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与企业及高职院校联办专业之研究
2009-04-02方锦明朱闻亚
方锦明 朱闻亚
摘要:行业协会具有整合资源的优势,高职院校通过联系行业协会、企业联动办学,对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值得研究。文章分析了三者联动办学的创新之处,还提出了三者联动办学的途径,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技术专业三者联动办学为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行业协会;企业;高职;联办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是密不可分的共荣体,高等职业教育可为行业所属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的需求,会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而,高职院校必须处理好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促进专业建设。
行业协会对高职院校办学产生的作用
首先,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设施、设备的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很难及时更新设施设备。而依托行业协会,可直接将企业大量的先进设备用于实践教学,直接用企业资源为高职院校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高职院校由于有大量的实践教学,因而必须有配套的实训基地。与行业联合,可以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会员企业资源,以大量的车间作为实训基地。例如,我院直接和义乌市印刷业行业协会优秀会员企业——义乌稠州印刷厂联合,稠州印刷厂整体搬进我院,在我院生产产品,我院印刷技术专业能利用该企业车间现场讲课,学生亲自上岗操作,大大提高了实训效果。
再次,围绕行业协会所提供的本行业的需求信息设置专业,进行专业调整与课程建设,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例如,我院邀请行业协会会员、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计划的设置与调整,为社会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
行业协会与企业及高职院校联办专业创新之处
思维模式的创新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联办专业模式在不违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和要求的基础上,以人才需要方为出发点考虑问题,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单向思维模式。并与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合作,突出强调协会、企业、学校三赢,调动了三方的积极性,使该种办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办学形式的创新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联办专业模式使高职教育全方位开放,在工学结合的形式上体现了多样性,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强调专兼结合,在教材选用上突出“新”和“特”(专业特点、本校特色),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有效地落实了高职教育的服务宗旨。
评价体系的创新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联办专业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行了毕业证、技能证“双证书”制度,直接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对学生在学期间专业学习的评价,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考试评价体系,而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性和公开性。同时也体现了就业准入的要求。
办学机制的创新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联办专业模式采用了契约型的动态合作模式。通过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建立合作组织协议、举办专项培训协议等等,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机制上保证教学得以正常、持续、有效进展。该模式还与社会各界共同建立了各类专业方向的培训站点、产学研合作机构。
服务方式的创新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联办专业模式强调找准学校自身优势与社会企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培养人才不仅辐射周边地区,重点还服务于企业、行业协会,实现了多方共赢。
行业协会与企业及高职院校联办专业的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与行业协会合作,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与行业协会合作,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积极与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计划,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教材建设,确保教材质量;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合理配置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使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优质资源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行业协会与企业及学院联办专业的途径
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应与行业内会员企业签定联合办学合同或各种协议,多途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第一,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与各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毕业后能“零距离”上岗。例如,我院印刷技术专业就聘请了义乌印刷企业多名专家、经理、工程师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和实践指导教师,参与对专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不定期地对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行论证、研讨,参与印刷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工作,使专业教学计划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第二,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可对历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修订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订单办学”为行业培养所需人才。如我院主动承担了印刷企业工人的培训工作,授课教师以他们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得到培训工人的认可,也获得了行业协会的好评。同时,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行业协会内的各相关企业可作为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首先,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设备等方式,帮助高职院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再者,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学过程可在企业进行,让学生直接参加一线生产,为学校进行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我院印刷技术专业已与义乌市10个印刷企业签有协议,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见习、实习不仅丰富了其感性认识,也对于理解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开拓就业渠道。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可通过行业协会的人才交流网络,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广阔的人才网络,提高企业获取所需人才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院的印刷教育专业尽管才开设一年,但已经引起义乌市印刷行业协会的关注,部分企业已向我院提交了人才预留报告,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信息渠道,架起了学院与用人单位的桥梁。
第五,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行业协会的要求与标准,设置相关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试。这样既能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企业服务,又能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同时,还能方便在校生及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我院三方联办印刷技术专业所取得的成效
义乌市印刷业行业协会成员现有印刷企业700多家、各类先进印刷机械2000余台,销售额突破50亿元,已成为义乌市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我院自2005年10月申报专业开始,就与义乌市印刷业行业协会进行紧密合作,在教学、科研、服务、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对我院印刷技术专业办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2006年4月,义乌稠州印刷厂整体搬迁到我院,成为本院印刷技术专业的生产、实训基地。通过两年多的运营,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双丰收,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我院印刷技术专业已成为义乌市印刷业行业协会培训基地,已对近2000名企业员工进行了技术培训,对义乌印刷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迄今为止,我院印刷技术专业与义乌市印刷业行业协会的成员,如百思德印务有限公司、浙江红太阳印务有限公司、义乌爱德印务有限公司等40多家企业签定了实习基地协议。义乌印刷行业协会会员单位130名技术骨干被聘为我院校外指导教师。我院两次邀请义乌市印刷行业协会会长、副会长及会员企业经理、主管等26人,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讨论课程设置及实习基地建设事宜。学生赴会员企业实习,企业还每月给予学生300~1200元实习补贴(包吃住情况下),有效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
总之,我院印刷技术专业通过与义乌市印刷行业协会合作的实践证明:不断探索密切与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之路,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栏责任编辑:宋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