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生活”在儿童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009-04-03沈群慧
沈群慧
目前,我们儿童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儿童生态被破坏,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童年的身体生活被挤压甚至被剥夺。在《知觉现象学》一书中,梅洛·庞蒂认为:身体始终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唤起向我们呈现世界的体验,因为我们通过我们的身体在世界上存在,因为我们用我们的身体感知世界。儿童的身体更是具有行动实践性,教育不能与儿童的天性作对,离开这一天性的教育,势必与儿童的发展背道而驰。
在美国国立图书馆的墙壁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由儿童身体参与的活动实践是何等的重要。
一、拓展认识数学的课外空间,多感受
夸美纽斯明确提出,感觉是儿童的第一位导师。教学实践中,如能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的空间,重视他们对数学经验的积累,使其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用身体感受,学习数学知识后能到生活中去亲身实践,那么,儿童通过身体感知所获得的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建议“课前孕伏”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可以通过家校沟通、实践体验,通过重视学生感悟知识的“课前孕伏”,给予学生更大的感受空间。
如在教学“高矮”的前一天,我安排学生:“明天数学课上,小朋友们要告诉全班小朋友,你家里是爷爷高些,还是奶奶高些?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同桌的是你高,还是他高?”这样学生在课外自然就会去认真观察比较,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也有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感悟、感知与理解,从而也获得了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2.重视“课后回归”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只有到实践中进行应用,才能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掌握,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估算”这一知识的运用,在生活中是最常用的,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在妈妈买菜时,请你根据所带的钱和单价,估算可以买多少菜;学校开学自己要买文具、教辅书等,知道单价和数量,可以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总价等等。
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外作业:利用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设计一个小制作。教师留这样的一个课外作业之后,学生需要进行三个步骤才能完成:首先要到生活中去观察,看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之后在头脑中设计自己做什么,用哪些材料;第二步就是准备材料,在准备材料中还需要进行核算材料的造价、成本,看怎么做合算;这一切准备好了之后,就要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第三步实际动手制作。这样的实践过程,由于学生身体活动的参与,对学生来说印象深刻,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大大提高。
二、模拟现实生活的课堂情境,重体验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而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
1.捕捉“生活”,善于采撷
数学到处存在于生活现实之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去捕捉“生活现象”,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如在教学“分类”时,让学生4-6人一组,围成扇形坐好,并在中间随意堆放许多书、本、学具、文具等物品,让学生感受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激发学生要整理自己教室的欲望,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的情境,不仅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还让学生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
当有的数学问题无法实物再现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在教学“比较轻重”时,可将课本中的动画换成小朋友们在上幼儿园时玩跷跷板的纪实录像情境,借助这样的情境,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用眼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2.引导“体验”,贵在发现
现象学认为,知觉是认识的起点,而身体是知觉的基础。人类个体对世界客体的认识中,最为重要的是体验,而不是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对大数的认识,学生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亲身体验,如何确定本课的体验情境,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1000以内数的大小,本课中,教师仔细分析了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使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千人会场的概念,也缺少千人聚会的场景,学生猜测的准确率不高,因而这样的题材学生不感兴趣。为此教师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提供花生、大米、黄豆、绿豆等四种常见的粮食作物,让学生任选其一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验数的大小。
在学生初步体验数的大小后,教师追问:“为什么个数同样是1000,感觉有的多有的少?”此问犹如一颗石子,激起学生的种种猜想,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由于物体有大有小,所以感觉同样是1000,却有多有少。这样的处理既解决了教材场景不利学生理解的问题,又真正让学生体验了数的大小,还在体验中进一步深入发现。
三、提供参与操作的活动机会,真动手
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既包括外在的实践活动,当然也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
1.减少教师“自我表演”
周玉仁教授说:“要为学生多创设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就是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减少“自我表演”的时间。
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中,发给每个小组数量不同的小棒,组内的小朋友一起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在数小棒的过程中认识11-20各数,让学生亲身经历数的过程,同时还要说出数小棒的方法。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过程中,按自己的想法去数小棒,有的学生说:“可以两根两根地数。”另一个却说:“一个一个数的,不能数错啊!”有的学生说:“先数出10根,把它放开,然后再数剩下的小棒。”……每个小组都能拿出多种数小棒的方法,全班同学的思维达到了高度活跃状态。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感受了不同的方法,对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反思、评价,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孩子们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2.关注学生“全体参与”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体验、有发现、有领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如在“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中,在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时,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土豆和一把刀子,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操作,想办法在土豆上得到一个面,用手摸一摸;在刚才平面的基础上再切出一个平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儿”就叫棱,也用手摸一摸;在两个面的基础上切出第三个面,三条棱相交的点就是顶点,用手感觉一下;最后综合认知:同桌互相指认长方体上的面、棱、顶点,并加强变式。在这一认知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全体学生实实在在的操作获得了知识的正确表象,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得主动、轻松、愉快。
总之,人类的身体已经不是纯粹的生理器官,而是文化的器官,身体的哲学就是文化的哲学。因此,儿童的发展必须是身心一元的发展,儿童的教育也必须是身心一元的教育。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