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废名前期小说中家庭残缺现象

2009-04-07李亚萍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1期

[摘 要]废名的田园诗化小说中存在着家庭残缺这一不和谐的现象,经过分析发现其对废名田园梦是一种消解,并导致废名田园小说的难以为继。

[关键词]废名前期小说;家庭残缺现象;田园梦的消解;田园小说的终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09)01-0066-03

[收稿日期]2008-12-21

[作者简介]李亚萍(1984-),女,汕头大学文学院2007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一、废名前期小说中家庭残缺现象及思想审美意蕴

通常论及废名的田园小说,都免不了以牧歌来评价其小说中创造的“黄梅世界”。笔者以为不然。通过细读文本可以发现废名的小说中存在人物家庭的残缺现象,这绝对是田园小说的不和谐现象。本文通过从家庭残缺现象这一点入手,来窥探废名田园梦的辛苦与艰难,其用笔描述的如诗如画的黄梅世界,其实不过是一个苦梦。梦的破灭与消解,这或许是废名本人不愿看到的事实。撇开通常的评论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废名的黄梅世界,得到的就是不同的结论,从而获得对废名的田园小说一种新的理解与阐释。这就是本文选择废名田园小说进行探讨的意义。

《柚子》是废名写得最早的一篇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乡土小说。文中,柚子家由小康坠入贫穷,与姨妈相依为命。《阿妹》是一篇祭奠文,恸伤阿妹的夭亡。《浣衣母》写慈爱的李妈悲酸的一生。丈夫在其年轻时就死了,两个儿子一个死了一个不知逃到哪里了,相依为命的驼背姑娘最后也死了。《河上柳》写一个以扮木头戏为生的陈老爹,驼子妈妈为他点了一盏灯,温暖他过河,然而驼子妈妈死了。老爹孤单极了。《竹林的故事》写老程一家在竹林生活,三姑娘八岁了,然而老程不见了,唯有青青的草坡上多了一座新坟。《火神庙的和尚》中金喜原先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桃园》王老大与阿毛在桃园生活,她的妈妈的坟在外山上。《菱荡》陈聋子不知从哪里来。长篇小说《桥》中,小林的爸爸去世了,琴子则父母双亡。然而小说中的家庭残缺现象不排除是废名的有意为之,因为其田园小说中差不多每篇都有这种现象。这种减少人物在文本中出现的手法对其田园小说在审美上能起到彰显与凸现的作用。《边城》中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也“巧合地”用了这种手法。一方面,剔除了小说中过多繁杂的人物线索,更好地展现人与人之间相依为命的感情,让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化。《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与阿妈、《桃园》中王老大与阿毛皆是相依相守地活着;另一方面某种程度上更好地为其田园牧歌般的抒情笔法服务,以残缺空出一块地,用温情和乡风乡俗来填补。乡风乡俗是田园小说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废名在这一方面非常有自己地方的特色,故乡黄梅是禅宗圣地,种种的和佛教有关的风俗在小说中多有描述。

二、家庭残缺现象——多重原因的共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差不多其乡土小说中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很明显在废名的意识中有家庭残缺的底色。从废名的生平来看,是很容易找到依据的。废名为家中的二儿子,按照湖北黄梅的地方重视长房长孙的习俗,废名在家中非常地不受重视,这些从废名的散文和传记中可以看出。而作者从小就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家族的忽略给废名小小的心灵留下了重重的阴影。另一方面,废名小时生过一场重病,退学在家,及至没有生存的希望,这场病使他从那时起就对生死有了和常人不同的认识。姐姐的早嫁和小妹的早殒都在废名的心中留下了家庭残缺的痕迹[1]。

从“文学即梦”的文学观对废名的影响也可以做出解释。废名主张“文学即梦”的美学观点,这种艺术观点来自当时流行的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弗氏认为人们“精神世界中有些历程和倾向是我们所不明白的;所不曾明白;或者久不明白;或者竟永不明白的。”废名将弗氏的理论引进自己的创作中,他认为文学艺术虽然与现实有关,但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关于现实的幻想,是“想象的现实”。他的第一部小说集《竹林的故事》出版时,废名选取了法国诗人波特莱尔的散文诗《窗》作为“卷头语”。“一个人穿过开着的窗而看,决不如那对着的窗的看出来的东西那么多。世间上更无物为深邃、为神秘、为丰富、为阴暗、为弦动,较之一只烛光做照的窗子。我们在月光下所见到的一切,永不及那窗玻璃后见到的有趣。在那处或明的洞隙之中,生命活着、梦着、折磨着。”这段语言实际上概括出了废名创作的总体美学特征、艺术趣味和心理倾向:他不愿意直接地表现生活,也不刻意地追求所谓的真实性,而是希望在一种朦胧中含蓄地表现生活,他放弃明朗,而寻找深邃、神秘和丰富的艺术趣味。废名追求的是一种与当初的现实生活“隔了模糊世界”的艺术,正是这种“隔”,拉开了时代的距离,使现实的黑暗世界因童年记忆的唤醒而变得光明。他还认为创作是一种“反刍”,这样才能成功一个“梦”;“是梦,以与当初的实生活隔了模糊的界,艺术的成功就在这里。莎士比亚的戏剧多包含可怖的因素,然而我们读着只觉得他是诗。这正因他是一个梦。”[2]从废名对“梦”的阐释中,我们可以得出两层意思。第一,废名认为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梦,是现在重新去梦一遍过去,这就免不了具有梦本身的残缺性、片断性与模糊性等特点。第二,文学与生活是有隔。这样生活中的可怖因素也可以成为文学中的诗。现实中的家庭残缺在笔下往往成为诗的来源。这一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废名设置家庭残缺现象的小说就不算奇怪了。

三、家庭残缺现象对田园梦的消解

家庭残缺现象直接反映了废名田园小说中潜在的危机,对其田园梦是一种无形的消解。他小说中生活于田园里的人们无不具有悲剧色彩,就连最具有田园风情的小说《桃园》所呈现的,其实也未必是世外桃源。整部小说一直都浸润在人物悲愁的气氛中,无法逸出我们视线的是病怏怏的阿毛姑娘孤寂地坐在门槛上,眺望桃园的暮色,更让人震惊的是美紧邻着的是丑恶—杀场。这恰似一个暗示“‘桃园与‘杀场,人生的欢愉与悲愁,往往是接壤相连的。”最终美也没有了,王老大给阿毛买的玻璃桃子最终还是碎了,“终于又是虚空”。《桃园》是“悲”的。短篇小说《河上柳》写出了官府的催逼和禁令——现在“衙门口的禁令,连木头戏也在禁止之列了,”这使他失去衣食来源,他舍不得典卖彩衣和锣鼓,只得引来木匠伐倒驼子妈妈手植的柳树,以还酒钱和维持生计。陈老爹茅棚上“东方朔日暖,柳下惠风和”的对联随着禁令的公布而越发“褪色”,象征着古朴乡风的柳树的被伐说明美好的存在无法摆脱人为的干涉,无法更改被毁灭的命运,无法挽回古老乡村文化中人情味的衰退。现实的悲哀与无奈使作家不能只醉心于艺术的人生。宗法社会关系的渐趋解体,原始古风之美的崩溃与消亡在废名小说中潜在于文本的深层,凝集成一种过滤人生沧桑的苦涩和哀伤。历来被认为最富有田园诗化意味的小说《菱荡》,表面看似远离尘世的喧嚣,倾心于描写菱荡的优美静谧,描写陶家村人生活的和谐安然。但在这漫不经心的笔下,依然能感受到某些人生的凄苦和悲瑟,我们把视点对准那个在陶家村打了十几年长工的陈聋子,发现他一生形单影只,生活乏味单调,“轻易不见他说话”,他最大的乐趣是听听那些洗衣的女人“好笑的话”,然后跟着笑笑而已。这种人生与美丽的菱荡相比,显得极不和谐。看来,这古朴淡远、幽杳的菱荡也并非是人生理想所在。所以从《柚子》、《浣衣母》、《竹林的故事》等一系列作品可以看出,弥漫在小说中人物处境的悲哀,以及人物情思里坠着的忧愁,给小说带来自然的悲剧气氛,使小说点染上夕阳西下的感觉。这种偏于感性直观的悲寂效果,与他的同类小说一样,多是通过诗意的渲染来表达的。他把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幻美化,渗透在一个个诗意的生存场景中,只有在这些偶然的闪露里,我们才能发觉废名深深的叹息。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强烈反差一方面造成了废名与现实渐行渐远的追求飘逸的散文化创作风格;另一方面,由于他在自己的创作中目睹了现实的惨烈,因而在他看似飘逸洒脱的文风背后总有一丝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悲凉和痛楚。而或许就是因为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悲苦情结,成就与同时代的乡土文学的美学风格形成了较大差异,其他的乡土作家秉承鲁迅的“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为人生的创作宗旨,或描写农村经济的萧条,破产农民的困苦;或控诉封建礼教压迫下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或反映宗法制农村的陈规陋习,以及农民思想的愚昧麻木,其创作主题深广忧愤,与现实紧密相连,不仅有乡土气息,而且具有时代特色。废名却是用略见矜持的情感去接近乡村中的人和事,有意回避冲突和矛盾,将内心的悲哀节制,变成含蓄的忧伤,于是,农村中的贫困也不再是“纯粹的贫穷,流放或无情的非社会存在”,相反,因为贫困,少了许多身外之物的牵累,不完整的命运和有缺陷的生活更能传递某种精神。周作人很早就指出:“冯君的小说我不觉得是逃避现实的。他所描写的不是什么大悲剧大喜剧,只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这却正是现实。”[3]

朱光潜说废名的文章同六朝文相似,是“愁苦之音以华贵出之,词藻华丽是他们拿来掩饰或回避内心苦痛的,他们愈掩饰,他们的苦痛愈显得深沉。”废名用美丽的文章来掩饰内心无法排遣的苦痛,所以废名文章有大悲苦在,是他个人性情的显露。废名所体会到的“现实”与写实派乡土小说家侧重的现实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说写实派乡土小说家侧重表现的是物质、文化、制度的不合理给人带来的痛苦,蒸馏出过程的残酷与凄惨。废名则陷入了形而上的层面生本不乐,人生充满了各种痛苦,然而也充满了美好,人活着就得生活在重重矛盾之中。所以透过小说文本深层肌理,读者分明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悲哀。隐现在小说中淡淡的哀伤之情,这正是他本人也清楚地意识到了逍遥中的隐忧,不直接描写现实功利的一面,但最终的指向还是现实。

人之天性之一是乐于“生活在别处”,身陷疲惫无力处境中的人们也总是易于将记忆中的乡土梦幻化,当作眼前生活的一种替代性的补偿,一个不满于现实之后的精神避难所,以至于有时要有意忘记梦幻之为梦幻。废名的小说创作是在一种理想的梦境中进行的,童年的生活在他的记忆中变得光明与美好,他说“从此黑暗的世界也都是光明的记忆”[4],他在诗情画意之中去描摹他记忆中的田园,山水与人事,流露出牧歌式的闲适。瓜棚树荫式的悠然或淡淡的哀愁。这仿佛是一个悖论,废名的本意可能是想让“可怖因素也可以成为文学中的诗”,没想到恰恰是由于这一因素,让研究者从中窥探到了废名的田园梦做得并不踏实,这可能是一心想建构梦的作者所不愿看到的。家庭残缺现象,无形地解构着农村原始道德及风土风俗的种种美的形态。

四、导致田园小说创作的终止

到了《桥》以后,废名小说就只有风格完全不同的《莫须有先生》系列,我想这和废名田园梦的消解有很大的关系。当整个民族处在“后发性现代化”的境遇下,废名的黄梅世界不得不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不公与赤贫等诸般威胁,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障时,在此前提下想要挽留与旧生活方式融为一体的乡村社会的传统风俗与习惯,恐怕只能是一种南辕北辙的绅士式的奢望。到《桥》以后,废名之所以无法继续吟唱他的乡村牧歌,其审美心愿与乡村人生存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废名曾说自己曾经是很热心政治的人,他自己说:“终于逃避现实,对历史上屈原、杜甫的传统都不见了,我最后躲起来写小说很像古代的陶潜、李商隐写诗。”后期小说里,废名不再让自己的情感,生活的体验之情融化在自然景物之中,而是让议论引入了小说,并提高到了描写、叙述同样的地位。小说随时随地议论和联想。同时夹杂自己佛学阐释哲理,把小说当作散文来写在中国20世纪初期激烈社会环境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安身之所,以其来抵抗身外黑暗的世界。但废名的这一诉求并未如他所愿地解决当时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文化困境之道;废名想在传统的乡村文化中寻找解决之道最终以失败告终。

倘若说鲁迅看重的是如何从乡土题材中“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将整体性的批判国民性的工作拓展到乡土的领域中来,那么受周作人影响的废名则更强调的是“那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看重“风土的影响”,他想试验出了一种返古归真的宁静理想境界,某种角度来说,他确实做到了,可是,无意中或有意流露出的家庭残缺意识却让我们窥见了其田园梦的不和谐和安稳,以至这一因素对其后来未能继续田园小说创作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种失败直接表现在废名田园梦的破灭,他不再能在自己的“黄梅世界”中找到精神家园的寄托。在当时中国处于“前现代”与“现代”交错的这种“后发性现代化”的境遇中,废名田园梦的破灭有这更深层次上的意义。在彼时的中西冲突、古今冲突急剧的撞击中,知识分子普遍在寻找中国文化合适的现代化之路。如果说以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派是打着“启蒙”的大旗全盘否定中国过去的传统的话,那么废名的选择则与“五四话语”颇有偏颇,他是试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废名迷恋的田园风光何尝不是另一种文学现代化之路的选择。不过,最终看来,废名的这条道路是没有行通的。

[参考文献]

[1]郭济访.梦的真实与美[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2]废 名.说梦[M]//冯文炳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3):322.

[3]周作人.竹林的故事•序[M]//周作人文类编•本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9):626.

[4]废 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旧时代的教育[M]//莫须有先生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66.

[5]丁 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Family Defective Phenomenon in the Early Novels of FEI Ming

LI Ya-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515063, China)

Abstract:There exists family defective phenomenon in the early novels of FEI Ming. Analysis helps reveal that this is dispelling to his poetic country dream; and results in the end of FEI Mings country-style novels.

Key words: the early novels of FEI Ming; family defective phenomenon; dispelling to the country dream; the end of FEI Mings country style nov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