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幼儿教育失范
2009-04-05周晓飞
周晓飞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然而,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幼儿师范教育质量、师资生源质量下降;幼儿教育优秀师资流失;部分地区公办幼儿园、集体办幼儿园被强行改制,低价变卖;各类钢琴、美术、舞蹈兴趣班,书法、棋艺特长班随处可见。文章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寻幼儿教育失范现象背后的相关因素。
一、社会变迁与教育变迁
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这种运动的结果,或者是社会的解体和重组,或者是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社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过程,称为社会变迁。社会的不断运动与变化决定着教育的运动与变化,与社会变迁相应的便是教育变迁。
在渐进式社会变迁中,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基本保持稳定,政府对教育采取的政策一般是细微的调整,即教育微调。因此,在渐进式社会变迁中,教育系统的整体特质一般也比较稳定。例如在漫长的中世纪,“原罪说”长期弥漫在欧洲大陆,虽然在各个具体阶段对儿童的教育观念有所差异,但是儿童生而有罪,要用鞭笞来教训儿童的观念长期盛行。
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社会的各方面发生强烈的变迁。此时,教育系统所产生的不再是微调,而是重构:教育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达成的结构上的异质性更迭,即以核心、基本框架及运作的原理与原则均属异类的新结构来取代现行结构。以欧洲为例,文艺复兴时期,大批的时代巨人高举起人性、人道、人权的大旗,尽情讴歌人的体魄、人的智慧、人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地位,新的人生观沉重打击了中世纪基督教所谓儿童“生而有罪论”。在对待儿童的教育上,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的独特性和特殊需要。这种儿童观引起的教育观上的巨大转变,即是教育重构的典型例证。
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走向现代化的重大社会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时期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我国在整个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时形成传统的固执、现代的强挟、传统与现代的相容及既非传统又非现代的游离等多种潮流丛生,且任何一种潮流均不占主导地位的格局。
二、教育体制变迁与幼儿教育失范
教育体制变迁会引发幼儿教育失范,是指教育体制变化致使包含幼儿教育在内的教育系统在面临解决特定问题时陷入无章可循、有章难依或随意选择的困境,结果产生失范行为。
(一)师范教育体制变迁引发的幼儿师范教育失范
随着三级师范(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校)向二级师范转轨,中等师范的逐步取消和师范院校的改制,以及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养成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全面推行,师范教育的垄断格局被冲破,使“提前定向”相较于“平等竞争”尤显不合时宜,当今采用开放式师范教育体制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但是伴随着师范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及免费师范教育的逐步消失,一方面师范教育机构的定位不断动摇,另一方面幼儿师资教育生源质量也在逐年下降。近年来,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各高等院校要准确定位、办出特色,但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似乎采取了近乎相同的发展目标与模式:部属师范大学大多瞄准“211工程”和“985工程”,教师教育渐成“副业”;省属师范大学大多瞄准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并校、改名之风吹遍全国;各地的“师专”也不甘落后,纷纷升格为“综合学院”,对自己的优势、特色和传统不再珍惜。另一方面,因为师范教育不再免费,也不再包分配,师范教育对于那些学业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学子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师范专业,成为众多考生较少考虑,或只是最后“服从调配”的无奈选择,这从近几年师范招生情况的不景气可以反映一二。可以认为,幼儿师范教育机构定位动摇和幼儿师资教育生源质量下降,这两大因素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了幼儿师范教育质量的下滑。
(二)师资管理体制变迁引发的幼儿教师队伍失范
由于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生活待遇相对较低,加上幼儿教育工作非常辛苦,因此,幼儿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造成幼儿教师频繁流动,甚至严重短缺。一般来说,除了少数由政府拨款的幼儿园外,大部分幼儿园的办学模式都是集体性质甚至个体性质,这些幼儿园通常缺乏正规的教师编制,实行自负盈亏经营方式,园内教师收入往往没有保障。这些因素导致优秀的人才极少愿意投身到幼儿教育事业中。因此,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只好降低条件,而在这些应聘的教师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才会选择幼儿教育工作,一旦有更好的去处便会跳槽。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幼儿园的教师流动相当频繁。这就造成了幼儿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幼儿教育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三)幼儿园管理体制变迁引发的幼儿园行为失范
幼儿园管理体制变迁引发的幼儿园行为失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地方政府部门对公办幼儿园减少投入。为减轻财政负担,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出现简单照搬企业改制的做法,强行将公办幼儿园改制,甚至作价变卖,造成了国有、集体教育资产流失。而一些短视的私立幼儿园以迅速赢利为目的,低价聘用不合格的教师,辞退有经验的教师,直接导致办园质量的下降。
第二,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评价标准缺失是幼儿园行为失范的另一因素。由于幼儿阶段不进行考试,对幼儿的评价主要是看身体素质,而对幼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则很少进行评价。对幼儿教师的评价则主要从随堂听课和发表论文这两方面来进行。这就很难客观全面地考察幼儿教师的真正的教育教学水平。由于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很难了解幼儿教育的真实情况,也就难以实施奖惩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教师往往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进行工作,这样就难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难以真正把幼儿园办好。
三、教育观念变迁与幼儿教育失范
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靠观念支撑的。教育中的一些根本观念或基本观念是与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社会转型时期近乎全方位的观念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对教育产生冲击性的影响。而在幼儿教育界,相关观念冲突、论争的混变现象,使得幼儿教育行为经常处于无所适从的困境,结果出现大量幼儿教育失范现象。
(一)“社会本位观”与“个体本位观”混战下的幼儿教育目标失范
解放初,教育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一直是以“利他意识”、“蜡烛风范”为人们所称颂。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对过去所盛行的忽视个人利益、贬低个人价值的普遍取向的批判,人们开始逐渐重视个人利益,对利益的追逐开始成为一部分人的行为准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原来以“社会本位观”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教育者开始重新审视以前一直奉行的奉献精神、利他意识,审视的结果导致教育队伍出现分化。一部分教育者的意识转变到另一极端,体现在凡事行为首先乃至仅仅以其自身利益为尺度。当今社会上,有些专家连基本理论都没搞清楚就编各种早教方案,开设所谓潜能开发班、兴趣班、特长班。
(二)多种教育理论观点冲突下的幼儿教育理念失范
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背景下,新的理念、思想不断涌入,冲击中国的传统思想,人们的教育观念愈加多元。幼儿教育思想界亦是如此。是否以儿童为中心以及如何体现,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家长制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冲突的表现。近年来关于幼儿是否应当读经论争的根源,则是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西方近代民主之间的文化观冲突,以及教育有为与无为之间的教育观抗衡。类似的论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种文化思想交织、多种教育观念冲突下幼儿教育理念的失范。
(三)家长育儿观念混沌下的幼儿家庭教育行为失范
在多种幼儿教育理念冲突之中,面对纷繁变化的社会教育现象,家长的育儿观念尚存混沌,混沌之下的抉择,导致了部分教育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受封建家长制遗风影响,对幼儿主体漠视。中国儒学重礼,礼包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主要像君主,臣民要像臣民,父亲要像父亲,儿女要像儿女;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时至今日,人们虽然不再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这种封建家长制作风在当代家长身上依然存在,
表现在父母随意打骂儿童,家长包办一切、主使一切,子女只能被动接受,否则就得挨打受骂。
第二,功利主义蔓延,儿童工具观抬头。传统的“父以子贵”、“光宗耀祖”思想,以及当前社会功利主义意识蔓延,子女的出人头地成为自家门庭的无上荣光。许多家长习惯于与别人攀比,别人的孩子会什么,自家的孩子就不能落后,甚至还要超过他们。当前社会上各种特色班、强化班,以及家长逼迫孩子学钢琴、美术等现象,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第三,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境遇下“小时了了”儿童观加剧。中国传统文化以成人为本位,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人们常常将儿童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地灌下去,将他们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认为儿童无知不懂事,即使赞及儿童,也是推崇那种“小时了了”的少年老成,对儿童的天真无邪、童言无忌则讥为乳臭未干。在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们争着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提高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历史在社会变迁中前进,而变迁难免伴随阵痛。处在社会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转型时期,一方面,我们应敢于应对幼儿教育在新时期的多种问题与挑战;同时,我们应抓住社会及教育体制、观念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机遇,勇于创新,更好更快地推进幼儿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56-188.
[2]刘天柱.勿强迫孩子参加兴趣班[J].北京成人教育,2001(10):38.
[3]王化敏.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J].早期教育,2003(5):2-5.
[4]刘晓东.儿童教育中的南辕北辙——兼评幼儿读经现象[J].学前教育研究,2002(3):25-27.
[5]严仲连.中国传统文化中幼儿教育观的现代阐释[J].学前教育研究,2003(10):15-18.
[6]钟志华.幼儿教育问题面面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4(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