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学呼唤道德和责任
2009-03-29王小天
王小天
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会意外地发现,文学的功用和特质正在快速倾斜,其展示和张扬出来的娱乐性几乎战胜一切,与此同时,大工业进化的双手紧紧地攥了文学的咽喉,将之纳入商业的买卖体系之中。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变得叫人眼花缭乱,文学成了肤浅、功利以及快餐化的集合品。而所谓的青春文学,正是这股潮流里面的中流砥柱。而其代表作者,则是一些年轻人,被评论界称作“80后作家”或者“青春作家”的特殊群体就是在这种无声的争斗中登上历史舞台的。其露头角于上个世纪之末,兴盛于时下,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风靡文坛,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学力量。与此同时,随着“80后写作”的崛起,有关“80后写作”的评说也成了当今文化市场的热门话题。
市场经济为青春作家们提供了茁壮成长的土壤,商业的培育和个人文学才华的结合是“80后”作家成名的必经之路,无论是韩寒的桀骜不驯还是郭敬明的风花雪月。都是在商业主义主宰下的市场新贵。年轻作家们的崛起,是书商和媒体驱动下的泛娱乐化结果。作家们不再关注现实生活,而是独守一隅,现实苦难成为在别处的风景,趋利和炒作的需要使现实主义作品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文字的暧昧玩弄和低俗休闲以及对自身狭小生活颠三倒四的描述和臆想。在这方面,其代表作者郭敬明表现突出。
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郭敬明的小说文笔优美且故事新颖,很迎合一些无知少年的阅读审美,所以他就像一个精神偶像一样吸引了成千上万个年轻读者的目光。然而究其质地,我们会发现郭敬明的小说所宣扬和投射的,是一种及其肤浅和夸张的东西,他不会提出问题,更没有走进心灵,他只是骄傲而且张扬地在虚构故事、制造情节,以幻想或者爱情来麻醉年轻人。这样的作者在市场上的成功可以理解,但是一代人把他当成一个偶像,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现象。连郭敬明这样以抄袭大行天下的人都可以成为偶像,一代人的价值认知就不能不叫人担忧。当郭敬明成精神领袖的时候年青一代还有什么希望呢?
青春,它本身就是一个内容宽泛同时又颇为残酷的词汇,在现实世界里,它包含了躁动、反叛以及忧郁在内的各项意义,同时也面临着成人世界的压抑和自我内心的压迫,于是,在郭敬明以及和他同类的笔下,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宣泄、幻想、暧昧以及自杀,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置身事外,只要你足够迷醉和麻木。在这些作品面前,你不需要智慧,也不需要思考,你只需要跟着那些虚伪的情节旋转,然后彻底晕眩,你的人生、未来以及责任,你都用不着去面对。
这份过于强烈的表达欲毁灭了一代作者的沉静,让其陷入极其主观的、唯心的、虚无的、甚至不乏自虐色彩的现代陷阱之中。而陷阱把人的处境进一步推向了梦游般的肆意放纵,迷失了精神家园,灵魂流离失所。试想,有谁能够不依赖他所尊崇或蔑视的事物而仅仅去表述自己的忧伤和彷徨,面对离别、城市的变迁、一夜情、广告词甚至矿难、暴力收容、有毒奶粉等等充满现代意味的冰冷事件,广大的青春作家,早已一头茫然,无所适从。而内心则无限空洞,逃避都没地方逃避。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那些青春作家为何总是守着自己内心而走不出来的事实了。
从本质上说,主流文坛始终不愿接受那些所谓青春作家。其中原委我想更多还是因为这些作者缺乏应有的文化担当,他们的作品缺乏对人性本身真善美的积极拥护。缺乏对社会大众的关怀,甚至缺乏适当的健康心灵和情怀。
我们需要的是一次痛彻心扉的文化启蒙,而不是仅仅对于所谓小说技巧的探讨。我们要拒绝做一个安分守己、牢骚满腹的而又被人认为才华横溢的虚伪小资,拒绝一切空洞无谓、无病呻吟的翻版情节,而是执著于我们内心的那份执著和锐气,把自己的真爱、真恨、真性情、真才气表达出来。
我们需要一场文化启蒙,让文学走向真实和质朴,以强化我们更加坚韧更加真实书写生活的决心,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编造虚假的爱情、制造暧昧的噱头,以及恬不知耻的抄袭之后却扬长而去,道德感和责任感才是我们的青春文学急需弘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