布局一览无余,徘徊在楼顶,我从这高处的风里,闻到了北方府宅文化深厚恢弘的气息,还隐约掺杂着些许南方园林的秀气……

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的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到,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徜徉在这一代名相的家宅中,深灰色的砖瓦城墙似乎已将历史凝固。御书楼的庄严辉煌,河山楼的雄奇险峻,中道庄的巍峨壮观,斗筑居的府院连绵,藏兵洞的奇妙无穷,南书院的曲径通幽,西花园的别致风景……这不胜枚举的居室景点,在我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洋溢在书房里的书卷气息,那清廉正直的为官风范,飘荡在我们周围,久久不肯离去。

离开拥挤的人流,在一条简净至极的小巷里踽踽独行,轻轻行走,似乎担心幽深小巷回响起的脚步声惊醒了风云数百年的疲惫王朝。在这条路上,走过多少踌躇满志的名门豪杰,走过多少虔诚拜谒的远方客人……随着小巷的曲回路径,脚步跨过一重又一重的门,穿过一个又一个庭院,真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曾经官场上的那些惊心动魄、如临深渊和如履薄冰的场景,那些难以示人的腥风血雨、命运对人的捉弄、悲惨多蹇的面目都隐没于一帆风顺的背后。在历史的冲洗下,所有的过往如烟消云散般消逝,了无痕迹,只留下这一座气势宏伟的深宅大院。

凝视眼前的青砖瓦房,我想,这大院磅礴大度的气势,诉说着一代名相宽忍稳健的性情;这依形而建、层叠周密的结构,倾诉着他久居官场而居安思危的缜密内心;这楹联碑匾,经阁书房,宣告着他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与谆谆教诲;而这楼台碧波、花木扶疏的后园,又把军事和政治消解得无影无踪,正是他内心深处宁静淡泊的显露。这座大院,为大清王朝提供过巨大的财富,这巷子间紧闭的窗格,曾倒映过名相深夜伏案的身影。现在,这里好像完成了某种倾吐,长久地归于静谧。

时间并不宽裕。随着夕阳的余晖行将消失,皇城相府曾经的鼎盛更加静穆怆然。寂静的空气中,我一遍又一遍地回首着这座皇城,品味这近在咫尺的过往辉煌。余秋雨说,同一种文化,隔得再远也总是同声相应,荣辱与共。虽说滔滔的历史长河,无情地洗涮着人间的浮沉,淡褪了人们心底的记忆,但我相信,社会与政治会变,历史的精神与文化的情怀不会变。从这座大院里走出来的客人们,一定如我一样,心底里被某种东西撞击着……

猜你喜欢

内城陈廷敬相府
“政府”概念的创制与清末政治改革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北京内城河湖水质情况分析及思考
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环境景观研究
万众一心
旅游搭台 文化唱戏 2019年山西省“免费送戏进景区”省级启动仪式在皇城相府成功举办
基于英美国家实践的中国内城贫困问题化解思路*
“宽大老成,几近完人”的陈廷敬
纵然有十分英勇,便也有十分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