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叹估算教学

2009-04-03刘善娜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吐丝新教材气球

刘善娜

我市的新课程教学已经实施了五年,而我一直安居一隅,还未接触过新教材的教学。我一直很羡慕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新教材非常重视估算,对此老教材是望尘莫及。估算有利于演算、验算,我对它充满期待。可是,现在却发现了新课程的估算教学也面临着尴尬。

看到一位同事的随感:

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条蚕一年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家养了6条蚕,一年大约吐丝多少米?这道题的原意是让学生用1500×6得9000米,可是交上来的作业90%的孩子都进行了估算。当我把作业本发下去的时候,许多孩子都理直气壮地问我:“老师,你不是常说看见“大约”、“估计”就要进行估算吗?这里都有两个大约了,还不估算啊?”

虽然经过解释,学生明白了一条蚕一年大约吐丝1500米,这里的1500米本身就是一个近似值,不是精确值,所以求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只要精确计算就行了。

听到一个难懂的理由: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第一课时。我校一位老师执教,他在教学完“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后,安排的第二个练习为“83÷20≈()118÷60≈()”这样的6道估算练习。我个人认为这种估算练习的安排非常突兀,真的是仅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教学生学会“估算方法”、“估算策略”的层面甚至没有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教材展示了两个例题,图一是说80个气球,分给每个班20个气球,大约能分给几个班?80÷20=()然后在下面有两个除式81÷20≈()83÷20≈()显然,教材是结合了具体的生活情景来进行估算教学的。80个气球,每班分到20个,可以分给4个班。那么81个气球,83个气球你该怎么去分比较合理呢?于是,我建议:在教学80÷20时,媒体展示“学校大约有80个气球,若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解决了“80÷20”的问题后,再把“大约有80多个”改成“如果是81个”、“83个”呢,你该怎么办?体会到“多余”,进行“估算”练习。

但是,我的建议遭到了一致的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在新课程的估算教学背景下,我们的学生一看见“大约”,就会认为那是估算,就要去用“≈”。千万不要这样去混淆他们。我这个老教材的执教者却到现在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展示例题时不能用上“大约”。

估算显然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数学的计算中,估算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估计数值大约在哪个范围,促使计算的正确率更高。其实是在生活中,估算才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生活中的数据,常常不需要精确的数据,只需要一个大概,一个范围就可以了。而在五六年级的应用题中,涉及生活的数据大多数都用上了“大约”以示其科学性,如飞机、火车的时速,工人的工作总量,田里的粮食产量等等。难道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看见这些“大约”都想要去取近似值?那真是呜呼哀哉了。

是不是在平常的估算教学中,为了落实知识点,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太反复提醒学生看见“大约”、“估计”就要估算了呢?长此以往,使学生对“大约”、“估计”产生了条件反射,只要一看到这些字眼,就不问青红皂白地用起估算来。对学生而言,估算成了一个执行指令的过程,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进行估算。如果我们在教学估算时,仅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教学生学会“估算方法”、“估算策略”的层面,面对生活中各种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我们的学生还是会因循守旧、机械操作解决,那么估算教学就完全进入了尴尬的境地。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吐丝新教材气球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蜘 蛛
吐丝的蜘蛛与吐丝的蚕
找气球
小蚕儿吐丝
气球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
一样多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