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2009-03-25孙明荣

中小学校长 2009年2期
关键词:专业化校长职业

孙明荣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专业”是指经过专门的训练和教育,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专门职业。专业高于职业,专业更强调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精神,而职业只是一种谋生手段。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

一、中小学校长应该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进入专业领域,专业化成为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专业性则成为衡量职业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校长专业化就是校长在职业上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校长早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中小学校长也被列为一门独立的职业,指在中学、小学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学校管理的职业在整个社会就是一个特定的职业阶层,校长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校长工作从性质上说是一种特定专业,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意识等。校长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就是指在这些方面的持续发展。他们在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前以及在从事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使其学校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日益丰富和完善。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已为社会所认同,然而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地位至今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关于校长的专业化问题更是研究甚少。许多人以为中小学校长不是一种职业,更谈不上专业性,以至于校长们也不知自己有多大权力,到底应怎么干。教育改革已向我们走来,校长专业化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不论从职业群体层面,还是从个体发展层面来看,只有提高校长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才能提高校长职业的社会地位,才能满足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影响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原因

1、“官本位”体制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讲的:“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然而,我们的校长在选拔、任用和管理等环节都是套用政府行政级别的办法,谁行谁不行,全由上一级党政领导说了算。这样的体制就违背了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运行规律。有的校长一旦成为官场中人,就慢慢地脱离了课堂,淡忘了自己的专业,疏远教师和学生,久而久之,难免会滋生官僚习气。而多数学校也不得不衙门化,增设与行政机关基本对应的处室,形成科层体制,管理效率低下。校长整天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应付大大小小的检查。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还能“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2、校长管理制度的缺失

目前我国校长管理制度中存在制度的缺失,如校长考核制度、监督制度、激励制度、工作保障制度等,均处于缺失状态。制度的缺失不仅影响到校长的任用、考核、晋升,而且影响到已有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此外,已经形成的校长管理制度也需要改进和完善。例如,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实行全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要求新任校长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可是多数地方却先上岗后培训,导致证书发放流于形式,难以保证校长素质的提升及专业化发展。再如,目前大多县市级校长培训机构设施较差,优质培训资源严重短缺,不具备基本的培训条件,然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却没有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评价培训机构培训质量的标准与程序。还有部分校长对专业化发展需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常以学校工作为由而缺勤,不珍视自己在职培训I的“权利和义务”,有的校长要么将培训看作上级指定的任务,要么看作是升迁的途径,有的甚至把参加考察学习的机会作为旅游度假的良机。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政策失效,培训仅仅仅是走过场,不能切合校长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3、校长培训理念的落后

目前的校长培训实践中,单一的理论讲授仍占据培训阵地,只要学员按时出勤,不论其学习成效好坏,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这样的培训必会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培训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校发展,校长的使命就是引导学校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改变培训理念,打破封闭式的培训格局,构建开放、灵活、有效的培训体系,既注重提高校长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又照顾到各校的差异,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1、制定校长专业化发展标准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教育发展的要求,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制定本地区校长专业化的标准及相关制度。包括校长素质标准、职责标准、行为标准、资格制度、选拔制度、负责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和对校长的监督管理制度等。从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研究减少教育行政部门“多头”检查评价和单项挂牌授奖的等级性综合评价,建立引导校长敢于创新、勇于承担责任和信守承诺的评价方法,形成教育家类型校长的体制和机制。

2、规范校长职业道德

校长应当是教师和学生的道德楷模。当前,要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把“依法办学、以德立校”作为校长职业道德的基点。要在建立教育诚信体系上,研究建立校长信守承诺的行动准则。把校长信守承诺与对校长本人的考核、奖惩、晋升和工作实绩评价等挂钩,以校长的专业道德带动教师专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3、提高校长专业文化

校长的专业文化表现为个人素养、培养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和形成校园文化三个层面。校长的个人素养主要体现在专业信念、管理能力、人文底蕴和人格魅力等方面,这是校长能否形成“品牌”的基础。校长培养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和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校园文化,是校长能否成为“育才型”领导的重要标志。我们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特殊政策和措施,大力倡导校长具有“品牌”意识的办学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是提高校长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4、实施科学系统的培训

校长接受科学系统的培训,是其较快实现专业化的重要条件。培训可以给校长的专业化成长带来发展思路、经验之谈、成功范例。但是,以往我国的校长培训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行政模式,满足不了校长多样化要求,培训的实效性不高。因此,我们要实施科学系统的培训:一是改革培训体系。如对于培训机构网络化、培训课程多样化、培训模式个性化、培训途径国际化等问题,要充分利用国外校长培训的资源,使校长培训上新档次。二是改革培训内容。要关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问题,吃透教改新经验,了解学员实际和需求,及时跟进。三是改革培训方式。如采用典型经验的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参与式研究、校长论坛等形式。四是加大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包括培训需求的判断能力、培训内容的选择能力、培训活动的组织能力、培训效果的评价能力。

作为专业人员,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教育和训练,比如医生、律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大学教育。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没有专门设置校长专业的大学,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校长的培训体系,使每个校长在任职前就能够接受足够的专业训练,形成持续发展和自我发展的理念。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教育资源,开发校长培训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课程等,为校长提供充分的教育和训练机会,让他们获取学校教育管理专业的单科证书。另一方面,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和学习时间的支配权交给校长,使他们不断地接受教育,吸收新的信息和专业知识,这样有利于解决校长培训工作中的“工学矛盾”,调动校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从而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责任编辑:杨雪翠

猜你喜欢

专业化校长职业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我爱的职业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五花八门的职业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