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生长痛35例
2009-04-05,
,
(1.兰西县中医院,黑龙江 兰西 151500;2.兰西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兰西 151500)
现代医学对生长痛的病名在1923年首先提出。其定义为生长痛仅是一组症状而非一理想诊断命名,是指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历时3个月以上的肢体疼痛,体检、实验室及X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以后也不发生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绝大多数患儿发育成熟后疼痛自行消失。其机理未明,有人提出:当小孩骨骼快速增长时与骨骼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致密组织不相适应,这些组织弹性差,对牵张等适应性相对差,故而产生疼痛。可能与缺钙有关,但用钙剂治疗其效果不肯定。笔者采用清热祛湿活血法治疗小儿生长痛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1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8个月。疼痛部位在双下肢29例,四肢均痛者6例。
1.2 诊断标准 (1)肢体疼痛呈反复发作或呈慢性过程,可发生于四肢,最常见部位为下肢,一般为双侧对称性,肢体疼痛一般历时3个月以上。(2)肢体检查无红、肿、热,无功能障碍,外观无变化。(3)肢体无明显外伤史。(4)实验室血沉、类风湿乳胺试验、尿钙均正常,X线检查均正常。
2 治疗方法
基本法:桑枝、薏苡仁、银花藤、络石藤、伸筋草各10~15 g,赤芍、菊花、蚕砂各5~10 g,甘草3~5 g。加减:热重者加黄柏、栀子;湿重者加滑石、通草;痛重者加延胡索、五灵脂。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
3 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治愈,服药5剂后疼痛消失19例,服药7剂后疼痛消失8例,疼痛明显减轻8例。跟踪随访12例,5~6个月后有轻微疼痛发作5例,继服7剂后疼痛消失,未再复发。
4 讨论
笔者在治疗小儿生长痛的用药中,参考了大量中医文献,方中以桑枝通络利关节,除风湿;薏苡仁除风湿止痛;伸筋草可除风湿、舒筋活络;络石藤祛风湿活血,通络利关节;赤芍活血通络;菊花调四肢、利血气,除热、祛风,治肌肤湿痹;丝瓜络通经络、利血脉,祛风化痰;蚕砂祛风湿、化湿浊、缓拘挛;银花藤清关节、筋络血热。全方合用有清热、祛湿、活血、通络的作用,故而收到良好效果。中医无生长痛的病名,笔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小儿为纯阳之体,皆易化火,故本病肢体疼痛,多属湿热型。中医学认为痹者闭也,闭塞不通之意,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经络闭塞,气血不流则引起痹病。本病治疗应以清热祛湿活血为主。肝主筋,肢体疼痛又常与肝经有关,故又应注意加用清肝热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