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作业:有效教学不可忽缺的环节

2009-04-08夏心军

中国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过程

夏心军

一、引言

学生作业不知何时一度成为学生负担的代名词,成为家长和社会谴责学校教育的依据。于是有些学校为“顺应”社会呼吁,彻底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课外作业甚至就没有了。但是随后,家长又开始感到茫然,又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补作业。另外,一个不可回避的情况则是,学生到了高年级的时候,面对新的学业常常有眼高手低之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要求。

如何看待学生的作业,如何解决学生负担和作业之间的矛盾,如何提高作业效益,如何转化大家对作业的认识……这些问题是当前大家所关注的。

必须承认,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堂习得的有益补充和巩固。如何从发展的视角对学生作业进行教育定位,确保作业对学生学业能力提高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则是作业开发需要关注的重要话语。

二、学生作业现存的问题

现实教学过程中的多数学生作业,无论是从作业形式还是学生的作业态度,以及评价的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只见作业而不见人的问题。

1.注重知识传承,忽视能力培养

在老师的眼里,学生作业仅仅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只是以作业的形式重现教师的教学成果,对学生作业的批阅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这其中,缺乏应有的审视角度,忽视了学生作业应有的内涵,即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实,只有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会了做作业,才能确保触类旁通,提高学习的实效。

2.注重统一标准,忽视个性需求

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简单地以统一标准要求学生,学生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根据要求规范完成,这使得学生作业千篇一律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作业对于教师的工作来说,便于布置、便于检查、便于评价,但对学生来说,统一的要求会使不同的学生产生骄傲或自卑心理,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风建设。

3.注重个体练习,忽视合作学习

一般情况下,学生作业是个体独立完成的。学生在个人独立的思维空间解决问题,这不仅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过于定式化,而且使得学生之间缺乏应有的学习合作。由于缺乏应有的交流和信息沟通,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不断弱化,也会使得作业内容过于刻板,不够丰富。

4.注重教师需要,忽视作业质量

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而设计的,对于教师来说,只要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则可,而容易忽视作业本身的质量。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建构,不能从长期或近期的教育要求和目标进行整体化设计和整合,学生作业的内容显得比较零散,不利于学生养成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

5.注重作业形式,忽视学生感受

教师布置的作业究竟有多少是学生从心底里盼望的?大多数作业都是学生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去完成的一项任务,他们通常会利用老师教的方式、方法去死搬硬套,甚至有的学生无法完成或不愿完成作业时想方设法请人或“买人”帮助自己完成作业;出于一种敷衍状态的作业,其对学生的吸引力肯定是有限的。

6.注重教师评价,忽视激励效应

广大教师忽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针对性评价,给学生提出个性化的教育建议,大部分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时仅仅给一个象征性的分数,而学生也以所得分数作为自己作业质量检验的唯一标准。这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负担,也不会真正提高作业的效益。

三、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合理定位

学生的学习作为一个根据已有认知而不断建构的过程,对教师所教需要逐步消化,作业是个有效的途径。

1.作业不应该成为师生的负担

从量上来说,作业要有益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消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需要一个过程,作业即是对学习内容进行应用的途径。从效果来看,作业要有益于教学过程管理的完善。教师布置作业不仅是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延续,更主要的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测,对教学过程中疏漏的环节有一个补救的机会,保证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

2.作业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

首先,作业要有益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业既是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作业能力的一次检查。作业精而不多,活而不难,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次,作业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认识水平进行个性化的建构。再次,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促进个性完善,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作业是师生交流的桥梁

作业不仅是对学生学业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判。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对自己所学进行梳理并形成有个性的认知结构,以加深对教师所授知识的理解和解读;而作业也要充分反映教师传授的内容被学生吸纳的水平,形成有效的教育反馈,以利于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作业应该从教育实际出发,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沟通,一句话、一个符号,就会反映出老师的期盼、学生的理解。

四、建构有效的作业开发模式

作业作为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积极提升作业的质量,激发学生的作业激情,是作业开发的重要价值取向。

1.作业开发的主体

课任教师是作业开发的责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思想通过作业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保证学生有所收获、得到发展是开发过程中必须予以关注的。学生是作业开发的参与者。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作业的开发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作业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次检测。家长是作业开发的关注者。家长对学生作业关注的程度不亚于教师,有的家长甚至会根据自己的家庭资源帮助学生开发作业题,增强学生练习的质和量,帮助孩子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

2.作业开发的依据

首先,作业开发必须根据学生的特征进行开发。作业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因此,作业开发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能力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既要有基础性作业,又要有挑战性作业,并且确保作业能够被学生所理解和消化,对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作业开发必须忠实于课程。作业是课程进一步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必然选择,要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开发学生的作业。因此,作业必须以课程目标作为基础,既有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又有生活性作业,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再次,作业必须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作业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最为直接的又最为频繁的途径,作业从原来简单的文本符号的传递转变为师生之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一句评语、一纸学生的要求,无疑成为师生进行有效教育沟通的捷径。

3.作业开发的方式

根据开发的时间不同,作业开发的方式可以分为学期开发、假期作业和学时开发。学期开发是指每学期开学之始,备课组根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对各年级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有系统的作业要求。假期作业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假期的长短进行有机的调控,确保学生在放假期间既有闲暇的愉悦,也能巩固自己的学习。而学时作业则是指教师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新授课程的理解。根据作业存在的形态不同,作业开发的方式可分为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验、教育实践等多元化的作业形态,使得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不仅关注自己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对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行更有利的练习,确保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自身经验的提炼。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可分为统一作业和分层作业。统一作业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有利于教师的统一指导,有利于学生对作业的标准有一个统一认识;而分层作业则是根据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不同现实,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4.作业开发的流程

根据作业开发的主体变化,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课程分析→任务设定→知识提炼→形成作业→指导评价→反思创建。(1)课程分析。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深刻发掘课程内部呈现的三维目标,加强与学生的关联性分析。(2)任务设定。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学科课程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要完成的基本教育教学任务及学生的知识能力应达到的水平,确立三维目标在学生作业中的地位和呈现形式。(3)知识提炼。这是作业开发的关键环节,决定学生作业的水平和层次,需要将课程理念和新时期教育教学思想进行综合,作业呈现形式既要符合课程建设的基本需要,也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进行科学论证。(4)形成作业。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作业的内涵必须进一步落实作业的具体形式,以确保作业对学生的发展行之有效,进一步提高作业的含金量。(5)指导评价。这是作业开发的后续程序,这一程序也决定了作业开发的价值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深刻分析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措施。(6)反思创建。这是一名专业化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应然取向。教师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构建既

符合自己专业成长、也有利于学科建设、更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形成策略,提高教学的实效。

五、作业开发的评价机制

1.评价主体

对作业进行有效的教育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再教育过程,根据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不同,作业评价的主体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学生。学生是作业的践行者,也是作业的受益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实际进行针对性评价,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教师。这里的教师不仅是指课任老师,也包括其他教师。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是提高作业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有利于以教师群体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三,学校管理者。在学生作业开发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利用教育行政资源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有效引导,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作业的量的控制和质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管理者直接参与教学过程,而且有利于管理者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服务理念。第四,家长。在学生作业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孩子的作业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不仅有利于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也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教育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作用。

2.评价价值取向

首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每一项教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学生的作业开发也不例外。作业开发必须促进学生的学业能力的提高,作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要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其次,有益于课程建设。学生作业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学习状态是鲜活的、有个性的,是对课程作用于学生的直接反映,充分显现了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和效果,有益于教师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有一个质态研究,以进一步调整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再次,有益于师生的合作。作业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平台,作业形态不仅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个性化的教育联系,也有利于教师与全体学生进行对话,老师的一句批语会给学生以振奋,学生一句悄悄话会给老师带来无限的温馨。

3.评价要素

首先,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是评价的核心要素,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投入度。其次,作业的效度是对作业评价的基础,主要关注学生作业的呈现形式、作业设计的广度和深度、作业创设的活度、作业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力等。再次,作业开发的流程是作业评价的难点,主要侧重于作业开发的管理机制、主体参与度、作业的批阅方式,以及结果处理机制。另外,作业文化是作业评价的生成点。学生作业在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是显性的,具有一定的弥散性,这充分显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的教学文化。

4.评价模式

对学生作业评价模式的建构是进一步完善作业开发机制、提高作业效能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评价模式日趋多元化,选择适合作业开发的模式则是其成功的关键。质的评价是近年来颇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评价取向,其理论模式的特点对学生作业开发是起推进作用的。首先,质的评价具有现象学特点。质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作业的呈现,更关注其背后所蕴含的特殊意义,对作业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剖析。其次,质的评价应在整体、全局的观念下进行。学生作业评价不是一个单一的教育事件,而是根据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多维视角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学校教育质量的高度进行剖析,其充分展示了一所学校所体现出来的作业文化底蕴。再次,质的评价关注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主客体在评价过程中如何从教育实际积极探究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资源则是其研究的中心议题,为作业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解释。最后,质的评价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研究方法,它对学生作业在完全自然状态下进行有效的教育分析,没有预设的目标引导评价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师生发现问题,更有利于师生创造性地共同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朱蒙)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过程
快来写作业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作业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