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样示范 妙在引领

2009-04-01陈海燕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本子读书同学

陈海燕

语文教学方法很多,技巧也不少。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立竿见影的方法之一便是教师的示范。这示范,有时来自课前预设的教学环节,有时则是课堂教学进程中生成的花絮,或读或写,或说或做,总能为教学添彩,为学生的学习助力。在课改实践中,我更加明显地感觉到,适时适当、独具匠心的示范,能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推波助澜,引领学生成长,甚至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

一、诱导型示范——情趣的引领

诱导是教育教学的艺术,教师的示范如果能成为一种含而不露的诱导,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那么,其影响一定是深远而持久的。例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怎样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我在活动前和学生进行了一次“不经意”的聊天——

师:我想问问大家,在生活中,你特别珍爱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生1:我最珍爱的是爸爸送我的一套邮票,一般不许别人摸。

生2:过生日时,同学亲手为我制作的贺卡漂亮极了,我一直把它珍藏着。

师:(出示几本厚厚的旧笔记本)我这里有几本很普通的笔记本,看上去有些旧,你瞧,还有些破了。可对于它的主人来说,却都是宝贝。这是些什么笔记本呢?本子的主人啊,当年和你们差不多大,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她把这些本子叫做诗本。里面抄录着古今中外的几百首诗歌。那时候啊,这些诗,这些本子,曾无数次地被那个女孩书写、翻阅和抚摸,真称得上是无比珍爱。

(老师讲述着,学生们凝神细听着,注视着老师手里捧着的旧笔记本。)

师:为什么陈老师对这些本子这么熟悉呢?因为,本子的主人就是我。这是我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诗抄本,大家想看看吗?

生(众):想!想看!

师:眼睛睁大了,这可是从未对外展示过的!

(老师翻动着自己少年时代的诗抄本,展示诗抄内容:本中工工整整地抄录着很多古今诗词,并配有美丽的插图、可爱的贴画和自制的书签。)

师:(举起夹在本中的一片银杏树叶,感慨地讲述着)瞧,这片树叶上抄着的是我当年最喜欢的一阕词——苏东坡的《望江南》。20年了,我仍记得词句: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学生们惊羡地看着听着,之后老师又朗诵了诗集中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冰心的《纸船》等,有的学生还将本子和树叶要过去细看。)

师:看了刚才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生1:老师抄的诗真多真美啊!

生2:老师是个热爱诗歌的人!热爱诗歌的人很浪漫啊!

生3:老师,你从哪儿搜集到这么多诗啊?我好喜欢!我也想搜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诗集的展示,深情的讲述,给学生以极大的心灵震撼,激发了孩子们对诗歌的浓厚兴趣。应该说,老师的这种现身示范,比任何说教都来得自然、生动、可信,也比任何生硬的要求来得有效,这样的示范既是一种无形的诱导,更是一种强烈的感染,一种情趣的引领,它传达给学生的精神内涵是丰富的,有对诗歌、对文学的热爱,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更包含有师生之间推心置腹的浓浓情谊,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参与型示范——方法的引领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这就需要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该“蹲下身子”,参与到他们的学习活动中去,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示范和引领,在这样的“交往”和“对话”中实现教学相长。

1.范写。批注、练笔、习作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写的方法是需要具体指导的,叶圣陶先生曾提醒我们:“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因此,教师应经常参与到学生“写”的活动中来,率先垂范,激励学生。

难忘那年我在支教期间上过《走向生活》一课,教学的尾声,我请同学们就课文的最后一句“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写写批注,可以联系课文,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部分同学面有难色,我知道写批注对于这个基础薄弱的班级来说,是存在一定困难的)。为了使同学们写得带劲,我告诉他们,老师也来写写自己的感受,比比谁写得精彩!此言一出,每个学生的眼睛里都放射出惊喜、兴奋的光芒。短短的5分钟时间,我们师生心中都激荡着一种异常新鲜刺激、奇妙美好的感受,一次寻常的学习活动,因为有了老师的参与,显得那样的有趣。交流批注的时候,应同学们的要求,我率先充满感情地朗读了自己的即兴“作品”,也是我的一段心声——“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生活,尽管生活有时充满艰辛和苦难。真诚待人,以心换心,帮助朋友,也得到朋友帮助,生活将充满欢乐。比如,我来到支教学校,认识了可爱的学生,这是我的朋友,认识了全校老师,这是我的朋友,认识了周围的街坊邻居,这也是我的朋友!尽管我远离家乡和亲人,但大家关心我,使我感到了家的温暖,我为同学们上课,为老师们举办讲座,也给学校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我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了大家,也提升了我生活的价值,我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欢乐!”全班同学凝神静听着,当我读毕,掌声雷动。接下来,同学们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批注,有的同学学习我的写法,修改了自己的批注,这节课大家收获都很大,而我,也因此品尝到了参与型示范的好处,看到了它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范读。这里说的读,既指有感情的朗读,更指广泛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做好朗读的示范,更要意识到阅读示范的重要性,加强自身阅读修养,因为“唯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叶圣陶语)教师一定要参与到学生的读书活动中来,做好指导,随时示范。我的具体做法是三点——谈、读、赛。

谈。以“班级读书会”为载体,经常开展师生谈书会。在谈书会上,我经常告诉学生,多年来,我不仅坚持每日阅读,而且做了大量读书笔记。我兴致勃勃地向学生讲述我曾读到的那些好文章、好故事,给他们介绍古今中外文坛大师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老师是个“阅读高手”,并不断鼓励他们向老师学习,并超越老师。

读。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我组织学生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段,此时的我,也作为他们读书的伙伴参与交流,有时还邀请学生和我配合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的欲望。

赛。竞赛的项目很多,如复述故事赛、读书摘记赛、故事续编赛等等,我也参与其中,以一个普通参赛者的身份接受学生的评价。

3.范背。背诵积累是学习语文、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学期初,我们班级就拉开了“古诗文诵读竞赛”的序幕,还在黑板的一角开辟了“每日一诗”栏目,但经过阶段检测发现,学生的背诵情况很不理想,很多同学表示“没时间背”,“记不住”,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和学生们进行了一番“特别的交流”——

师:昨天晚上,我在散步的时候遇见了咱们班的好几位同学,都有谁呀?

生1:有我!

生2:还有我呢!

师:那你们跟大家描述一下老师散步时的样子,好吗?

生1:老师慢慢地走着,好像嘴里念念有词。

生2:老师手里还拿着一个小本子。

师:(出示一本诗集)是的,我散步的时候手里拿的就是这本诗集,这里面有一百多首古诗,我每天抽时间背几首,有时散步背,有时下课背,现在已经全部背下来了。你们相信吗?

生:(吃惊地)一百多首,全背下来了?

师:那我背给你们听听吧,也算大家帮助我检查检查!

(我看着目录流畅地背诵了起来,二十首、五十首、八十首,直到背完整本一百一十首,学生们惊讶地听着,遇到熟悉的句子也兴奋地一起背,计数的同学紧张地在纸上记录着,生怕漏掉一首。背完古诗,同学们议论纷纷。)

生1:哇,一百多首真的全背下来了!

生2:这么多诗怎么记得住?真不可思议!

师:其实,背诗要善于抓住点点滴滴的零碎时间,有空就背,定下一个目标,坚持不懈,不仅不累,还感觉挺好玩呢!不信,你们也试试!

经过我的这次背诵示范,班级里掀起了背诵热潮,同学们按照我介绍的方法,每人都为自己制订了一个背诵日程表,抓紧点滴时间,干劲十足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多次竞赛,很多同学把我当作对手,宣称要赶超老师,我这个做老师的,只好加紧背诵,以免落在学生后面。

在参与型示范活动中,一方面,教师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适时而自然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范例,给了学生具体而生动的方法引领,收效是显著的。

三、修正型示范——态度的引领

任何一种学习,都重在态度,语文学习也不例外,老师应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使他们养成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下面这位老师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次课上,老师板书的“尴尬”两字被学生指出书写有错误,老师却坚信自己没写错,师生争执不下,决定查字典一探究竟。一查之下,老师惊异地发现,真的是自己写错了,自己将“尴尬”两字的偏旁写成了“九”,顿时感到十分难堪。第二天语文课上,学生发现老师带来了一张大大的白纸,老师打开让大家看看——原来白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无数的“尴尬”。老师说:“同学们!感谢大家昨天为我指出了错字,为了不再写错,昨晚我将‘尴尬一词订正了30遍。同时也希望大家继续帮助我,让我们共同纠正错别字,共同进步!”同学们惊异之余,被老师这种勇于改过的精神深深打动,也更加敬佩自己的老师。

应该说,这位老师的做法的确是令人敬佩的,首先,面对自己的错误,她不是回避,也不是掩饰,更没有为自己辩解,她用“订正”这种最朴实的方式向学生表明了自己的一种学习态度,一种做人态度——求真务实,有错就改,她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对一个字或一个词的认知,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态度的引领,这样的修正型示范是需要勇气的,但它给予学生的影响又是深远的、难以替代的。

我们看到,在语文教学中,不同类型的示范活动侧重点不同,方式方法也因人而异,但它对于学生学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为教学所带来的显著效益却是相同的。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可能在需要示范的时候信手拈来,才可能在复杂多变的教学场景中随机应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生动的范本和最有价值的精神滋养。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

猜你喜欢

本子读书同学
扔掉的本子
丢失的日记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的新本子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