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暖茶香

2009-03-27

饮食科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伯母茶农茶香

庞 茹

小的时候,爷爷很疼爱我。爷爷一生的经历很坎坷,于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便很享受那安静的生活。爷爷喜欢种花养草,养养小动物,练练书法。爷爷有一把漂亮的紫砂壶,总爱用它来泡茶,一边写字,一边品茶。我最喜欢在爷爷写书法时给他磨墨、倒茶,爷爷总是非常慈爱地拍拍我的头,叫我“小书童”。现在我还能记起爷爷教我背过的一首唐诗:“坐酌泠冷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爷爷已经去世多年,我每每看到饮茶的老人,读到那几句诗,总会想起爷爷。

爸爸也是个爱茶的人,喜欢晚上在书房看书的时候,泡上一杯绿茶,于是满屋都是淡淡的书香和茶蚕。多年前,好的茶叶还不像现在这样容易买到。一次,爸爸的好友给他寄来一包上好新茶,爸爸非常高兴。从那时起,爸爸闲暇时和老友下象棋,总喜欢泡上两杯茶,和朋友一起分享。

等我渐渐长大了,才知道茶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诗经》中“有女如茶”,“茶”即茶,用茶来形容清纯可爱的女子。被誉为“茶圣”的陆羽,在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中,提出饮茶人要“精行俭德”。茶还被称为“清友”,与竹并重,成为士大夫品格的象征。所谓“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姚合《品茗诗》)、“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韦应物《喜园中茶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之说,品茗清谈,吟诗联句,茶诗、茶词、茶画,佳作迭出。茶对古人的影响至深,也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在杭州生活的那几年,让我对“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之说有了切身的体会。杭州人的生活是离不开茶的,杭州有个梅家坞茶园,是西湖龙井茶产地之这里青山环抱、绿茶飘香。游人可以和茶农一起采茶,看茶农炒茶。品西湖龙井、吃农家饭,吃饭的时候,看着远处绵延的青山,近处清清的流水,享受到的是和都市生活完全不同的田园情致。

早在南宋时,茶楼、茶室就遍布杭城的大街小巷,如今,茶楼更几乎成了杭州的标志之一。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玩时,下起了雨。我们打算在附近转转,找个茶馆避避雨。我们沿着一条石阶路走,路旁有青翠的细竹和小树。走到路尽头,看到一幢侧墙爬满了绿色藤蔓的阁楼式建筑——那是一座茶楼。走进去,里面的布局雅致大方,气氛幽静。我们靠窗坐下,透过玻璃窗看到外面雨点越来越大,落在窗外的水池中,打在荷叶上,甚是雅静。我和朋友点了茶水、点心、水果拼盘,看着雨帘,听着琴声,忽然就想起周作人的散文《喝茶》中有“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的句子。这话,当真印证了我当时的心境,可惜的是当时和我一起喝茶畅谈的那个好友已经出国了。她曾在发给我的邮件中回想我们一起雨中游历,在茶馆喝茶的经历:“我们永远是对方青春中想着的部分,飘着绿茶的清香。”

我有个好姐妹老家在杭州千岛湖,那里的村庄依山傍水,家家都有茶园、竹园,她的姐弟都已经在杭州成家定居,每每要把父母接到城里,老人怎么都不肯。朋友带我到她老家去玩过,去过后,我理解了老人为什么不肯到城里来住。那里的天是湛蓝湛蓝的,水清澈见底,可以

看见鱼儿游来游去。我和朋友一起背着竹篓去山上采茶,那里有漫山遍野的野花,还有野菜、野生的猕猴桃、板栗。茶树不高,远远望去,一丛丛,青翠整齐。新茶的叶子非常嫩,我觉得很新奇,一片片很小心地采下来。把茶采回去后,我们和伯伯、伯母一起炒茶,他们是老茶农了,动作非常娴熟,我只有羡慕的份儿。伯伯、伯母还告诉我很多茶事。茶不但能解渴,还能提神、破困、消食、除痰、减肥、明目,还能够保养身心、解毒去病。听说了很多烹茶、饮茶、储藏茶的方法,我真是惊讶,觉得以前自己实在是太孤陋寡闻了。走的时候,伯母送给我两盒他们自己特制的茶,闻一闻,真香啊!我回到杭州后对这段经历久久难以忘怀,时隔多日,偶尔还会梦回青山,采摘香茶。

茶香连起了亲情、友情、爱情,一生的情意。情暖,茶香,茶香中飘扬的是不老的记忆……

猜你喜欢

伯母茶农茶香
老党员“卖”茶忙
邻家伯母
“早春茶”开采
茶乡人家
悠远的茶香
疯狂补课记
茶香苗韵
茶香的五种层次
做蛋糕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