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途径

2009-04-07谭燕妮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培养

张 红 谭燕妮

【摘 要】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在目前的培养中,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必须通过完善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与导师责任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研究生科研实践锻炼等途径加以解决。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 科研能力 培养 制约因素途径

科研能力是文科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既关系到研究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学科建设的发展。然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该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制约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五大因素

(一)课程设置方面的因素

从目前文科研究生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总体上,文科研究生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具体表现在:

1.选修课程与跨学科课程缺乏

文科研究生培养单位对不同学科与不同专业都制定了明确的培养计划,包括文科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学分要求及其考核的方式。在课程设置上,一般由公共必修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程组成,跨学科的选修课程相对缺乏,尤其是缺少选修理工科的一些相关课程,这对于文科研究生严密的逻辑性思维培养是不利的。

2.前沿性与应用性不强

文科研究生课程内容编排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而前沿性与应用性方面较弱。也许正是由于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内容的创新性与应用性。另外,陈旧的图书资料,也影响到知识的更新与发展,从而对课程内容的创新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学科的前沿性难以凸显出来。此外,不少文科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是些过时的基础理论知识,可操作性的内容很少,应用性缺乏。

3.本科化趋势明显

由于高校研究生扩招迅速,导致了教育资源不足,不少文科研究生课程设置呈本科化趋势明显,按照一级学科大类培养的模式增强。教师在教学中讲授方式也逐渐本科化,不能让每个研究生都能进行讨论式的交流学习,不能让更多的研究生参与实践锻炼,从而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影响了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方面的因素

1.对文科研究生学习评价机制缺失

文科研究生学习评价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对文科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大多数高校对学生课程学习结果的评定,主要是依凭学生学习后所提交的课程论文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粗略,没有形成一整套追踪学生学习从过程到结果的全面考核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文科研究生是否通过课程的学习之后,具备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对指导教师与文科研究生的激励不到位

高校教师培养单位对导师与学生的激励机制缺乏效用,不能有效地刺激师生把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科研领域中去。例如,很多高校都会制定一些措施对文科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进行检验,但在实际操作上成效不大。一些学校虽然实行了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一票否决制,但在现实的操作中,导师对文科研究生的论文要求不够严格,参杂了很多的人情因素,导师之间以互相“不为难”各自的学生为原则,在答辩时往往会“照顾照顾”就给顺利毕业,在这样缺乏监督和激励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保证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的高质量,怎么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

3.对指导教师教学管理机制落后

文科研究生采取的是比较单一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式为主,教学过程缺乏活力,教学过程与教学的质量、效果处于失去管理和监督状态。在当今科技进步、学科间不断渗透交叉综合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已不利于文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并直接影响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增强。

(三)科研环境方面的因素

1.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国家下拨硕士生培养经费是每生每年1000元左右,如果按照三年学制来算,每生下拨培养经费合计3000元左右。显然,文科研究生仅仅依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来从事科学研究是很不够的。培养经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科研究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也影响了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2.科研氛围、学术氛围不够浓厚

高校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氛围,对于培养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文科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有各种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文科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取决于是否有必需的经费、是否有能力邀请到举办高水平讲座的专家学者以及文科研究生是否有主动进行学术交流的意识。但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文科研究生要到外单位与外地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的机会就不可能多,若学校的知名度不高,也难以聘请到高水平的名家和名师来学校作讲座,因此,种种因素导致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术氛围难以形成。

(四)文科研究生自身学习方面的因素

1.科研意识比较薄弱

文科研究生自身情况是影响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一个能动的、内在的关键因素。文科研究生自身因素,主要是包括攻读文科研究生动机、经济负担情况、投入学习与科研的精力三个方面。当前,更多文科研究生攻读硕士的主要动机是出于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获得较高收入的工作,而考虑学术发展或自身的科研兴趣来攻读硕士却占很少数。攻读研究生的色彩比较功利,是一些文科研究生学习意识与科研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2.学习投入不够

目前文科研究生的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国家补助和家庭资助,但是这两方面的资助远远不足开支,为此,文科研究生从事兼职工作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潜心做科研的时间,这对于文科研究生专业发展及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

3.科研方法训练不足

文科研究生参加研究,进行科研与学术训练,是提高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高校文科研究生培养中,课程设置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合理构建,而对科研方法课程的设置不够重视,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的学习大都是靠导师在指导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指点以及学生的领悟,这使得文科研究生没有得到系统的、科学的科研方法的学习和训练,科研基本功不扎实,这势必影响到文科研究生从事更高、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

(五)导师方面的因素

1.牧羊人现象以及兼职导师现象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研究生扩招迅速,使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成为了普遍现象,导师成了“牧羊人”。由于导师不够,很多高校都采取了兼职导师的办法,这些兼职的导师多半是身兼数职,根本无暇管理好学生,使研究生成了“放养的羊”。这种“山高皇帝远”的“远程指导”,更不能及时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上给予有效地指导。

2.导师的指导次数过少

导师对文科研究生的指导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但从目前很多学校导师指导学生的次数上看,文科研究生接受导师的指导几乎是一周两次左右甚至更少,学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导师的点拨,其科研能力的提高就难以更好地实现。

以上情况表明,影响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培养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必须下大力气,齐抓共管,努力探索适合文科研究生特点的培养途径。

二、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完善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与导师责任制

1.完善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估的机制

高校对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评估包括对文科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的考核、学位论文的开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方面。但因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难以量化,使得评估变得复杂且困难,导致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估机制存在很多缺陷。因此,研究生培养单位对文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当严格要求,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以便促进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健全学位论文、科研成果论文开题报告制度、中期检查检查制度、预答辩制度、评审制度,加强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通过这样严格的论文评估制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对培养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1)构建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于做出突出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的指导教师要及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以激发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科研指导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当优秀主讲教师评选出来后,就明确将优秀主讲教师的待遇与教学质量、指导学生科学研究的质量挂钩,优秀主讲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选先进时要优先考虑。同时要打破教学工作中的“平均主义”,真正做到质量至上,劳动与价值成正比,充分体现优劳优酬,建立新的激励创新机制。

(2)对文科研究生科研产出的激励机制。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一定质量的论文科研成果来体现的,对于优秀的科研作品、科研成果要给予奖励,建立以整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来表彰学生的科研成果,激发文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在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中,一般是学年的奖学金对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学习效果进行评定奖励,这样的激励制度要充分突出公平、公正的原则。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开拓更多有助于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课题来鼓励、吸引学生,通过课题的竞争与申报,可以促发文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培养科研能力。另外,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根据文科研究生的特点,设计更有助于激发从事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给文科研究生更多的引导。

3.实行导师责任制

(1)要严格导师遴选制度。要根据学科与专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而富有弹性的导师遴选制度来拓宽文科研究生的导师遴选范围,以有效地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

(2)要加强导师队伍的管理。培养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文科研究生,导师是关键。因此,必须加强文科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导师管理办法,使导师树立教书与育人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使导师不仅在业务上,而且要在思想上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加强课程设置体系建设

1.构建前沿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科研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文科研究生以知识的创新为根本任务,不断在本专业研究领域进行探索。这就要求文科研究生课程内容必须能够及时反映学术领域的最新思想动态、最新科研成果,要求构建富有前沿性的课程体系。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将由原来的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在文科研究生课程的开设上,必须改变目前文科研究生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而应用性弱的状况,适当地增加应用性课程,以保证文科研究生科研成果的产出能迅速适应社会的需求。

2.建立起有利于完善文科研究生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

当前,研究生教育向大类培养的方向转变,文科研究生要及时主动地适应这种转变,理顺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的关系,做到基础知识牢固,专业知识突出,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为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奠定坚厚的理论基础。这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建立适用于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全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除了专业规定范围内的课程学习外,还要为文科研究生选修课程创造条件,包括适当地增加培养计划中选修课程的比例,多开设些选修课程让文科研究生自由选修,为文科研究生课程的跨院系、跨专业或者跨院校选修提供方便。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多地让文科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科研爱好以及科研领域,拥有一定的选课自主权利,在结合论文与研究方向进行科研的前提下,让他们参与到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中来,允许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培养计划、不同的特点,以此来促使文科研究生完备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文科研究生科研实践锻炼

1.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

由于学科特点的局限,文科研究生相对于理工科类研究生来说,其实践训练机会要少得多。因此,要有效地培养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就必须首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使研究生认识到科研能力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来。

2.重视学生科研方法的教育与训练

科研方法论的学习,是使文科研究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科研方法知识,规范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能否正确地运用科研方法论,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文科研究生教学中必须注意加强具体科研方法和创新方法的教育与训练,其中主要是加强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方法、比较研究等方法的训练。此外,还要加强现代科学思维在文科研究中的运用方法、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科研究中的运用等方法的训练。在科研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等方法对获得的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从而培养学生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科研分析能力。

3.加强学生科研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

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科研能力的直接反映。因此,必须重视文科研究生科研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把握好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课题申请书等的撰写格式、方法和技巧,掌握好论文摘要、序言、理论分析部分、结论部分、参考文献等内容的基本写法和要求,明确自己的研究结果和创新内容,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其用严谨的口语进行论文的阐述与答辩。

参考文献:

[1]周蕴薇.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6,(6).

[2]李吉霞.试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5).

[3]李娟.研究生科研管理的制度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4]阎昌琪,王东旭.如何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

[5]杨成平.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与训练的基本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610602R07)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培养
浅析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