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诺贝尔奖评委访华遭质疑”
2009-04-01宁玉碎
宁玉碎
瑞典电台网站曾以“诺贝尔奖评委被迫为中国之行辩护”为题报道说:部分评委去年应中国教育部邀请访华,并在中国停留一周左右,费用均由中方承担。美国《地球时报》援引一名反腐败机构负责人的话说,“这样的旅行有腐败的嫌疑”。(《成都商报》曾报道说,诺贝尔奖评委应邀访华遭无端质疑)
教育部邀请诺贝尔奖评委来华做什么,我们不清楚,但若“在中国停留一周左右,费用均由中方承担”之消息不是空穴来风的话,别说老外,恐怕国人也会“无端”质疑起来。难道我们钱多得烧包,可以无目的、无意又地随便邀人来闲逛?此若是企业行为则罢了,可偏偏却是政府部门,拿着纳税人的钱“请客送礼”,且悄无声息。消息都“出口转内销”了,却仍“不思悔改”,反批人家“无端质疑”。难道老外的质疑真的就“无端”吗?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管你如何去贬低诋毁,诺贝尔奖都是国际一流的大奖。别看我们动不动就说有多少“填补世界空白”“国际领先”的项目,但迄今却始终与诺奖无缘。这种情况下,民间急、科学界急,主管科教的官方部门焉能不着急?所以便有了邀请诺贝尔奖评委来华,给中国科学界“上课培训”的事。按我们的习俗,不能白让人辛苦,给点培训费也好,讲课费也罢,甚至捎带安排点免费旅游都不为过。
但老外的做事方式却不是这样。人家虽然钱多,但政府部门绝不乱花纳税人的钱,任何支出都严格按预算办事,绝不瞎编名目,然后挪作它用。所以老外办事比较“死性”,不如我们灵活、“大手笔”。我们的不合老外行事风格的做法,自然会引起老外的质疑。实际上,教育部邀请诺贝尔奖评委来华访问已不是头一次了。据媒体报道,2006年3月,应教育部的邀请,由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Anders Flodstr m率领的诺贝尔奖部分评审委员便来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就诺贝尔奖评奖机制及科技创新等议题与中国教育科技界同行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时隔不到两年,教育部再次邀请了人家。还要继续做“深入交流”吗?不会是有别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吧?
可笑的是,为了自证“清白”,说事者还抛出一个“专家表示,这样的访问很常见,不可能影响评奖的公正性”,甚至拿“2002年日本政府资助8名诺奖评委访日”说事。但说事者有没想过:那些享受了免费旅游的专家,“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即使没替你,也会替他自个说话?
“实事求是”是我们一贯的作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虚心接受批评”是我们的口头禅。可在“赞助诺贝尔奖评委访华”之质疑面前,我们丝毫看不到这些传统美德和可贵品质。相反,所表现出的只有小肚鸡肠和睚眦必报!以此心态,我们何年才能获得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