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生蔬菜设施高效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2009-04-05李良俊陈学好曹碚生

长江蔬菜 2009年16期
关键词:慈姑顶芽水芹

李良俊 陈学好 曹碚生

(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江苏扬州,225009)

水生蔬菜设施高效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李良俊 陈学好 曹碚生

(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江苏扬州,225009)

水生蔬菜是我国蔬菜生产中的一大特色,其品种之多,分布之广,生产面积之大,在世界各国中均居首位。我国栽培的水生蔬菜主要有莲藕、水芹、茭白、慈姑、荸荠、芡实、莼菜、菱、蒲菜、水蕹菜、水芋和豆瓣菜等10多种。

水生蔬菜的生长环境与旱生蔬菜有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要求气候比较温暖,地势比较低洼,雨量比较充沛,土地长期积水或保持一定的水层,土壤中含腐殖质较多,肥力充足。而且水生蔬菜的生育期都较长,传统的露地栽培条件下,每年都只能生产一茬。与旱生蔬菜比,其复种指数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产品上市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强,难以满足加工出口和国内居民生活的需要。为此,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水生蔬菜的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和集成,现总结如下。

1 莲藕的设施栽培

莲藕在我国是一种用途甚广的水生经济作物,可供食用和药用,莲花还可供观赏,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莲藕通常以藕和莲籽供食用。藕和莲籽都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质营养。藕可供生食、熟食、加工罐藏、制作藕粉等,近年来在江苏等地加工成盐渍藕、速冻藕、水煮藕、保鲜藕等出口日本、韩国等地,每年创汇均在数亿元人民币,而且外贸需求量仍在逐年增加。莲藕生育过程中很少有严重的病虫为害,使用农药较少,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等设施栽培,可在6月中旬左右开始上市,较常规露地栽培提早近2个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1.1 栽培季节

莲藕萌芽的最低温度一般要达15℃,因此,莲藕设施栽培季节应根据设施的性能和地区而定。塑料大棚栽培时,江苏省南北一般于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日光温室栽培时可提前至1月下旬;而地膜覆盖栽培则常在3月中下旬种植。目前,生产上较多采用的塑料大棚栽培,江淮地区常在2月中下旬种植,6月中下旬采收上市。

1.2 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早熟栽培管理技术

①品种选择 宜选择前期较耐低温、萌芽早、生长势强的早中熟品种。如:苏州花藕、大紫红、飘花藕、鄂莲一号、鄂莲四号等。

②整地施基肥 种植田块应提前做好田埂,理顺沟系,保证田块灌排水通畅。莲藕设施栽培生育期短,因此,施肥应以基肥为主。种植田块在收完前茬后,应尽早整地施基肥,一般每1 hm2施入腐熟粪肥52500~75000 kg,施肥后深耕20~30 cm,耕细耙平,灌薄层浅水,使土壤软烂。种植田块如是冬闲田,则冬季即可进行深耕培肥。临种植前1~2 d,每1 hm2还可施入尿素和三元复合肥各450 kg,以促进萌芽期的生长。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应提前10 d以上扣膜、闭棚,以利于提高土温。

③合理密植 在大棚或日光温室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种植。种植时应注意种藕顶芽走向,行向和大棚或日光温室的走向一致,设施中央部位种藕顶芽指向大棚两侧,两侧的种藕顶芽指向棚的中央,行距1.0~1.5 m,同一行相邻两穴的种藕顶芽相对,穴距0.8~1.0 m,这样可保证以后各地下茎和叶片在棚内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大棚空间,有利于提高产量。种藕应选用顶芽和侧芽均健壮的大藕,种植时将种藕顶芽斜插入土中8~12 cm深,后把节上翘露出土面,与土面呈20~25°角,以接受太阳光照,提高种藕温度,促进藕身的贮藏营养快速分解并向顶芽及各侧芽输送,提前萌芽。一般每1 hm2用种量6000 kg左右,适当加大用种量有利于早熟。

④温度管理 种植后至田间出现少数立叶这一阶段,应以闭棚、提高大棚内气温和土温为主,以促进种藕尽早萌芽生长。当田内出现较多叶片后,白天棚内温度达35℃时开始通风,并维持气温30℃左右,夜晚尽量保温,维持气温在15℃以上,如天气较阴冷,大棚内气温达不到32℃以上,则可以不通风,2~3 d通风1次。棚内出现大量立叶后,随外界气温回升,中午前后应加强通风,最高温度控制在30℃左右,防止高温烧苗。莲藕进入根状茎膨大期后,白天温度可适当提高,气温达35℃时开始通风,晚上则加大通风量,尽量降低温度,以促进光合产物向新藕运输,促进新藕膨大。棚膜一般覆盖至6月上旬即可揭除。

⑤光照 莲藕喜光,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大棚膜宜选用新的多功能无滴膜,既有利于改善大棚内光照状况,提高棚内温度,又可防止莲藕生长初期因棚膜内侧的低温水滴滴至叶面而造成冷害。

⑥水层管理 设施栽培莲藕生长初期外界气温较低,为提高土温,宜采用3 cm以下的浅水层,甚至保持土壤充分湿润即可。待立叶出现,随立叶的逐渐长高至完全封行,可逐步加深水层至8~10 cm。当田间出现少数后栋叶时,可放干田水“搁田”5~7 d,促进莲藕从旺盛的茎叶生长转入结藕阶段,然后恢复3~5 cm的浅水层,促进莲藕膨大和充实。

⑦追肥 设施莲藕栽培除需施足基肥外,还需分期追肥。一般在田间出现少量立叶时,追施发棵肥,可在行间结合中耕除草施入绿肥,每1 hm2施入45000~75000 kg,或腐熟粪肥22500~30000 kg或尿素150~225 kg,以促进立叶和分枝生长。在田间封行至开始出现后栋叶期间,应重施结藕肥,一般每1 hm2施腐熟粪肥30000~37500 kg或三元复合肥450~600 kg。施前应放干田内积水,在叶片上无露水时进行,尽量避免化肥沾留叶片,灼伤叶片。施肥后隔1 d恢复水层。

⑧转藕头 莲藕植株生长期间,地下茎向前方伸长生长,其叶腋产生分枝向两侧作扇形状向前伸展,地下茎顶芽极易生长出棚外,因此,应及时将即将长出棚外的莲藕顶芽转入设施内部,以免田外结藕,延迟成熟、降低产量。当叶片距离设施边缘1.0 m左右,且卷叶缺口朝向棚外时,表明地下茎的先端已逼近田埂,必须将先端顶芽转向棚内,一般应选择晴天的下午,扒开表土,找到顶芽,小心将顶芽转向设施内部,用泥压稳即可。

⑨采收 设施栽培的莲藕,采收期的迟早会影响产量,一般采收越早,产量越低。因此,采收期应根据市场价格和莲藕生长状况来确定,以保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设施栽培莲藕一般在6月中下旬采收上市。此时莲藕含水量高,很脆嫩,不耐贮藏,风吹后表皮很易变褐,所以应根据销售情况来适量采收,采收时藕身所带泥浆应在临出售前清洗,这样可保持莲藕洁白新鲜,提高商品性。

2 塑料大棚茭白栽培管理技术

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在我国栽培分布范围较广,但品种资源及栽培经验以江苏太湖地区最为丰富。茭白以其膨大的肉质茎为食用器官,其中一般含蛋白质1.5%,脂肪0.1%,碳水化合物4.6%,粗纤维1.1%,以及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茭白在未老熟前,有机氮以氨基酸状态存在,故味道鲜美,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茭白在长江流域多于5~6月及8~11月采收上市,目前许多茭白产区在冬春季采用塑料棚覆盖栽培,使5~6月上市的春茭提早到3~4月上市,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2.1 栽培季节

茭白属喜温性植物,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时,一般单季茭在4月定植,双季可分春栽和秋栽两种,春栽一般在4月中下旬,秋栽常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近年来,浙江、江苏等茭白产区对双季茭的夏茭进行春季塑料棚早熟栽培,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进行大中棚覆盖栽培,可使双季茭夏茭的上市期提早到3月上中旬,比露地栽培的上市期提前2个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2 栽培管理技术

①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上多选择夏茭早熟的双季茭类型的优良品种进行塑料棚早熟栽培。主要品种有小蜡台、浙茭3号、广益茭、杼子茭、金茭2号、黄岩双季茭白等。

②整地施基肥 种植田块应提前做好田埂,理顺沟系。茭白生长量大,要求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pH值以6~7为宜。基肥一般每1 hm2施入优质腐熟有机

肥30000 kg、三元复合肥375 kg,耕翻入土中20~25 cm深处。如在原秋茭田直接建棚盖膜的地块,在割除秋茭地上部枯株后,在行间施入基肥并耕翻后,搭棚盖膜,放入浅水,耕耙平整,达到田平、泥烂、肥足,以满足茭白生长的需要。

③栽植 双季茭春茭早熟栽培一般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栽植。栽植时,将种茭墩从留种田带泥挖出,按行距60 cm,株距50 cm栽植,随挖随栽,栽植深度以原老茎薹管入土为宜。如从外地引种,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湿。如在原秋茭地直接建棚,则应做好匀苗补缺工作。

④温度管理 茭白生长的适温范围为15~30℃。而春季早熟栽培的定植期正处于冬季严寒季节,为促进茭白迅速萌芽生长,定植后应闭棚,棚膜四周用泥土压实。如棚内温度仍然偏低,可加盖小拱棚或地膜覆盖,以提高增温、保温性能。萌芽后根据棚内温度情况,在晴天中午适当揭膜通风。当棚内温度达28℃时,加大通风量,防止高温烧苗。待棚内茭白植株封行后,严格控制棚内温度在15~25℃,晴天白天棚温达25℃时通风降温,以促进孕茭。4月中下旬气温较稳定时,即可揭去棚膜。

⑤水层管理 茭白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层的要求不同。萌芽期及分蘖前期因气温较低,为了增温,促进萌芽和形成健壮分蘖,宜保持充分潮湿或3 cm以下的浅水层。随着植株的生长和气温的回升,应逐步加深水层到10 cm左右。孕茭期应灌20~30 cm的深水护茭,保持茭白肉质白嫩。

⑥培土 近年来,浙江茭农在大棚栽培茭白生产中采用培土护茭技术,效果显著。即在茭白开始孕茭时培土,每次培土稍高于植株基部明显膨大部位,最后培土高度不能超过茭白眼。茭白培土不仅可阻隔阳光对茭白基部的直射,缓和茭白基部的温度变化,使茭白肉质白嫩,延长膨大期,不易老化,从而提高茭白的品质和产量;而且以培土代替灌深水护茭,减少了茭田受蓄水能力的限制,只要有灌水能力的田块,都可种植,使双季茭的节水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⑦追肥 茭田的追肥掌握前促、中控、后促的原则。第1次追肥在苗高10~20 cm时,每1 hm2追施300 kg尿素,腐熟粪肥22500 kg,促进植株生长和前期有效分蘖的形成。隔20 d左右追施第2次肥,每1 hm2施375 kg三元复合肥。第3次追肥一般在全田有20%~30%的株丛开始孕茭时进行,每1 hm2追施三元复合肥450 kg,尿素75 kg,称为催茭肥。以后在茭白采收过程中,如果植株落黄过快,且尚有大量分蘖还未膨大,可适量补施一些速效肥。

⑧病虫害防治 茭白的主要病虫害常见的有茭白胡麻斑病、茭白纹枯病、稻瘟病、螟虫、长绿飞虱和稻蓟马等。但在早春塑料大棚早熟栽培中往往发生较轻。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在12月上中旬齐泥割去地上部枯死植株,清理田园后,立即用20%三唑磷乳油600倍液喷洒根部及土表,减少螟虫等越冬虫口基数,可明显减轻茭白生长期间的虫害发生。在苗高10~20 cm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喷防1次,以后在孕茭前再喷防1~2次,可明显减轻或推迟各种病害的发生。

3 水芹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

水芹原产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中国的水芹产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其中江苏是我国生产面积最大的集中产区。水芹以其嫩茎和叶柄供食用,多作炒菜,清香味美,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水芹为喜凉性植物,较耐寒而不耐热,茎叶的生长适温为12~24℃,25℃以上则生长不良。因此,传统的水芹生产和消费季节均在秋冬季和早春,春夏季水芹进入抽薹开花期,茎叶老化,不能食用。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在夏季能吃到鲜嫩的水芹,我们在着手选育耐热、抗逆性强的水芹新品种的同时,开展了水芹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成功,每1 hm2产量在45000 kg左右,产值75000元以上。

3.1 品种选择

选择由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选育的耐热新品系“伏芹1号”及圆叶类型品种祥下1号等耐热高产品种。

3.2 大田准备

选择有机质含量1.5%以上,淤泥层较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微酸性土壤的水田,要有较好的排灌条件。于6月底前每1 hm2施腐熟的饼肥900~1200 kg、尿素225 kg、腐熟优质农家肥45000 kg,然后耕耙作畦,要求田土软烂,畦宽1.5~2.0 m,畦沟宽30 cm,深30 cm左右,畦面和畦沟光滑平直,同时田内作好围沟和中沟,并与田外沟系相通,围沟和中沟略深于畦沟,以便随时排灌。

3.3 催芽和排种

水芹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一般可种植两茬,第1茬于6月底排种,可不催芽,直接将水芹母茎拔起,去除腐烂老叶后洗净,切成20~30 cm的小段,间隔3 cm左右排种于畦面上,一般排种后30~40 d即可上市。第2茬排种时间一般在8月10日左右,这一茬排种前需进行催芽,即在7月底把水芹母茎拔起洗净后扎成小捆,松散地堆放于避光、阴凉、通风处,堆底部用小树梗适当架空,堆上覆盖1层干净的稻草,早晚各浇1次透水,避免堆中温度过高而造成烂种,其余时间保持堆上稻草湿润。催芽期间每隔3 d翻堆1次。待母茎上腋芽萌发长至2~3 cm时取出,用刀将母茎切成20~30 cm长的小段,从畦一端向另一端后退排放,并边退边抹平脚印,母茎间距3 cm左右。每1 hm2用种量3750~4500 kg。排种一般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排种结束后,立即覆盖遮阳网。

3.4 设置遮阳网

生产上一般利用大棚骨架或在种植田块上方设置高1.2~1.5 m的荫棚,上覆遮光率65%~80%的黑色遮阳网,在晴热天气条件下,可比露地条件下降温8~13℃,极端高温天气可降温15℃以上,晴热天气中午前后可在遮阳网上喷洒凉水,增强降温效果;光照强度维持在2万lx左右。

3.5 水层管理

从排种至腋芽萌生的新苗生根放叶这一段时间,应保持畦面软烂湿润,畦沟内水面与畦面基本持平。水芹新苗扎根前如遇大雨,应及时抢排积水,防止母茎漂浮而致腐烂。当大多数母茎上的腋芽萌生的新苗扎根放叶时,需排干田内积水1~2 d,直至畦面出现麻丝裂缝,以促进植株根系生长;以后保持3~5 cm浅水层,待植株长至20 cm左右高时,可随植株的生长逐步加深水层至10~15 cm,起降温作用。因天气炎热,水分管理应做到日排夜灌,最好在每天中午换水1次或者采用低温的井水灌溉,尤其在高温强光照天气,白天应加深水层,仅留叶片浮于水面,以降低环境温度,晚上换成浅水,促进水芹的正常生长。

3.6 追肥

夏季水芹生长期较短,一般只有30 d左右,因此除重施基肥外,追肥宜早。一般排种后10~15 d,幼苗充分扎根并具3~4片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每1 hm2施腐熟粪肥22500~30000 kg,加三元复合肥300 kg;10 d后进行第2次追肥,每1 hm2用尿素45~75 kg溶于15000~22500 kg腐熟粪肥中浇入。追肥应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追肥前排干田水,追肥后隔1 d恢复水层,最好喷水淋洗植株,追肥还应注意不要偏施氮肥,防止水芹品质劣变。

3.7 病虫害防治

夏季水芹栽培周期短,很少有较严重的病虫害,一般无需用农药防治。如有蚜虫发生,只要灌深水淹没植株1~2 h即可防除。

3.8 适时采收

水芹长至30~40 cm时开始采收上市,争取1周左右收获结束,否则极易老化。如较大面积种植应分批排种,分期上市。

4 慈姑塑料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慈姑,别名剪刀草,属泽泻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慈姑以其球茎供食用,每100 g鲜球茎中,一般含有蛋白质5.6 g,碳水化物25.6 g,营养价值高,并有清热、利尿、消炎等功效。近代研究发现,慈姑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胰蛋白酶抑物,可促进肺结核钙化,对胰腺炎、糖尿病等有辅助疗效。

4.1 田块和品种选择

应选土壤肥沃、松软,含有机质较多的水田,要求灌、排两便,土壤微酸到中性,提前做好田埂。选择当地市场适销对路、早熟、产量较高的品种栽培。

4.2 育苗

春节前后采用大棚套小棚的育苗方式。

①苗床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的田块作育苗床,每1 hm2苗床施腐熟粪肥22500~30000 kg,加三元复合肥300 kg,灌薄层浅水,耕耙整平,作成1.0~1.5 m宽的育苗床,提前覆盖棚膜增温备用。

②播种 取出贮藏越冬的种球,选择具本品种特性、大而整齐的球茎作种,切取顶芽稍带球茎的上部组织,室内温暖处晾放1~2 d后,按株行距均为12~15 cm栽种于苗床中,插深以顶芽的2/3入土,只露芽尖为度。播后随即在苗床表面覆盖稻草或地膜,并覆盖小棚保温,待慈姑顶芽萌动出苗时揭去稻草或地膜。

③苗床管理 慈姑播种后闭棚增温,白天保持25~28℃,夜间保持15℃以上;出苗后,在气温达25℃时适当通风换气;移栽前7~10 d逐步降温炼苗。育苗期间保持苗床湿润。一般3月下旬,植株有4~5片叶时即可移栽。

4.3 定植

慈姑定植用大棚提前10 d以上扣膜,大棚内田块施足基肥,一般每1 hm2施入腐熟堆肥或厩肥45000 kg、三元复合肥450 kg,耕耙均匀,带水耱平。行、株距一般均为30~40 cm。定植后闭棚增温,利于成活。

4.4 田间管理

①水层管理 栽后保持田间浅水2~3 cm,随着植株的生长和外界气温的升高,宜逐渐加深到8~10 cm。植株生长健壮,每株具5~6片成熟大叶、抽生地下茎后,白天将棚内气温降到25℃以下,排干田水,保持土壤湿润而无水层7~10 d,以促进球茎进入膨大阶段。后保持2~3 cm浅水层,直至采收。

②追肥 定植成活后,追施1次稀薄的腐熟粪肥或少量氮肥,促进植株茎叶生长。到植株抽生叶片转慢,地下已抽生匍匐茎时,在排干田水后,应立即追施1次重肥,以促进结球;并应N、P、K齐施,一般1 hm2施入腐熟的厩肥或粪肥22500~30000 kg、三元复合肥750 kg。也可结合防病治虫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液,提高产量和品质。

4.5 病虫害防治

慈姑大棚早熟栽培中,容易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慈姑黑粉病和蚜虫。

①慈姑黑粉病 属真菌性病害,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传播,发病后在叶片和叶柄上生出许多黄色突起泡斑,内有黑粉,破环绿叶,造成减产。育苗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泡浸顶芽12 h,冲洗后扦插;高温多雨季节用50%多菌灵500倍液和15%粉锈宁1000倍液,选晴好天气交替喷雾预防。

②蚜虫 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2000倍液喷杀。

4.6 采收

塑料大棚栽培的慈姑,其采收期可提早到7月初,此时,采收的慈姑球茎含水量高,不耐贮藏,风吹后表皮很易变绿色、顶芽萌动生长,所以应根据销售情况来适时、适量采收,采收时球茎身所带泥浆应在临出售前清洗,提高商品性。

5 水生蔬菜设施栽培的应用

5.1 水生蔬菜与旱生蔬菜设施栽培轮茬的可行性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设施蔬菜的主要茬口类型是黄淮地区的日光温室越冬栽培及其以南地区的塑料大棚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其栽培茬口与水生蔬菜设施栽培总体并不冲突。如:日光温室秋冬栽培茬口,可选择与莲藕、慈姑早熟栽培连茬,秋冬季恢复原茬口;日光温室冬春栽培茬口,可与水芹夏季遮阳网覆盖连茬,秋季恢复原茬口;塑料大棚栽培地区,夏季大多是休闲季节,可选择夏季水芹遮阳网栽培进行轮茬。

5.2 水生蔬菜与旱生蔬菜设施栽培轮茬克服连作障碍的可能性

目前,我国的蔬菜设施栽培大多都是以集中连片和农业园区的形式进行生产,生产的蔬菜种类相对集中,进行科学的轮作换茬难度较大,发生设施连作障碍的风险和为害越来越大。导致旱生蔬菜设施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是:①因较长时期的连作使连作蔬菜上易发的病虫基数积累,病虫害重发;②设施栽培大量使用化肥,部分不易被连作蔬菜吸收的化肥中的杂质盐类在土壤中大量积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不利于蔬菜生长;③连作使连作蔬菜的残茬、脱落物和分泌物等大量留存土壤中,对连作蔬菜产生自毒作用等。上述因素因旱生蔬菜的栽培设施周年相对密闭,导致蔬菜栽培的设施环境逐年恶化,成为设施栽培中的一大难题。利用水生蔬菜和旱生蔬菜在设施条件下适度轮作,改变设施环境,使旱生蔬菜的病虫害失去繁殖积累的条件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另外,不同蔬菜种类对养分吸收存在差异,水生蔬菜栽培不仅能吸收部分土壤杂质盐类,而且还可使大量留存土壤的杂质盐类和旱生蔬菜的自毒物质被灌水而淋溶流失,从而降低杂质盐和自毒化合物的浓度;同时,水旱轮作还将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等理化性质。

因此,开展水生蔬菜设施栽培,推广设施栽培水生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既可以实现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又可实现旱生蔬菜和水生蔬菜设施栽培的轮作换茬,真正解决设施旱生蔬菜生产中容易发生的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其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10.3865/j.issn.1001-3547.2009.16.042

李良俊,男,副主任,教授,博士,长期从事水生蔬菜的科学研究和园艺科技的推广工作,电话:0514-87979394,13013748991,0514-87347537。E-mail:ljli@yzu.edu.cn,liliangjun100@sina.com.cn

2009-08-03

猜你喜欢

慈姑顶芽水芹
咸菜慈姑汤
青牛胆不定芽诱导及生根培养研究
万石水芹的历史与发展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薯块对产量的影响
道地药材建青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稻田杂草野慈姑的发生与防治
慈姑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
慈姑引种比较试验
说话
耐热早熟水芹新品种91-55水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