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观的高职导游能力本位课程改革
2009-04-02傅昭
傅 昭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智能观,给高职导游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导游教育应建立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突出能力本位,创设情境,开展工学结合和项目化教学,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关键词:多元智能;能力本位;导游课程;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具有语言、数理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观察等八种智能,他把智能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能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高职教育的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输送能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高职导游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从导游职业岗位能力需要出发,走工学结合发展的道路,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建立开放多元的导游课程教学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需要
“每一个人都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能力范畴相联系的多种智能,这些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每个人的智能都因此而各具特色”,“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种智能上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如果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和技艺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说不定他或她在担任某一个角色时会很出色”,因此,加德纳提出了“我理想中未来的学校,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应该在评估学生个体的能力和倾向方面富有经验。这种学校不但寻求和每个学生相匹配的课程安排,也寻求与这些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满足不同智能结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就必须建立开放多元的导游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的多种智能得到组合和开发。
改革课程设置,建立“三位一体”的导游课程体系以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严重阻碍了高职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全面改革课程结构设置,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水平。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导游职业能力为主体,围绕教、学、做,建立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实践与素质拓展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活动都纳入到课程学习的范畴。围绕课程体系设置了选修课和必修课,必修课保证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选修课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专业理论课程按“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专业课程见习、专业课程实训、模拟导游、景点或旅行社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素质拓展课程以选修为主,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综合素质学分,包括有意义的各项活动、非本专业开设的公选课、各类比赛、社会实践活动、各种技能证书等。灵活多样的内容不仅扩大了选择空间,满足了个人爱好等需要,而且促进了智能最大限度的组合发展,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教、学、做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建立“三元学分制”,突出导游能力考核目前,高职院校的普遍情况是以学年为单位进行教学管理,同一专业的学生被整齐划一地聚在一起,统一接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安排的授课,学生智能结构的差异与个性的差别无法体现出来。近年来推出的以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改革符合多元智能的发展规律,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从导游职业技能出发,配合“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实践、综合素质拓展的“三元学分制”,每类学分在课程安排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规定了相应的课时数量和考核要求。因为“多种智能并不容易被测量,如果一定要测量,应当侧重于测试该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在运用该智能时表现出来的创造力。”职业教育“其根本目标是使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以其获得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受到企业欢迎和社会承认”,所以“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应当是考核的重点,该学院从“能力本位”的角度出发,改革评价标准,允许学生在每类学分课程的选修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只要修到规定的学分总数就可以毕业。专业核心课程把实践技能的考核按照50%的比例计入期末成绩,强调学用结合,学生参加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活动,都被纳入到学分考核范围。考核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从岗位核心技能及关键职业能力出发,设计多个考核模块供学生选择;创设特定情境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企业评价为主来考核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情况。而作业展示、答辩、各类竞赛、职业资格证书、实习鉴定等方式也是考核的依据。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凸现了高职教育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特色。
突出能力本位,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导游综合技能的全面发展
导游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需要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属于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教学中以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高职导游教学改革,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做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灵活设计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多方位训练。
将技能模块化,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导游职业技能导游技能训练设计应注重从知识到能力的提升。根据导游工作的特点,将技能模块化,编制模块式的主教材、项目式的实践教材来配合教学改革,即把专业技能分为导游语言、服务技巧、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三大模块进行训练,每个模块明确训练重点,使学生明白通过技能训练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导游语言模块分普通话与演讲、欢迎词与结束语、专题导游词讲解和创作训练;服务技巧模块分旅游接待、应变处理训练;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模块分市场调研、线路设计、组织采购、产品销售训练。这些训练内容紧贴导游工作实际,既解决了学生为什么要学的疑惑,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同时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展示和发展。对专业技能的实训,可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完成。“项目是一项具体的有任务的活动或是设计制作某一个具体的产品”,“项目设计根据课程特点最好有一个贯彻职业活动的综合项目,或者有职业代表性的多个典型项目”,学生除了必须掌握接团、途中导游、参观游览服务、餐饮、入住饭店服务、送团服务等工作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导游才艺,通过自身的表演或其他娱乐活动来调动游客的兴趣,从而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模拟导游》课程可结合湖州旅游,设计一个贯穿始终的总项目“湖州三日游”,在总项目的统领下,完成接团、车上讲解、景点游览讲解、宾馆入住和餐饮服务、才艺表演等子项目的实训。开发的项目课程“南浔古镇导游”,把《导游实务》课程的实训外置到南浔景点授课。对应《旅游文化》、《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课程,把实训置于安吉中南百草原、竹博园、黄浦江源等景点实施,积极开展素质拓展项目的教学活动,开发“农家乐管理”、“安吉导游词创作”、“长兴金钉子一日游”、“编写湖州导游手册”等项目。以项目驱动的能力本位教学观,把职业岗位的内容项目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渠道创设情境,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智能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新产品的能力,评价要为培养这种能力服务,要真实有效地反映这种能力,也必须在一种实际或类似实际的情境中进行。”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多渠道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掌握专业技能。首先,利用案例来创设情境。案例研讨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运用案例教学要注意围绕教学主题,选择贴近职业岗位的材料,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对服务技巧模块中旅游接待、应变处理能力的训练,教师把旅游途中特殊事故的处理、预防等案例展示出来,让学生置身于案例中的情境,开展小组研讨,拓展思维,鼓励他们运用导游服务规范、旅游法规、旅游心理学等知识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点评总结时,只要分析符合客人心理和服务原则就加以肯定,必要时再告知案例的处理情况或结局,让学生将自己的解决方法与案例中的处理方法对照比较,确定最佳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校园里营造室内“仿真”与室外“全真”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引进全景数字教学系统创建的导游微格实训中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造旅游过程的全景影像,用电视台的蓝屏抠像和情景模拟合成技术,人景合一,对旅游景点的真实环境进行仿真训练,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充分利用具有浓郁江南风光和湖州地方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开发《文化湖州职院校园导游》课程,由学生自行设计校园旅游线路并担任导游,带领游客坐着观光电瓶车游览校园各景点,这种不出校门的全真现场导游情境实训,使学生的车上讲解、沿途讲解、景点讲解、迎送词讲解等导游技能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训练。最后,建立校内基地企业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全真型”导游实训基地体系。具体做法是在校内建立企业化运作的“浔梦旅行社”,采用以学生经营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管理方式,对外开展旅游业务;与安吉中南百草原合作筹划组建企业化运作的“南太湖导游实训中心”,依托中心,利用校外基地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导游技能进行有重点的训练:长兴金钉子地质公园、德清下渚湖基地重点训练散客、小型旅游团队的日常组织、接待和讲解技能,使学生基本能胜任景区导游岗位的工作;古镇南浔基地重点训练大型团队导游的日常组织、接待、带团、讲解等技能,使学生能达到独立承担中型以上景区的顶岗任务;安吉基地注重创业素质培养,在线路确定、景区项目开掘、农家乐管理等方面,培养拓展学生创业素质。校企互动合作,使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真正把教育部“由学校出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全面开展工学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创新创业素质“在正常条件下,只要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能,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后天的历史文化教育活动。”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观强调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面开展工学结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用的职业技能。首先,每位学生必须参与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实践活动。除利用业余时间自行参与企业的锻炼外,导游专业规定学生必须完成教学计划内统一安排的为期五个月的专业实习活动:大二下学期两个月的工学结合和大三下学期三个月的毕业顶岗实习。学生走进景点景区、旅行社去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在“真枪实战”的环境中,由企业配备师傅有针对性地负责岗位技能学习和训练,同时学校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来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使学校的办学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学生“零距离”就业、企业“零距离”选人创造条件。其次,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调查,服务于民。近年来,在学院组织的职教支农、三下乡活动中,学生深入湖州周边的景区景点和农家乐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开展创新创业课题设计,帮助农家乐经营户策划营销方案、设计活动内容、指导服务技能。在2007年浙江省举办的首届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中,我院学生的实践成果“关于黄浦江源头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夺得特等奖,“‘外婆家——农家乐创业”获得二等奖。最后,支持学生开展形式新颖的导游比赛,在竞赛中提升职业技能。学校定期举办的“导游文化知识大赛”、“现场及沿途导游大赛”、“校园现场导游比赛”、“导游词创作大赛”、“导游才艺比武”等活动,全部由学生社团“旅游者协会”组织、策划,每次大赛均采用企业冠名赞助的方式举行,邀请旅行社老总、景区景点的经理、优秀导游员和教师一起组成评委,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从导游工作的角度出发,全面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有效地组合发展,而且也培养了创新创业素质,学生找到了展现自己特长及能力的舞台,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信心。
总之,我们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导游职业能力培养,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旅游第一线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导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