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
2009-04-03贺兴平
贺兴平
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科整合”的内涵之一就锁定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整合。新课程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是构建活力课堂的有效途径。
1选用适合的文本信息素材
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是利用其本身的优势,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官刺激,使学生能够加大信息的收集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要建立在“对症下药”的前提之上。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我深切地感受到“适合”的信息技术材料对阅读教学的帮助。这篇课文热情赞颂了斑羚的集体精神和牺牲精神。为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认识,我制作了一群斑羚被逼悬崖(静态)陷入绝境、老少结对飞渡(动画,配以羊叫声、落水声)、头羊从容走向悬崖,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动画,配以悲壮的乐曲)三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其中第一个课件形象地显示了斑羚群的危险处境:第二个课件直观生动地演示了斑羚老少结成对飞渡的场景,学生在观看飞渡的动画,聆听老斑羚的落水声和小斑羚成功飞渡兴奋的“咩”叫声时,会惊讶于斑羚的牺牲精神和集体精神;第三个课件用彩虹的图画、悲壮的乐曲渲染了头羊的牺牲精神,看完后,再组织学生谈感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使用适度的数量和频率
将信息技术介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变成了“信息技术课”、“材料课”,语文课的主体地位没变,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没变。在“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数量和频率必须适度。
如在教学诗歌中,就不能通过大量的图形图像把抽象的诗文意境演示出来,而是应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教学过程中把文字还原成“图片”,并通过图片的制作来加以感受和表达。所以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就像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因此,文艺性作品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往往只有借助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体会到,只有语言文字才具有韵味深远的表现力。我在上《清平乐·村居》这课时,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简洁而又恰到好处,除了将整首词投影之外,教师只有两次运用多媒体,一是开始导人时,出示了有关农村风光、农村生活的图片,以此让学生对“村居”生活有一个大致了解;第二次是在拓展延伸时,将作者的另一首词引入课堂。也许对于其他教师来说,他们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更美的图片和信息,给学生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但是,古诗词教学的主旨是“读”,让学生通过朗读、品读,感受诗歌的意境。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加大了信息技术的运用次数和频率,势必会减少学生朗读的时间。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3抓准适宜的课堂教学时机
从教学心理来看,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抓住三个时机“出手”:第一个时机是新课刚开始时的兴奋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新课导人。在开始上新课时,运用信息技术,配以启发性,引导性的导语,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第二个时机是遇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节骨眼”。这个节骨眼首先是指阅读教学的难点所在。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可能是某种他们从没见过的东西,可能是某些他们无法理解的现象。这个时候,信息技术就可以发挥它的优势了。如《爱莲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用多媒体来教学。先用多媒体放一段莲的形象的录像,学生对莲的形象整体感知;再用特写镜头展示莲的茎,暂停让学生细看,可见其“外直”;后用截面图像展示茎内情况,用慢镜头由分到和,由和到分。在动态过程中,学生可清楚地看出茎的“中通”。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花费时间不多,但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
第三个时机是课堂结束时的学习强化期。当课堂临近结束时,老师推荐几篇与课文相关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强化刺激,唤起学生已有的表象与感受,并进一步拓展、延伸类似表象,加深类似感受,还可以引发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探究的小高潮。
上面所说的适合、适度、适时是对应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内容、数量、时机来说。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内容多、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开放、更有活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