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一口”与“喝一口”
2009-04-01陈燕
陈 燕
让学生直观感受1毫升有多少,强化认识1毫升的容量观念,是《认识毫升》一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材在此环节的安排是这样的:先让学生观察量筒里的1毫升水,初步形成1毫升的印象;然后通过滴管滴水的操作实验,让学生观察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从而让学生明白毫升是计量较少液体的单位。由于学校里没有滴管和合适的量筒,“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的操作实验肯定是无法进行了。怎么办呢?实验不能不做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在科学教室的仪器箱里找到了标有20毫升刻度的针筒,而每一小格正好是1毫升。那么,怎样利用这个针筒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呢?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改变教材上的教学流程。但是教学究竟会达到怎样的效果,心里仍然没底。殊不知,教学中一位学生的“插嘴”,给原本并不成熟的教学设想增添了几分精彩。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针筒吸1毫升的水,然后看一看有多少?”在我提出要求之后,学生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序地操作着、观察着。“把针筒里的1毫升的水滴在手心里,再次看看1毫升的水有多少?”我继续提出要求。
学生依次把1毫升的水滴入手心,再次观察。
此时,一个男生嘀咕了一句:“1毫升的水只能够舔一口!”
此话正好被我听见,于是我将他说的话故意大声重复了一遍:“同学们,他说1毫升的水只能舔一口,你们觉得呢?”
“是的!”下面的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
“同学们能联系生活经验,用一个很形象的方式描述1毫升水有多少的问题,真会动脑筋!”我对学生的表现大为赞赏。
学生用“舔一口”这个恰当的比喻,形象地解释了“1毫升有多少”的问题,多少让我有点意外的惊喜。而让我始料未及的精彩还在继续。
“老师,我觉得1毫升的水可以‘舔一口,10毫升的水就可以‘喝一口。”班上另外一个男孩子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我追问着。
“我感冒的时候,喝的止咳糖浆药水一次的用量就是10毫升,而这10毫升的药水刚刚够我喝一口。”男孩子一边指着自己课前准备的喝糖浆用过的小量杯,一边向大家解释。“我感冒的时候也是这样喝的”“10毫升的药水也只够我喝一口”……下面开始有一些学生应和着。
在备课时,我原本并没有打算让学生看看10毫升的水是多少,事已至此,何不顺水推舟呢?于是,我让男孩子用针筒吸了10毫升的水注入喝药水的小量杯中,然后举起来让大家观察10毫升水的量。此时,我想:当学生再次回想起10毫升的水是多少的时候,其头脑中浮现的不仅仅是实物的直观支撑,更多应是“喝一口”的深刻体验。
“1毫升的水只能‘舔一口,10毫升的水可以‘喝一口。”多么朴实、形象的比喻,多么精辟而又精彩的总结啊!看来,为人师者有时不得不折服于学生的“神奇”表现!
虽然这节课我没有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认识到“滴管滴13~15滴的水大约是1毫升”,但是学生却用生活化的语言和独特的生活体验认识了1毫升,甚至是10毫升。在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我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到了学生无意间的话语并引导他们展开思考,从而使原本无法进行的操作活动同样实现了效能的最大化。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面对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及时“抓彩”,把这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放大,让它“临场闪光”。
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抓彩”呢?一方面,教师要超越狭隘的课本内容,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学习中,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教师要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让“死”的知识活起来,让“静”的课堂动起来,变单纯的“传递”与“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发现”与“建构”,在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敏感,更需要有深厚的教学理念为底蕴。
我想:一个能有效“抓彩”的课堂必定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只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各种生成性信息,即时调整教学进程,定能够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弹性与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必定会走进更加灿烂的天地。
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的时空,收获的将是满堂的精彩。让我们共同期待每一节数学课都能留住那瞬间的精彩!
责任编辑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