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斯玛型组织的魅力
2009-04-01王一军
王一军
最近研习马克斯·韦伯的学说,对其在主要著作《经济与社会》中所提出的权威类型尤感兴趣。韦伯把权威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传统型,即建立在对传统的神圣地位以及由于传统而享有权威的信奉之上;二是卡里斯玛型,其基础是某一人物或由他所创立的制度被奉为神圣或英雄或典范,而受到不同寻常地崇尚和追随:三是法理型,建立在对明文法律以及依法行使权力人员管理权的信任之上。“卡里斯玛(charisma)”是韦伯提出的重要概念,原为德国法学家索姆所创,用以表示早期基督教会创建者们所具有的精神使命感,国内往往译为魅力、神授权力、感召力、特殊荣誉等等。韦伯借用这一概念,赋予其新义,认为卡里斯玛是人体质上和精神上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被视为超自然的才能”。具有卡里斯玛的领导人物会因其特殊的超凡魅力被信从者追随和拥戴,由此便形成卡里斯玛型组织。卡里斯玛型的权威秩序是种建立在信念、精神及激情之上的革命性力量,这种力量由内而外,即先是精神上的革命,并由此波及外在世界。
于是想到徐学根和他所经营的学校。徐学根的身上就弥散着卡里斯玛气质。并在学校管理中建立了卡里斯玛型权威。作为一名特级教师,他具有超出常人的专业才能,并为广大教师所敬仰。他的魅力更主要是来自于他秉持的“教师第一”的教育理念和“教师是学校核心发展力”的管理哲学。因为信任和尊重教师,也就被教师所信任和尊重:因为给予教师尊严和成功,也就获得了校长的尊严和管理上的成功。可见,徐学根校长卡里斯玛型权威的建立基于三个条件。一是作为领导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领导力,二是校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哲学被广大教师普遍认同,三是让教师充分体验到被尊重和信任。这种权威一旦形成,就转化为校长的凝聚力,进而产生教育变革的力量,增强学校的发展力。徐学根从桃园中学的成就到苏州园区一中的成功,再到星港学校的创办,充分显示了卡里斯玛型权威的力量。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卡里斯玛不仅指个人的特殊资质、行为、角色、制度及符号等,一旦它们与某种终极的、根本的秩序化力量相联系,便会具有卡里斯玛的性质。同是美国社会学家的罗斯也指出,在历史理性化的过程中,卡里斯玛更多地寄身于理念,而较少表现为依附于特殊人物的特殊品质。徐学根的管理智慧在于他把卡里斯玛型权威寄身于理念的同时,并与学校发展愿景紧密联系,使每一位教师、具体的教育行为以及整个学校文化都具有卡里斯玛性质,从而建立起一种卡里斯玛型学校组织。从沈兰这个小学科老师的成名之路,我们看到了一位卡里斯玛型教师的成长历程,由此看出卡里斯型组织总是把主体解放作为核心价值,用徐学根的话说,就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展翅飞翔的空间”,因为“在教师的内心深处,总是潜藏着一种期盼,一种渴望展现智慧、实践理想、追求成功的期盼”。从数学教研组的振兴,我们看到一个卡里斯玛型团队的形成过程,由此看出卡里斯玛型组织重视基于主体合作的团队建设,徐学根深知一个好的团队必须有一个具有卡里斯玛权威的核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定位,所以他选择李建东老师做组长,他要求数学组成为区域数学教学的领头羊。从徐学根试着做一个“懒”校长,我们看到卡里斯玛型权威向卡里斯型组织跃进的过程,那就是校长的权威向组织内每一个成员让渡,使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教师都建立起卡里斯玛权威,都成为专业主体,使各项制度也具有卡里斯玛性质,徐学根的“懒”彰显了卡里斯玛型组织的实践样态。
徐学根和他的学校充分展现了卡里斯型学校组织的魅力。实际上,法理型权威固然理想,但与卡里斯玛型权威相比,它缺少人情味和变革的活力。学校组织是人的共同体,学校管理是人的管理,学校教育需要理想和信念,这都决定了卡里斯玛型组织作为学校组织形态的生命力。相信徐学根和他的学校会在教育理想的征程中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