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
2009-04-03罗会德
罗会德
摘 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有其特定的实践和理论逻辑,体现了时代的诉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是: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机制,不断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努力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生成。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9)02-0013-05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如何科学生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避免教条主义的照本宣科,让群众喜欢听、听得进,却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昭示我们:“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1]我国新时期改革的持续推进,社会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不仅是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更重要的是产生和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均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理论发展进程中必须提出的问题。
(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提出的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现阶段的中心任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诸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大众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实践有着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但有的研究者往往只重视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党和国家政治层面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中的方向、指导原则等问题联系起来,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和实践的关系重视不够。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与千千万万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大众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它作为一种真理应该和大众的思维、生活相结合。当然,我们不可能期盼普通大众都精通马克思主义,但让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是提高中华民族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不是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品位或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而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的客观要求,是使人民大众真信、真学、真用的前提。列宁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2]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和价值观联系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
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大众化问题。随着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特别是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信仰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由于受多元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动摇,即使是在党员、领导干部中也不乏其人。有调查显示,20世纪80年代出生人群的超自然信仰者较多,一些青少年对星座、算命、宗教等领域感兴趣。这一方面源于青少年对宗教和神灵世界的好奇,但更主要的是来自精神追求的空虚和迷茫。如此种种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时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挑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显得非常重要。不应把马克思主义局限于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理论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等狭小的圈子,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要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而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要格外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大众化工作。
(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特征,决定它是人民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特征,决定它具有以理服人的功能。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3]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征。这一过程既是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物质力量”的过程,也是理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又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根本意义在于“普及”,在国际共运史上还没有哪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样明确提出过。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这个历史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思想武器,而且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社会的指导思想,而且是世界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为此,中国不仅要面向世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思潮,而且更要面向世界研究和推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与价值,这也是我们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实践形式。可以说,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成果普及与推广出去,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然提出的问题。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科学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必须以一定的方式面对群众。近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和通俗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这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概念化和抽象化,宣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理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既与理论自身的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和表达范式有关,也与我们对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重视程度有关,更与理论工作的实践水平与创新能力有关。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如下:
(一)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机制
大众化的机制实际上是指理论体系或价值观如何吸引和说服社会大众的内在方式,它由两方面的要素构成:一是理论体系本身的内涵魅力,二是这种理论体系内涵与社会大众需求的对位或契合状况[4]。本文主要从主观选择的视角来探讨理论体系发生影响的内在机制。一般来说,人们相信一些理论具有魅力,如果能因势利导地做好宣传推介工作,那么这种理论就会更好地征服群众,其中征服群众的重要方式是最大程度地反映、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即利益机制或民生机制。诚如毛泽东早在江西苏区革命斗争中就指出的那样:“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5]
不难看到,在整个理论大众化过程中,利益紧密而又普遍地渗透在全过程之中,这种利益不仅指物质利益,而且包括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对于大量直接从事体力劳动,并以此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广大工农群众来说,他们对理论体系的态度常常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根据这种理论体系与他们各种切身利益的攸关程度间接发生的。于是,人们就会考量怎样的理论内容既通俗又广泛地连接广大社会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容易被他们理解与接受。理解了这一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以解决大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让群众切实感觉到我们的理论是为大众服务的理论,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眼睛向下”,不“绕道走”,不说“正确的空话”,不搞抽象的演绎,而是注意倾听和面对群众提出和关注的诸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用人民群众身边人、身边事真心诚意地解惑释疑,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二)不断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方式
新世纪以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如何争取大众读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画说邓小平理论》、《理论热点面对面》等通俗理论读物,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实现了哲理性与通俗性的密切结合,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作出了榜样。但应当承认,我们图书市场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柜台前比较冷清,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在图书市场上所占的销售比例不大,而《品三国》、《〈论语〉心得》等则销售火爆,这至少说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总体上还没有中国古典名著普及读物受欢迎。诚然,中国古典名著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是应该的,但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更重要、更紧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理论工作者致力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宣传思想工作新平台,还要面向基层群众,积极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改进宣传教育方式不是要取消灌输,而是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从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转变。在具体方式上,应当力求群众喜闻乐见,做到三个结合:人际传播与大众传媒相结合,重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视频、手机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语言与形象相结合,把握形象先于语言的人类认知规律、图像主导的传播趋势和追求视听的大众文化时尚,重视回应大众对形象在传播中的诉求;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性变化的条件,在保留举行报告会、编写通俗读物、开办宣传栏、树立先进典型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公益广告、短信、电子邮件、动漫等多种现代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通俗化、具象化,深入到群众心里,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此外,在具体形式的选择上,还要注意民族、地区差异给大众化情感、价值认知基础带来的影响。
(三)努力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生成
理论本身是一个逻辑和抽象的体系,理论研究也确有其复杂性和专业性,这就造成了主要是党政机关、学术研究单位、高校等少数单位和特定群体从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且形成了这些特定群体间交流的语言规范。语言是理论传播最重要的载体,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群众来说,这些精英话语是一种抽象而晦涩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与普通群众间的距离,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效果和认知程度。党的十七大要求以理论创新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而创新的基础在于普及,普及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实现从精英话语到大众话语的转变。大众话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通俗易懂,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群众的生活语言,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谈群众关心的问题,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出来。在这方面,我们有着优良的传统。比如毛泽东的“实事求是”、邓小平的“猫论”等,都是用非常朴实的群众语言形象地表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理,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家喻户晓。
当然,用具体的、通俗的、大众的语言来诠释抽象理论,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绝不能由此而走入庸俗化的倾向。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庸俗化和浅薄同通俗化相差很远。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6]
总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保证宣传普及的动力是持续的,关键是要形成一套宣传教育的有效机制。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内容的建设以及教育人才的培养,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专业评价,用政策、制度的方法鼓励教育者、研究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不断做出探索和努力,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普及”。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推进与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学术前沿问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防止简单化。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众中却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这与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普及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理论体系发生影响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和偏向。在过去解释和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作中,我们曾有过这方面的惨痛教训,其中比较突出的是1958年兴起的“工农兵学哲学”活动,存在着相当明显的简单化、形式主义的毛病。因此我们的宣传普及活动只有认真深入地研究大众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同时尊重大众的独立思考和思想选择的权利,才能真正做好。
二是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含量,防止低质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是大呼隆,不是大数量,而是学术性与现实性、学术视角与现实关注的高度统一。这就尤其需要作艰苦的理论创新,防止低水平重复,讲求实际效果。但现在的课题、项目、工程很多,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相当严重,号称“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学术垃圾并不鲜见。因此,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含量和学术品味,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课题,也是关键所在。
三是区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精华与糟粕,防止负面化。作为在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中国的大众文化既有封建性的糟粕,亦有革命性的精华,并且精华与糟粕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难分难解地糅合在一起。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时候,要认真区分大众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把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统一起来,其中尤其要防止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尽管这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2]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
[4]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6]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78.责任编辑:张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