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离教师专业化有多远

2009-04-01彭玉聪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专业化学科专业

彭玉聪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中的“专业”不仅是指所教的“学科专业”,而且是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所谓“化”,《辞海》中解释:“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和状态。”这里既包含过程含义,又包含性质含义。可见,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为“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和认可。当前,尽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医生、律师、工程师这些专业人员相比,教师专业化发展仍相对滞后。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现象与问题

尽管教师专业化是对新世纪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们也在为专业化发展而努力,但从现时情况看,多数教师离“专业化”的要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一是学校领导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引领不到位,往往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这可能是受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有的校长忙于行政事务、对外联络,把专业职能演化成行政职能,成了社会活动家。有的校长想发展专业,但学校的发展现实需要校长东奔西走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很少静下心来做专业。试想,校长都不做专业,谁还做专业?

二是教师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师专业狭窄化,认为只要上好课,把学生教好,学生考出好成绩,就体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其实,所教学生考出好成绩的教师,也只能说明他在某一学科教学水平较高,而不能说就一定是一名专业化很高的教师。因为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不仅仅是教学水平和能力,它还包括用于指导实践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要求教师自己要不断丰富专业化的内涵和外延。有的教师只满足于职前教育获取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老化,已经不能满足新世纪的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有的教师虽然教学水平很高,但不会做教育科学研究。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能自主。由于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脱节,有的教师到中小学从教以后,自己所学专业学科课程没有设置,只能改教其他学科,不是说该教师不能胜任其他学科的教学,改教其他学科等于是从头再来,而是由于人学习的最佳时期已经过去,曾经习得的专业知识技能放弃了,不仅造成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损失,也是一种人为的资源浪费,对学校的发展也不利。由于教师所学专业不能发挥,成就感得不到满足,有的教师不钻研所教学科业务,影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如果按专业的严格定位来讲,教师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四是教师工作岗位经常变换。有的教师由于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效方面的原因,总是不能一以贯之地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时而教这个学科,时而教那个学科,走马灯似的。长此以往,在学科专业上没有积累,也就谈不上专业发展。

五是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被人为中断。一名教师如果在专业上或者管理上表现突出,学校或者上级就任命其为某一级学校领导,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少有时间研究专业,时间一长,专业也就放松了,甚至放弃了。有的教师,尤其是各方面能力都不错的年轻教师,刚分配到学校就被委以重任,从事管理工作,长期如此,专业也就偏废了。

六是职后培训的不到位或缺失。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一次充电永远放电”的时代已经远去了,尽管职前教育很重要,可以说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但职后培训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的学校每周一次的教师会或者教研组活动,名义上是培训,但扎实的专业培训内容很少,多为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布置。尽管有的学校给各种业务活动冠以“校本培训”的帽子,但不能联系实际解决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七是代课现象依然存在。代课现象作为特殊时期的产物,是在特殊的社会发展时期所采取的非常手段,有效缓解了教师紧缺的问题,但在现时条件下,代课教师由于知识结构或缺少专业培训等方面的原因,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多数教师除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外,还缺乏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也不能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还处于“半专业化”或“准专业化”阶段,离“专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对策与出路

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及其在专业发展上的态度和动机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二是社会地位、福利待遇以及学校文化导向、组织的支持等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此,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要尽快制定教师专业化标准。尽管国家通过立法明确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确立了教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到目前为止,教师专业化还是一个模糊概念,很多问题难以回答,比如教师专业化有没有标准?如果有,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是什么?教师专业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专业化的教师?由于没有标准,很多时候会导致把专业化泛化或专业化窄化。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教师专业化标准,使其成为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从发展的角度讲,尽管标准可能发生变化,那也可以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标准,况且标准是具有弹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修改标准也是可以的。有了相对合理的标准,就可以让广大教师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有努力的方向和规范的要求。

在国家尚未制定出教师专业标准的情况下,可以借鉴肖川教授提出的“教师专业成熟标志”。肖川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成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体现于日常细微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同时,学校也可以发挥一些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的作用,使之成为广大教师的榜样和示范,并重视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群体专业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

2.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学校要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既要关心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性问题,也要关心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性问题。

(1)关心提高教师素质及其培养模式等应然性问题。加强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和专业自主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专业知识应该是结构性的知识,要加强职后培训、校本培训,鼓励学历提升;专业技能主要是指教学技能(语言、板书、讲解、操作等技能)和课堂调控技能;专业精神和专业情感,主要是解决为何而教的问题;专业自主意识,主要解决专业的成就动机等问题。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使教师专心于某一学科的教学,深入研究学科的教学问题。

(2)关心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性问题。学校应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提高生活质量,使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潜心开展专业研究。

3.加强教师专业化的文化引领。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以学校文化导向来熏陶、指引教师,激发他们的专业成就动机,增强自主的专业跟进意识,并自觉付诸实践,积极向专业化方面迈进。校长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专业思想的领导。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校长的专业引领,它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精神、专业态度等方面,如果只是用行政命令,就不具有示范性和说服力。要积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和谐氛围,搭建交流平台,以亲和力和表率作用激励教师。同时,学校要树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典型,通过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4.促成教师的专业自主、专业自觉。“专业化”是未来教师发展的方向,“教师专业化首先是教师自己的事”,这也正是教师专业化的本质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职业者和专业者的双重角色集于一身,不断丰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和外延。因为,任何外力是无法推动教师本身走向专业化的,专业发展必须靠教师自身的努力。随着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在教师身上要有持续进步的动力,教师除了理解诸如本学科知识及其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外,还要努力成为教育研究者,有研究的自觉意识和强烈责任感。

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经过“成为专业教师——半专业化教师——专业成熟教师——专业化教师”或者说“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专业化成长阶梯,教师只有在持续不断的教学实验和批判性的反思中自我跟进,才能逐渐缩小与专业化的差距,直至成为专业化教师。

作者单位 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胡广明◇

猜你喜欢

专业化学科专业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部分专业介绍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专业修脚店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