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与救赎:我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现象”评析
2009-03-30高自龙
高自龙
摘要:近十年来,围绕“核心期刊”这个主题在学界、业界、科研管理与评价部门以及社会其他层面产生了种种争论、问题和社会怪状。这种“核心期刊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的繁荣催生了期刊阵营的壮大,以及科研管理评价部门的不当使用和各种核心期刊体系遴选运动的推波助澜。客观分析“核心期刊现象”的功过是非,既是对各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的救赎,使其从“越位”回归“本位”,也是对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人文社科成果管理评价机构各自定位的再梳理,使其能够从“失位”回归“本位”、从“缺位”回归“正位”。
关键词:“核心期刊现象”;原罪;救赎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2-0106-08
近10年来,关于我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研究的理论方法、角色定位、科研评估用度、社会影响评价等方面的文章,时常见诸专著、报刊、网络。有研究统计,直接研讨这一问题的文章逾2000篇,专著、专辑近20部。对“核心期刊”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有人认为其对推动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和服务科研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人将其视为“乱了规矩的学术闹剧”而大加鞭笞,特别是对各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诟病很多。本文把围绕“核心期刊”这个主题在学界、业界、科研管理与评价部门以及社会其他层面所产生的种种争论、问题、社会怪状,统称为“核心期刊现象”。
那么,是谁造就了“核心期刊现象”?如何评价“核心期刊现象”?“核心期刊现象”能否救赎并回归正途?本文试进行评析。
一、是谁造就了“核心期刊现象”
我国“核心期刊”理论研究起始于译介国外的成果。据钱荣贵考证,1973年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创刊的《国外书讯》中《世界重点科技期刊》一文可能是国内传媒首次提及了“核心期刊”问题的开篇之作。其后经过不断“移植”、“适应”、“生长”,终成今日之“繁荣”,直至“变异”景象。这可以看作是从学科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的解读。
但任何一种学科的兴衰都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换言之,“核心期刊”理论研究的勃兴既有学科自身的内生成长动力,更有社会快速发展的外在强力推动。在国外如此,在中国亦然。我国20世纪70年代译介国外的科技核心期刊表,目的是为了帮助图书馆、资料室用有限的经费订购最有用的国外期刊,完善基本藏书,从而为广大科研工作者获得高密度、最有价值的情报源服务。可以说这个需求是文献计量学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之一,本文不赘述。下面重点探讨快速造就我国“核心期刊现象”的社会原因。
(一)人文社科研究的空前繁荣催生着期刊阵营的不断壮大
1、我国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增长态势。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机勃勃、空前繁荣,研究成果累累,屡创新高。笔者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经济与管理”四个子库进行粗略统计,1980年为40135篇,到2007年已达1468244篇,增长了36.6倍,1980--2007年年均增长率为14.26%。特别是2005年后,年均递增200000余篇,委实可观(见图1)。
2、我国期刊种数的增长趋势。
期刊作为科研成果最重要的载体,伴随急速飙升的论文刊载需求不断壮大自己的阵营,刊物数量迅猛增长。“1970年,全国仅有21种期刊,1978年为930种,2007年4月底,全国期刊总数已经迅速增长到了9468种。”如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近10年来强力控制期刊的总量,我国期刊的数量将会更迅速的增长和膨胀。中国在期刊品种数量方面已经堪称世界大国(见图2)。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实行刊物审批管理制,而且对刊物进行了结构优化和总量控制,申请创办新刊难度很大,所以,以上刊物数量的增长还只是显性量度,不包括大量的几乎无法精确统计的隐性增量。这些隐性增量主要表现为:(1)增刊;(2)刊期缩短,如季刊一双月刊—月刊—半月刊—旬刊—周刊;(3)页码增加;(4)内刊;(5)以“书”代“刊”;(6)假刊、伪刊、克隆刊;(7)境外刊号境内办刊;等等。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论文数量的增长与期刊种数的扩张相辅相成。对比分析图1与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人文社科研究论文的数量增长与期刊的数量增长之间呈正比关系。这样,科研论文数量的猛增,促进了期刊数量的扩大,而期刊数量的庞大又呼唤着“核心期刊”评选行为的诞生。因此,由论文数量的激增导致的期刊数量的壮大是催生“核心期刊现象”的客观现实基础。
(二)科研管理部门将“核心期刊现象”从幕后推到前台
一直以来,我们重视采用专家评议制度,特别是在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评价方面。但这一制度在论文数量迅猛激增、科研成果评价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受到挑战和质疑。原因是:
1、人文社科成果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评价工作任务艰巨。
据范并思研究,就社会科学而言,1950-1970年世界文献的平均增长率为3.35%,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还要低于这一数字。而我国1978-1995年文献的平均增长率却超过了20%。1993年我国的社会科学文献就已逼近13万篇。我国人文社科成果之所以高产化,与以定性为主的研究方法有很大关系。在这些论文中,定性研究占绝对的比重,占文献总量的94%,定量研究的论文仅占6%。而国外的情况恰恰相反,定量研究占据主流,占文献总量的80%,定性研究的论文只占20%。一般而言,定性研究成果的评价难度大于定量研究。面对如此海量的定性研究论文,无论是难度还是工作量都对同行专家评议提出了严峻挑战。
2、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不易把握。
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构成的复杂多元性,民族性、阶级性、本土性,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征”。所以,我们一般地感到,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上的科研创新对人类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效益”大多相对具象而即时,但对人文社科成果而言,这种“效益”体现的相对抽象、滞时,很难对其未来效益的大小做出即时、适当的评价。比如,我们经常讲文章要有“创新”性,但我国人文社科研究中却大量充斥着以下几种非创新性“科研成果”:一是权威型学术,即引证型,这类文章大多是引证别人如何说,或是文件、领袖语录的汇集、套话;二是反省型学术,即清算、批判型,这类文章往往慷慨激昂、痛快淋漓,却大多是以片面的学术批评学术的片面,且很多属“只管看病不开药方”;三是引进型学术,即贩卖资料型,这类
文章对西方的一些思想理论观点不管理解与否、对错与否,只管囫囵吞枣地“拿来”;四是创新有限型学术,这类文章有的不乏创新之处,但还不至于达到了“首次”、“开创”、“贡献”层面的学术高度;等等。学术成果鱼龙混杂,需要具备高瞻远瞩、拨云见雾、披沙拣金的慧眼和功底,才能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这对同行专家评议制度又是一种挑战。
3、同行专家评议制度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制约,公信力受到质疑。
在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下,关于科研成果的水平质量评定,与个人利益直接攸关,意义重大。不必讳言,在一个重人情关系的社会环境里,组织者的主观倾向、评委的认定程序、主客体的礼会关系等因素对成果评定的影响很大,拔高、贬低等主观随意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同行专家评议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不断冲击着科研评价体系的公信力。
可以说,人文社科成果的高产化、质量评价的复杂性,迫使科研管理评价部门竭力寻找一种客观的、量化的、“无可争议”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于是,作为科研论文的载体——期刊的质量水平问题就空前重要起来,与之相关的文献计量学中的“核心期刊”研究便从幕后被隆重地请到了前台,直接嫁接到了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中,并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工具性评价指标。
(三)“核心期刊”遴选运动的推波助澜
1、“核心期刊”研究与遴选体系的勃兴。
我国的“核心期刊”理论研究基本承继了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美国情报学家普赖斯、加菲尔德等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加菲尔德的引文索引和引文分析理论体系,总的看,并无实质性的突破。几十年来我们一面消化吸收,一面实践应用。从译介到白行研制国外科技核心期刊表,从科技领域到人文社科领域期刊,从个体研究到国家重大课题立项,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洋为中用”的本土化渐进过程。到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有影响的几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持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主持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4)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主持研制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持研制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持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等。
我国“核心期刊”理论和方法的广泛研究以及大规模的“核心期刊”遴选运动所取得的成果,为我国不同层级的科研评价与管理部门所认可,又进一步推动了其发展。
2、核心期刊遴选运动的误导。
在“核心期刊”遴选的过程中,人们对“核心期刊”概念有意无意地导引,诱发了人们对“核心期刊”的误解与谬用。比如,“鉴于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在社会科学论文的成果评价中,亟需确定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作为成果的参考依据,我们根据历年来的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确定了……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范围”。“学术期刊都是通过专家审稿制度来控制期刊质量的,只有那些有创见、有水平的论文才能发表。期刊的审稿制度越严,论文水平就越高,就越可能被评为核心期刊。从这个角度讲,核心期刊表也可以当作评价个人或单位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参考工具,尤其是可以为宏观评价提供很好的参考工具。”
这些以学术面目开展的核心期刊遴选体系的研究,尽管也或清楚或模糊地声明不能简单地套用为科研论文的评定依据,但普遍“半推半就”的定位姿态,在人们“有总比没有强”的惯性思维推动下,误读和滥用“核心期刊”就难以避免了。正是在上述各种合力的推动下,终于成就了轰轰烈烈、影响广泛、颇具中国特色的“核心期刊现象”。
二、“核心期刊现象”的是非功过
(一)褒贬不一的“核心期刊现象”
总体上看,社会各界对“核心期刊现象”大致有两种态度:
1、基本肯定“核心期刊”的研究及其应用。
这主要反映在科研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核心期刊遴选体系研制者、部分个体研究者层面。例如,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关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研究项目,1999年、2003年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课题项目。叶继元在文章中也谈到:“教育部已正式启用CSSCI作为重点研究基地评估、申报的依据之一。许多高校已将CSSCI作为文科教师科研评价的依据。”
2、基本否定“核心期刊”遴选活动。
一是认为“核心期刊”遴选功能异化、蜕变,是“流于形式的公害”。如“另类的血统论、出身论”、“乱了规矩的学术闹剧”、“浪费了有限的出版资源”、“恶化了学术期刊生存环境”、“严重毒害着中国学术界和期刊界,造成了学术的极大混乱”、“助长了浮躁的学风”、“劣币驱逐良币”、“学术研究的异化、学术的悲哀”、“扼杀学科整合和边缘学科的发展”、“败坏了编辑出版行业的职业道德”等等。
二是认为“核心期刊”理论照抄照搬、缺乏创新。如“遴选方法陈旧、遴选指标全盘西化”,“游离国情与国内学术研究的特点,评价体系没有多少中国特色”,“核心期刊幼稚病”、“科研管理部门的无知和无能”等等。
(二)“核心期刊现象”的是与非
客观地说,几十年来我国对“核心期刊”问题的研究与应用,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是我国文献计量学科完成了对“舶来品”的消化与吸收,研究成果颇丰,基本形成了一套学科体系,推动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进步。操作实践层面,各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也各有所长、各具特色,遴选指标不断完善,数据统计计算机化、精确化程度不断提高。“核心期刊”问题的深入探索,对我国文献计量学、图情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开辟了新的路径。
二是揭示了我国期刊发展的基本态势、集聚与分散规律。从其功能应用的初衷来看,对指导图书馆利用有限的经费和馆藏空间,有选择地订阅数量巨大的国内外期刊,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07年我国人文社科类期刊约5500种左右,其中学术类又约3000种,面对如此量级的期刊群,各种“核心期刊要览”无疑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导订阅指南,这对广大图书资料工作者是个福音。同时,“核心期刊要览”对读者的定向选择、有效阅读、作者的有目标性发表科研成果也起到了一定参考指导作用。
三是激励、推动了我国期刊质量的全面提升。有比较、竞争才会有发展有提高,打破过去以行政级别界定刊物级别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实际结果也证明:在学科分类清晰的“核心期刊”排名表中,连续排名靠前的部分期刊,总体质量水平相对较高,这就为期刊编辑出版者提供了竞争分析的参考资料。同时,“论文引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