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教师的自尊

2009-04-05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个体专业

陈 蓓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不仅需要强调外部强制条件的外化作用,更不能忽视教师自我心理的内化机制。如果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外部要求的外化作用,不仅无益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会引发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自我心理的内化机制进行研究,而在影响教师自我心理内化机制的众多因素中,自尊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

一、幼儿教师自尊及其价值

自尊是指人对自我行为的价值与能力被他人与社会承认或认可的一种主观需要,是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1]。自尊在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自尊的内涵方面来看,首先,自尊是一种评价和体验。心理学通常把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与此对应,自我意识也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方面。其中自我概念是自我认识的核心,自尊是自我体验的核心,自我控制是自我调节的核心。从心理学过去的研究来看,自尊与自我概念、自我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自尊的基础,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是对自己的客观描述。如:“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自尊则是在这种描述基础上带有价值观和情感色彩,而且将导致个体产生相应行为的主观需要倾向,如认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并表现出积极的工作行为。

其次,自尊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品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概念有区别。真正的自尊建立在自信基础之上,它的强度越高越好,因为自尊具有自我保护、经验解释、决定个体的期望、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的功能[2]。大量的观察研究也发现,高自尊的人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独立性、创造性、主动性、乐群性,他们乐于冒险,常常表现出积极进取的行为。相反,低自尊的人因感到自身价值不高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证明自己的价值上,往往表现出消极、畏缩、无益于自我发展的行为。

再次,自尊与个人的自我价值有关,它是通过对自己的学识、地位、能力等自我评价形成的。只有那些与自我价值有关的情感体验才属于自尊,如:自信心、成就感、荣誉感等。一般说来,大多数人平时对待自我的态度总是波动性的,它会随着个体的日常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变化,但自尊则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一种基本的自我态度,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它一旦形成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们这种平时的暂时性自我态度波动的性质、色彩和强度等。如果把积极与消极之间看作是一条直线的话,那高自尊的个体常会把自己日常的自我态度的波动限定在靠近积极的一端,其波动的强度也会有一个限制的范围,而低自尊的个体则把自己的日常自我态度的波动限定在靠近消极的一端,而且其波动的范围会很大。

总之,自尊的本质是自由的自尊,即在现实生活世界中追求自身合理性及价值的动态平衡[3]。追求自尊需要与自我现状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善于自我控制的表现。一方面,高自尊的幼儿教师对自我现状常常是满意的,他们在工作中充满自信;另一方面,高自尊的幼儿教师虽然对现状满意,但并不是停滞不前,而是表现出社会期待的良好形象并争取进一步的成功,社会也给予良好的反馈,这种良性互动不断提高着他们自尊的水平。高自尊的幼儿教师也会有失败时,但是,他们通过降低任务的重要性,在认知归因、自我评价等方面有自我服务的倾向,在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化解冲突,恢复心理平衡,从而保持心理的和谐与健康。

所以,唤醒幼儿教师的自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自尊水平不仅直接影响教师心理健康,而且对培养幼儿的自尊、帮助其完成自我建构有着间接作用。自尊作为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力量,对师幼双方的认知、动机、情感、品德和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影响幼儿教师自尊的因素

在一个群体中总有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但从整体上看,教师的自尊不如公务员,幼儿教师的自尊不如小学教师,农村幼儿教师的自尊不如城市幼儿教师,民办教师的自尊不如公办教师。虽然影响自尊的因素涉及到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是,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我们要着重对个人因素进行分析。

(一)自我评价

自尊是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形成的,但是,这种评价不是凭空产生的。从自尊的形成过程来看,幼儿教师主要从他人的看法中获得自尊建构材料,获得自我评价依据。从外部来看,商品经济时代对过去的价值观和道德指引产生冲击,一些人不再以“阳光下最神圣的事业”看待幼儿教师工作,一些人甚至还称幼儿园老师为“阿姨”。所以,参照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消极的自我评价影响幼儿教师的自尊心。从内部来看,幼儿园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安排和评价不当,也很容易影响教师的自我评价。一些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超负荷的,而且可能是缺乏创造性的重复劳动,幼儿教师一天工作量可能相当于某些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周甚至更多的工作量;行政部门下达的各类幼儿园评优评先的指标明显要比小学少;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幼儿教师的自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进入职场,主观上的高期望与客观上的低定位,也将导致个体对自我认识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使他们不能产生符合自己学识、地位、能力的自我评价,因此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也可能导致这些个体不易形成高自尊。

(二)社会实践活动

自尊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教育教学工作常常由教师个人去操作,具有较强的个体劳动特征。有调查表明,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教师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左右,在校外经常与人交往的只有12%左右[4]。一定的成就是自尊的基础,这种成就尤其发生在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里,如教师个体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领域、教师个体最密切交往的人际群体领域等。但是,一些幼儿教师每天在有限的空间从事烦琐的保教工作,社会实践活动性质单一,较难获得成就感,人际交往能力差,较少机会获得他人的赞扬、欣赏、重视和接纳,就较少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自我调节方式

自尊对个体现实世界的生活发生作用是在被意识到的关系状态下,通过个体主动的调节过程来实现的,而个体自我调节的方式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妮提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有三种自我:理想的自我(指个体所希望达到的自我状态)、现实的自我(指当时现实情况下的自我)、真实自我(则是个体通过努力,可望达到的自我状态,又称为可能的自我)[5]399-400。积极的自我调节就是要追求“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动态平衡。也就是参照“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的成功公式:通过增加自己的成就或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平来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但是,一些幼儿教师缺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看重和维护自我而忽略了现实的关系世界,不能根据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调节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青春的热情与冲动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向披靡,永无止境地追求比别人更成功;成长的烦恼与挫折又使他们意乱心迷,只把失败归于内因。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自我评价的失实、成功体验的缺失、消极的自我调节方式是影响幼儿教师形成高自尊的重要因素。

三、幼儿教师自尊水平的自我提高

提高幼儿教师自尊,推进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都有一定责任,但教师自身更应积极主动,采取必要措施。

(一)主动参与各项实践活动

自尊品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自尊的培养和提高必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目前,幼儿园、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实施幼儿教育使得教师有机会参与各类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能接触到社会的不同阶层,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流,使自己紧跟时代步伐。除了每人必须参与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每位教师应主动参与社区文艺演出、教育研修、拓展训练、上公开课等活动,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在胜任的前提下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取得好评,获得足够的自我能力感和自我价值感。活动后再作自我反思、社会比较,以便正确对待外界的评价,有的放矢地自我调节。千万不能在烦琐的工作中疲于应付,迷失自我。

(二)合理设计专业成长规划

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要求时,才会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自我反省、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规划的拟定、自我专业计划的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通过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发展的循环,不断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促进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6]。青年教师设计合理专业发展目标的基础是自我定位,应该将自己的目前状态和同事的状态进行比较,社会比较的视野越开阔,方法越科学,自我定位就越恰当。设计发展规划就是设定自我期望,高期望不一定带来高成就感、高自尊。所以,要立足于现实,结合自己和环境的特点来确定目标,也可以把这称作寻找“最近发展区”。定下目标,有了压力,才能真正行动起来,更好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在行动中获得控制感和自我价值感。

(三)灵活运用自我控制方式

自我控制也指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的能力[5]396。所以,在制定发展规划后,要善于强迫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克服妨碍这样做的愿望和动机。一个教师想在专业上有所发展,就应该抵制诱惑,主宰自己的行动,学会自我控制,要不断意识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并努力调动自己的潜力去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完成自我实现。但是,自我控制要有一个适宜度,因为自我控制过强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不合群。灵活的自控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自控的程度。要实现自由的自尊就要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不是一味要求高成就就能带来高自尊,而是要灵活地调节认知态度与行为,有时可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强,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佳,学会自我服务式地看待问题,尤其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要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社会,通过自我安慰摆脱焦虑和不安。要分析任务的重要性,如果别无选择,任务又符合自己的能力,就算暂时失败也要坚持行动。但是,“坚持就是胜利”并不时时发生,如果任务不是唯一性,我们还可以有别的选择,就应该放弃,选择其他任务,同样可以获得成功,为高自尊打下基础。

自尊本身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既需要个体的觉醒,更需要社会文化的催化和哺育。当前,要倡导幼儿教师学会理解真正的成功并非是追求物质金钱名誉地位,而是要追求心灵的自由,在极大地发挥自我潜能的过程中注重对社会和他人的价值实现。让自由引领生命的航程,让自由的生命更快乐,让快乐的生命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向葵,吴晓义.自我尊重: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心理资源[J].教育研究,2003(1):53-57.

[2]魏运华.自尊的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9-50.

[3]张向葵,丛晓波.自尊的本质探寻与教育关怀[J].教育研究,2006(6):15-20.

[4]梁芹生.对156名青年教师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测查与研究[J].教育探索,2005(4):89-90.

[5]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彭兵,陈红梅.研究型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8):7-11.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个体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八小时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